反辐射导弹就是打雷达的导弹,跟著敌方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直接将雷达摧毁,从发展来看,美国反辐射导弹发展的脉络比较清晰,咱们就以美国反辐射导弹来谈,AGM-45「百舌鸟」是美军装备的第一代反辐射导弹,越战时期研制并大量使用,这种导弹跟AIM-7「麻雀」中距空空导弹很像,因为它就是以「麻雀」为基础研制的,但弹头、发动机有所不同,当时美军的F-4、F-105G、A-4、A-6、A-7等海空军战机都能挂载「百舌鸟」导弹,这样这些战机都能在执行自身任务的同时,对敌方雷达有精确打击能力,美军战机发现有敌方防空导弹雷达信号就发射「百舌鸟」导弹,对准雷达波俯冲攻击,以将近150磅的战斗部将敌方雷达炸毁,这样敌方地空导弹也就失效了。1982年以色列在贝卡谷地摧毁叙利亚防空导弹阵地,也使用了「百舌鸟」导弹。美军统计,使用「百舌鸟」导弹之前,越军发射5枚萨姆2导弹就能击落一架美机,而「百舌鸟」导弹的到来,使得越军得发射200枚导弹才能击落一架美机。

毕竟是第一代导弹,有突破,但也存在问题,那就是敌方雷达突然关机,「百舌鸟」就失去目标了,而且「百舌鸟」的导引头只能对付一种频率的雷达,换个频率的雷达就得换导引头,所以美军不得不备用很多不同导引头的导弹,再者,「百舌鸟」发射时要求比较苛刻,战机必须对准敌方雷达发射,这是因为「百舌鸟」导引头视角狭窄。后来美军赶紧改进,射程从10多公里增加到近40公里,还采用自动发射方式,就是导弹先激活,一旦捕捉到雷达波,导弹自动就发射出去。

第二代反辐射导弹是AGM-78 「标准」反辐射导弹,是在RIM-66A「标准」舰空导弹基础上研制的,这种导弹就不需要战机对著雷达俯冲了,其导引头灵敏度高,两种导引头就覆盖了苏联主要防空雷达的频率,而且能记忆敌方雷达的位置,即使关机也能继续打击,「标准」导弹的缺点是个儿大,对于军舰来说,「标准」算是小导弹,但对于战机那是妥妥的大导弹,重量是「百舌鸟」的两倍,不是每种战机都能挂了,价格更是6倍于「百舌鸟」,所以,「标准」反辐射导弹只生产了1300多枚,远低于生产了18500枚的「百舌鸟」导弹。

第三代反辐射导弹是AGM-88 「哈姆」反辐射导弹,70年代研制,1983年开始装备,「哈姆」是音译,英文是High-speed Anti-Radiation Missile,HARM,也就是高速反辐射导弹,它的导引头是宽频带的,能覆盖大多数雷达的频段,特别牛的是,发展到第三批次的「哈姆」导弹,它的数字处理机能「在线重新编程」,也就是能打击事先没有掌握信号特征的敌方雷达,海湾战争中,「哈姆」导弹战绩非常出彩。最著名的是,科索沃战争中,一架美军的F-16被美军自己的「爱国者」导弹雷达锁定,这架F-16立即发射一枚「哈姆」摧毁了该雷达。

美国正在发展下一代AARGM-ER反辐射导弹,目的首先是要能在F-35战机弹仓里挂载,所以弹形发生了很大变化,没有了突出的弹翼,射程更是可能达到200公里以上,还具备隐身能力,也就是隐身战机发射隐身导弹,进行远距离打击,对敌方防空雷达威胁非常大。N


雷达从诞生起,就成为现代化战争中最重要的中、远程探测—侦察设备。雷达的出现,使战争中的探测手段出现了划时代的变革,在历次战争中都发挥著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随著技术的发展,雷达的功能从诞生初期单一的探测—侦察—预警,迅速发展为直接为武器装备提供射击引导。其中,较先出现并实用化的就是火炮炮瞄雷达。随后又相继出现了防空、反舰导弹火控制导雷达等型号。这些制导/瞄准用雷达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加上早期预警/探测雷达,后成了完善、强大的防御体系。因此,如何有效压制、摧毁敌方雷达,成为交战各方都极为关注的焦点。目前,反雷达作战主要包括以干扰为主的「软杀伤」和以直接摧毁为主的「硬杀伤」两种。这其中,「硬杀伤」因为效果明显,运用较为普遍,而且多作为攻击性手段。在诸多「硬杀伤」手段中,目前最有效、应用最广的就是反辐射导弹。反辐射导弹因其速度快、威力大、精确性高、突防能力强等优点,迅速成为对雷达硬杀伤最有效的武器。反辐射导弹的发展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得到迅速发展。作为世界主要军事大国的中国,对反辐射导弹的发展极为重视。中国反辐射导弹的发展也始终是国内军迷们关注的热点。目前,中国在反辐射导弹研制领域已经取得相当大的成绩,中国军队中已经有多个型号的反辐射导弹服役。但灵云注意到,国内军迷关注的,以及中国军队现役的反辐射导弹普遍是重型和中型两种。而反辐射导弹的另一个重要品种——轻型反辐射导弹的发展却很少有人提及。而灵云认为,轻型反辐射导弹的发展对中国军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陆军航空兵和海军陆战队直升机部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