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儒家經典之一。本為《小戴禮記》的一篇,《中庸》別行,古已有之,《漢志》有 《中庸說》二篇,《隋志》有戴顒《中庸傳》二卷、梁武帝《中庸講疏》一卷。

唐代,韓愈、李翱從維護儒家道統出發,推崇《中庸》與《大學》(《小戴禮記》中的另一篇文章),把它們和《論語》、《孟子》相提並論。

宋時,程顥、程頤更是十分推崇《中庸》與《大學》這兩篇文章,認為《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複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

南宋朱熹對《中庸》非常推崇,認為,「歷選前聖之書,所以提絜綱維,開示蘊奧,未有若是其明且盡者也」(《朱子文集》卷十一《中庸章句序》)。還說:「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複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中庸章句》)。朱熹用尚書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十六字訣來闡發《中庸》的「傳授心法」。認為《中庸》所謂的「天命」、「率性」,就是指的「道心」;所謂「擇善固執」,就是指的「精」、「一」;所謂「君子時中」,就是指的 「執中」。因此,可以說 《中庸》是「提絮綱維,開示蘊奧」,是「前聖之書」所不及的。

經過二程及朱熹的推崇和努力,《中庸》和《大學》從《小戴禮記》一書中獨立出來,作為單行本刊印,並且和《論語》、《孟子》並列在一起稱為 「四書」。

《中庸》是一篇成體系的哲學著作,比較系統的闡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和方法論,對「中和」、「中庸」、「誠」等範疇作了詳盡闡發。

《中庸》有《十三經註疏》本 (鄭玄注、孔穎達正義之 《禮記》 《中庸》篇)。《四書集註》有《中庸章句》1卷。《集註》刊刻甚多,有正統年間司禮監經廠本,清乾隆年間《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等。

《中庸》相傳為戰國初子思所作。西漢司馬遷說:「子思作《中庸》」(《史記·孔子世家》)。東漢鄭玄說:「《中庸》者,……孔子之孫子思伋作之,以昭明聖祖之德也」(《禮記·中庸注》)。孔伋(前483—前402),字子思,孔丘之孫,相傳曾受業於曾參、戰國初哲學家,《漢書·藝文志》著錄《子思》二十三篇,然已佚。現有《禮記》 中的《中庸》、《表記》、《場記》諸篇,相傳為孔伋所作。孔伋的「中和」論,強調 「誠」為天地之 「本原」。他以 「中庸」作為其學說核心,宣揚「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達道」,「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倖」等觀點。孔伋的哲學觀被認為是對孔丘「道統」的繼承,後被尊為「述聖」。孟軻曾受業於他的門人,發揚了他的學說,推崇內心省察的「盡心善性」,因有思孟學派之稱。

「中庸」之解,有 「中,正也」、「庸,用也」(《說文》) 。東漢鄭玄註:「庸,常也,用中為常道也」(見《禮記正義》)。三國魏何晏註:「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也」(《論語集解》)。,北宋二程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河南程氏遺書》卷七)。南宋朱熹註:「中者,無過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當然,精微之極致也」(《四書集註》)。

《中庸》一篇,近4千字。首段即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為論點,認為人性由「天」命定,任自然之「性」,行事合於「天道」,修治政事應以「道」化民。強調君子應「慎其獨」。「中和」則是天下之 「大本」、「達道」。「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宣揚了「四情」不發或雖發而不可越禮的人格修養為天下本原的認識觀念。認為「中庸」即為「君子之道」,「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由修身推及為政,則主張「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而「仁」則以 「親親」為大。在「修身」、「事親」、「知人」、「知天」的因果上,明確「天下之達道」 為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之五倫;「天下之達德」為 「知、仁、勇」三德。認為「誠」是「人之道」,「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由此可達到「博學之、審訓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認識境界; 因此至誠不已,即可 「無息」,「尊德性而道問學,就可在學與思上 「溫故而知新」,學與行上「敦厚以崇禮」,於是就可達到「致廣大而盡精微」的極高明而又「至誠如神」的「中庸」境界。

《中庸》 的中心內容,在於闡明 「中庸之道」。

何謂「中庸」?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失熹《中庸章句》註:「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中庸」是儒家所推崇的最高道德準則與最高修養境界。《論語·雍也》: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中庸》 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子曰: 『中庸其至矣乎! 民鮮能久矣。」「中庸」作為一種道德準則,要求人們的言行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而要做到這一點則須經過長期的道德修養,言談舉止等一切行為若皆能符合中道,即為君子、為聖人,「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

「中庸」作為一種思維方法或思維原則,要求人們 「執兩用中」,不偏向任何極端,追求對立兩端的統一與中和,這同樣是一種很高的境界,君子和聖人才能做到。」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中庸》提出並論述了「誠」的哲學,以「誠」作為宇宙萬物的本原。曰:「誠者,天之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徵,徵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博厚,所以載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無疆。如此者,不見而章,不動而變,無為而成。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宇宙間一切事物,從自然界到人類社會,都是由「誠」產生出來的。「誠者,天之道也。」而「誠之者,人之道也。」經過「擇善而固執之」以及「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修養過程,便能達到人道與天道的合一,也便能贊天地之化育,而與天地參。故《中庸》曰:「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中庸》繼承了孔子的仁禮學說,並多有發揮。曰: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禮以仁為基礎,是仁之外在表現。在此基礎上,《中庸》又提出 「五達道」、「三達德」的思想,曰:「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 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中庸》所反映的中國儒家倫理思想,作為一種應用於社會、政治範疇的哲學方法論,在我國思想史上有深遠的影響。唐代李翱就將《中庸》之 「至誠」作為「滅情復性」所要達到的境界,而且發展了 《中庸》「天命之謂性」的觀點,認為 「人人性善」,一旦復性,便可「至誠」。《中庸》一書尤其受到宋代理學的殊遇,認為《中庸》是「子思子憂道學之失其傳而作也」(朱熹《中庸章句序》)。中庸之道一觸及社會領域,在理學家看來就成了 「極其中而天地位」,「極其和而萬物育」 了,也就是君、臣、父、子的 「各正其分」。(朱熹 《中庸章句》) 然而,首見於 《論語·雍也》的 「中庸之為德,其至矣乎」,作為一種最高的道德和哲學方法論,「中庸」準則還可應用於許多領域。例如,主張對人民「施取其厚,事舉得中,斂從其薄」(《左傳》),在形式與內容上「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而君子」(《論語》),對不瞭解的人「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論語》)等,都反映了「中庸」的思想方法。


題主問的是《中庸》,我這裡買一送一,連《大學》一起說了,因為兩者情況是一樣的。

說起儒家經典,人們往往想起「四書五經」,「四書」就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即《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四書」在排序上是優於「五經」的,也就是說,「四書」纔是儒家最核心的經典。

但如果你去讀「四書」就會發現,《大學》《中庸》這兩書,從體量上與後兩者完全不匹配,充其量就是兩篇文章而已。——這種感覺是對的,本來這兩部書就是《小戴禮記》中的兩篇文章。

那麼,正如題主所疑問,這麼短的兩篇文章,弄得和《論語》《孟子》相提並論加入「四書」,是不是有點扯?

理解這個問題,要從儒家經典的演變史說起。

一、宋朝以前儒家經典的演變

儒家著作稱為「經」始於《莊子?天運篇》,莊子說:「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這是關於「六經」的最早記載,這也是人們常說的「六藝」,是孔子的教科書。孔子最為看重的是《詩》和《書》。

到了漢代,《樂》就失傳了,只剩下「五經」。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表彰《六藝》」,儒家著作被奉為法定的教科書,在太學設立五經博士,就是《易》《書》《詩》《禮》《春秋》這「五經」,列於學官。在漢代,《易》的地位被排在了《書》之前。

到了東漢,《孝經》和《論語》也被列入經典,號稱「七經」。不過這兩書沒有被列入學官,地位也還不穩——相當於重要的教學參考書。

到了晉代,《論語》和《孝經》才被正式立於學官。

唐朝初年,朝廷規定《易》《書》《詩》,連同《三禮》(《周禮》《儀禮》《禮記》)、《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稱為「九經」。

到了唐文宗時,在國子學刻石經,「九經」加入《孝經》《論語》《爾雅》,稱為「十二經」。

二、宋儒如何改變儒家經典序列?

宋朝以後,準確說,是朱熹以後,儒家經典排序發生了一個重大改變。這個改變,始於二程,成於朱熹。

程顥、程頤(簡稱「二程」)開創了理學,也就是心性之學、內聖之學,強調個人要發掘自己內心,自覺地作聖賢工夫、作道德的實踐,以完善自身之德行,圓滿人格。

孟子是談心性的老祖宗,所以宋儒高度重視《孟子》,把《孟子》給提到經典的位置。到了南宋,就有了「十三經」的說法。

二程還極力尊崇《中庸》,有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宋儒認為,《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之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筆之於書,以授孟子」的;還認為《禮記》中的《大學》篇,是孔子講授「初學入德之門」的要籍,是曾子整理成文的。

所以到了朱熹,就正式把這兩篇提出來,與《論語》《孟子》並列一起,稱為「四子書」(簡稱「四書」),認為他們體現了儒學的思想精髓,是研治儒學最重要的文獻,花了很大精力為他們做了集註。

宋代以後,隨著程朱理學地位上升,「四書」地位也被提到「五經」之上,儒家經典體系就成為了「四書五經」。

宋朝以後,《四書》是儒學最重要的經典,是每個讀書人的必讀書,直到近代,還作為全國統一的標準小學教科書。

三、「中庸」到底是什麼?

題主問的是《中庸》,這裡順便也說一下為什麼《中庸》這麼重要。

「中庸」是儒家的核心價值觀之一。根據朱熹的《中庸章句序》所講,中庸的流傳當與道統一樣長遠,可追溯到堯,《尚書》中的「允執厥中」一詞便是堯傳授給舜的心法,也是中庸思想的來源。在孔子之前,「尚中」的觀唸的確早已出現,但中庸一詞正式的使用自孔子始。孔子總結了殷周「中德」「中行」「中道」的觀念,把中庸二字連接起來使用,把它上升到哲學的高度,成為儒家思想的一個核心命題。

《中庸》一書以「執用兩中」來定義中庸,後來北宋的程頤解釋中庸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章句》),這個解釋把不走極端和穩定不變作為一切事物正當不移的道理,比較接近孔子的意思。

孔子曾感慨民德之敗壞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他認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標準,人民很少能做到它。「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雖然中庸的道理很平易,但做到中庸是很難的。

綜上所述,儘管《中庸》非常短,但在理學理論體系中的地位極高,宋儒極度重視,就把它從《禮記》中提出來,放到與《論語》《孟子》並列的地位上。

參考書目:

朱熹:《中庸章句》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


《中庸》並非一本書。而是《禮記》中的一篇。

某人把《禮記》中的兩篇《大學》、《中庸》挑選出來。與《論語》、《孟子》組成四書。

又把《詩經》、《尚書》、《左傳》、《周易》、《禮記》組成五經。

鄙人認為,把《大學》、《中庸》兩篇從《禮記》中抽出。此舉是畫蛇添足、無病呻吟、牽強附會。

鄙人重新定四書五經。

四書:《論語》、《孔叢子》、《孟子》、《荀子》。

五經:《詩經》、《尚書》、《周易》、《左傳》、《禮記》。

鄙人定的四書五經,依然可從《禮記》中讀到《大學》、《中庸》兩篇。還增加了《孔叢子》和《荀子》。使四書五經的內容更加豐富。


謝謝邀請,很願意就我個人的認知來做個粗淺的回答。

記得之前也回過類似問題不過回答太短了,籠統了點。

中庸為什麼那麼短?還沒有論語的篇幅多呢?因為,中庸這本書已將"中庸"這個課題解釋清楚了!無須再累加多言!這個,類似於一首詩的詩眼,一首歌的歌魂,一篇文章的總綱一樣!《中庸》本非經典書籍,而是一篇存在於儒家經典中《禮記》的一篇文章,經孔子後裔子思將其單獨抽出來後,繼而成為與《論語》《大學》《孟子》《中庸》相比肩的四種儒家必讀經典書之一!

我們知道,儒學,是研究人與人,已與已之間的關係的,即,如何與人相處,和如何做個自已!那麼,《中庸》就是論述瞭如何做自已~~~即儒家做人做事的道德標準!當年記述孔子入魯廟見一物"欹"(佑座之器),由此悟出中庸之道。那麼中庸是什麼呢?庸,可理解為平常,不變,不易改變的意思。中,這個好理解,不偏不倚,不傾不斜!合起來大約說:盡量達到不易改變!(字面意思)比如說我們做事兒,剛起手或開始做事時總是做了推翻,推翻再做!或一次次改,直到最後無可再動變時方滿意。或者是你與他人講課題或說事情,直到對方明白了你所說講,你方有種釋然的感覺。這個最終結果,就大約是中庸。可能有人感覺很容易做到,但,星羽石認為,這個,極其難!!!因為,人與人之間若是願放下自已而接納你的意見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兒,除非你與他人之間有巨量的思維差別,或他人己聞聽你在此方面是佼佼者。中國人一直強調的是眾生平等,即,人人皆是佛,凡人執迷貪。人有九竅皆可為仙,心有嗔癡執念而不得。因為都一樣的人為什麼聽你的呢?所以要一遍遍談到最終都明瞭了,做事情不易更改了。開國領袖毛主席曾引用叫"謙受益,滿招損"。

《論語》講的比較多,內容極豐富,論述了各方面所以篇幅略長。《大學》也是文章抽取單成書的,所論課目較廣泛,主要講如何"修身,治國,平天下"所以廣泛了點。《孟子》記述了孟子及其學生言辭,時間跨度也大。

《中庸》的篇幅雖短,但論述內容極其重要。雖然我們現在接受了看到過許多觀點,但這本書依然在教導及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君子之道,譬如遠行,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即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宜爾妻拏"。"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


中庸之道致精緻和,兩端歸中而致正!言之精罷


中庸,為儒家的道德標準,中庸,中用,庸古同用。 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時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論根源源於人性。出自《論語·雍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何晏 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

《中庸》是儒家經典的《四書》之一。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內文的寫成約在戰國末期至西漢之間,作者是誰尚無定論,一說是孔伋所作(子思著《中庸》),載於另一說是秦代或漢代的學者所作。宋朝的儒學家對中庸非常推崇而將其從《禮記》中抽出獨立成書,朱熹則將其與《論語》、《孟子》、《大學》合編為《四書》。

個人覺得需要結合當時的背景和空間去理解,可參考,借鑒與否看個人所需。


中庸原出自於禮記(小戴記)的第31篇。第42篇是大學,禮記是記述禮儀的原理和法度。

由孔子和弟子及歷代諸儒所記下,共214篇。於漢朝時,由戴德刪成85篇,叫大戴記。再由戴聖刪成49篇,叫小戴記(戴聖為戴德的侄兒)

中庸是講孔子之言,子思之著,程子之定,朱子之注。


中庸之道,乃孔子所倡導,為什麼被列國君主所拼棄,說白了,從人事上講:就是俗稱的和事佬。從中醫上講,就是調和諸葯與大戟、甘遂、芫花、海澡相反的甘草。從國與國講,中庸之道與人類弱肉強食的森林法則背道而馳。


《大學》之所謂提綱,《中庸》之所謂會極,凡讀此二書,則得明道傳道之旨;《論》、《孟》之所謂精微,得操存涵養之要,體驗擴充之方。


中庸是人性臨界點

中庸之道不可取…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