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22防空导弹作为我军最新装备服役的一款中远程防空导弹,外界对其评价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低配版的红旗9」,该防空导弹最早亮相于2016年的珠海航展,并于同年开始装备空军部队。

其实空军部队列装红旗22防空导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曾经守护祖国天空几十年的一代老将——红旗2防空导弹和低配版的红旗12防空导弹,同时与更高端的红旗9防空导弹形成高低搭配。首先从外观来看,红旗22防空导弹并没有采用这几年主流的导弹垂直发射方式,而是采用了更为传统的倾斜发射方式。

之所以近年来各国装备服役的防空导弹大多数采用垂直发射方式主要是因为垂直发射有著发射速度快和全向拦截能力,而且有利于采用高抛弹道增加导弹的射程,但是这种发射方式对于导弹来说更为复杂和成本更高,因为垂直发射的防空导弹虽然可以全向攻击,但是导弹升空后由于初始速度太低没办法利用空气舵转向,所以只能采用喷气矢量转向,这无疑增加了导弹的研发制造难度和造价,而且导弹的最小拦截高度也因此而增高,对于这几年流行的超低空战机、巡航导弹的拦截能力无疑是呈下降趋势的,但是垂直发射可以在更小的发射器内装载数量更多的导弹,而倾斜发射的优缺点恰好相反,而且因为导弹倾斜径量力矩大的原因,倾斜发射的导弹单车数量都比较少,所以采用何种发射方式主要还是看需求。

从性能参数来说,红旗22防空导弹最大射程包线在5--120公里,而最大射高则在50米--27公里,首先从射程来说,100公里的最大射程刚好满足了空军要地防空需求,而且相比替代对象红旗2和去掉助推器的红旗12来说射程刚好又有增加,刚好满足了近程防空导弹的最远射程和红旗9/S300等远程防空导弹之间的防空空白。

在制导系统上因为要兼顾成本和性能考虑,其并没有采用红旗9采用的主动雷达制导,而是采用了半主动雷达和无线电指令制导的双重制导模式,这样不光降低了成本也有利于大批量换装红旗2/12防空导弹。这样红旗22防空导弹在初期制导阶段采用和你成熟可靠的无线电直径制导方式,后半段的攻击阶段则采用和红旗9类似的制导模式,这样也就提高了红旗22防空导弹的防空拦截能力。再一个因为红旗22防空导弹要满足我军大批次换装红旗2/12防空导弹的需求,所以在成本上一定要够低廉的同时性能不能太低了,所以其无论是在导弹本身还是发射车上都是采用更为成熟的技术。比如在导弹外形上其和红旗9一样都采用的是更有利于高速和远射的无弹翼、仅有4片尾翼的气动布局,这种直接套用成熟设计的方式直接省略了一开始气动外形设计和试验环节,对于节省研发经费是有极大帮助的。其次在导弹发射车上,其采用了和红旗9类似的圆筒状发射筒也是节省经费和采购成本的一大举措,最后是发射车的设计也是基本延续就此前红旗12防空导弹发射车设计思路。所以纵观红旗22防空导弹,其无论是从定位还是性能表现以及后续的换防速度上都是一种更为中和的考虑,而且红旗22本身就是空军部队用来对机场等固定目标而研发的防空导弹,所以其在性能上并没有一味的追求所谓的高大上,而是合适就好。


红旗-22防空导弹就是我国防空系列导弹的一款,这款导弹不仅相对来说造价低廉,现代化和信息化的程度是非常高的,是一款先进的防空导弹,采用了无弹翼气动布局,使用的是新型的固体燃料,最大射程120公里,相对其他的防空导弹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

红旗-22采用了无线电指令和雷达半自动制导模式,最新改进型使用了更为先进的TVN制导方式,大幅的提升了导弹的整体作战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它的打击精度,并且它的造价相对低廉,可以和中国先前的红旗系列的防空导弹,构成我国强大的防空火力网。

红旗-22非常适合作为红旗-9的补充,加强重点区域的防空,填补防空网的漏洞,我军看中它的实用性,而不是技术先进。我们都知道一个军事实力强大的国家武器都是相互协调的,都是能够弥补一些空缺的,红旗22-和红旗-9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相互取代的。

射程介于红旗9和红旗16之间一款中程对空导弹,因为制导模式使用成熟且相对来说比较老式的无线电+半主动雷达制导,加上倾斜发射,所以价格相对较低,就是用于替代红旗2和红旗12的换代产品


红旗-22专打F-22!


也就百分百空手接白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