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趙飛燕(公元前45~公元1年)名宜主,成帝宮人。初學歌舞,以體輕善舞,故稱『飛燕』。

先為婕妤。許後廢,立為後。與其妹昭儀日事蠱惑。成帝、哀帝死,平帝即位,廢為庶人,後自殺身亡。

一、趙飛燕、合德姊妹倆,始都是成帝宮人嬪妃。成帝乃色中惡魔,至遇飛燕、合德絕世嬌娃,遂忘乎所以,早將許後及其它後宮粉黛拋置腦後,亦將剛得蒙寵幸,秀色可餐之才女班婕妤棄至一邊。自始兩姊妹花輪流侍寢,連夕承歡,此外後宮佳麗不值一顧。

至兩趙承寵,陰謀奪嫡,貌美心黑之趙飛燕借許後其姊暗中代延誣祝,設壇祈禳一事,竟把詛咒宮廷的罪名,坐在許後身上,並牽連及班婕妤。

然班婕妤從容說道:『妾聞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修正尚未得福,為邪還有何望?…妾非但不敢為,也是不屑為呢!』成帝聽後頗為感動,不再追究。班婕妤雖得免罪,自思趙氏姊妹蛇蠍心腸,為保全自己,憑著慧心妙腕,繕一奏章,自請至長信宮供奉太后。從此深宮寂即,度日如年,了卻一生。

然成帝怒氣未消,立將許後姊問成死罪,即日加誅,並收回許後印綬,廢處冷宮,隨後趙飛燕入主中宮。

深宮大院,帝王身邊的女人,趙氏姊妹驕淫悍妒,為爭寵惡鬥,壞事做絕,啄盡王孫,至使成帝遂致絕嗣,未幾春秋鼎盛之成帝竟然暴亡。

二、其妹合德(昭儀)與其姐飛燕狼狽為奸,日事蠱惑。成帝暴斃,本與她無關,無奈其平素作惡多端,高壓之下,心懷鬼胎乃仰藥斃命。

三、哀帝初政也想立除前弊,在追劾趙合德(昭儀)殘害帝嗣時,因自己入嗣曾得趙飛燕調護,後惠未忘,因而趙太后飛燕未受幹連,也算萬幸。

然善惡有報終有時,哀帝死,平帝即位。王莽既專權,一切政令全由王莽獨斷專行。為王氏外戚專權鋪路,宣趙太后飛燕罪狀:與女弟趙合德,專寵橫行,殘滅繼嗣。廢為庶人。既而趙飛燕憤懣自殺。


謝邀。

說是自殺,其實是它殺——是封建社會,是一場宮廷鬥爭。

長達數千年的中國封建社會就是一個男權社會,可是中國的這些大老爺們卻沒有一點兒擔當;不僅如此,他們一股腦的的將女人視為紅顏禍水,將王朝的興衰的責任推到女人身上。

中國古代十大美女: 西施 、貂蟬 、王昭君 、楊貴妃 、馮小憐、 蘇妲己 、趙飛燕 、鄭旦、 褒姒 、甄宓沒有幾個是功德圓滿的。

蘇東坡在《孫莘老求墨妙亭詩》中有這樣的詩句: 「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

後來這幾句詩被人濃縮成了一個四字成語——環肥燕瘦,形容女子形態不同,各有各好看的地方。也借喻藝術作品風格不同,而各有所長。環,當然是楊玉環,而「燕」就是趙飛燕了。

趙飛燕(公元前45年—公元前1年),《飛燕外傳》稱其名為趙宜主。原來就是一個鄉村女孩子,是巴郡蒼溪譙里人,出身貧寒;

因為爹媽要伺候一個入朝當官的譙里人,所以舉家來到了京城。因為趙飛燕長相出眾,後來選入宮中為家人子(即宮女),跟隨陽阿公主學習舞蹈;

再後來成了漢成帝劉驁(ào)的第二任皇后。 鴻嘉三年(前18年)封為婕妤。永始元年(前16年)六月封為皇后。

綏和二年(前7年)漢成帝去世,太子劉欣即位為帝,即漢哀帝,儘管當時的太常丞譙玄等死諫不贊成,趙飛燕因此被封為皇太后。

元壽二年(前1年)漢哀帝崩逝,被貶為孝成皇后。再過了一個多月後,趙飛燕又被貶為庶人,新皇帝下詔令趙飛燕看守陵園,得此消息的當日趙飛燕自殺身亡,死後陪葬延陵。

一個弱小的女子為什麼下場如此悲涼,僅僅只是因為她唄男人們看成了因為美貌而成為淫惑皇帝的一個代表性人物。命運著實令人唏噓。

永始元年(前16年)四月,成帝先封趙飛燕的父親趙臨為成陽侯,改變她家卑微的身份。六月,由封趙飛燕為皇后,封其妹妹趙合德為昭儀,大赦天下。

  趙飛燕成為了皇后,雖然獲得了作為女人的最顯赫地位,但成帝對她的寵愛卻漸漸不如以往,成帝更為寵愛她的妹妹趙合德。

再後來,成帝突發中風而一命嗚呼,留下了一場宮廷惡鬥權利之爭;再往後就是趙飛燕遭到彈劾,妹妹趙合德率先自殺身亡,然後是姐姐趙飛燕。

姐妹倆雖然曾經得到過成帝的專寵,但是可惜都沒有能夠為皇帝留下一男半女,為自己留下一個靠山,哀帝畢竟是別人的骨肉,所以姐妹倆才成了「紅顏禍水」,在九泉之下參見成帝訴說冤情去了。


多是死於他殺,類似於楊玉環。


趙飛燕,漢成帝時皇后,幫助漢哀帝繼位後,被稱為皇太后。漢哀帝元壽二年漢哀帝駕崩。趙飛燕被貶為孝成皇后,被令看護陵園,當天,趙飛燕自殺身亡,陪葬延陵。

趙飛燕的確是自殺的!


公元前7年,46歲的漢成帝死了,趙飛燕幫助太子劉欣(是養子)即位,即漢哀帝。公元前1年六月,漢哀帝死了,與漢哀帝不睦的王氏外戚集團東山再起。太皇太后王政君掌權,王莽挾王政君廢皇太后趙飛燕為庶人,趕去看守漢成帝陵園,當天趙飛燕自殺身亡。


說是自殺,實是他殺。古代十大美女沒有幾個是功德圓滿善終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