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香港反送中民主运动领袖黄之锋前往美国国会,发表谈话,呼吁国际社会支持,众议院议长裴洛西出面力挺。(AP)

2019年9月,香港反送中民主运动领袖黄之锋前往美国国会,发表谈话,呼吁国际社会支持,众议院议长裴洛西出面力挺。(AP)

 9月25日,美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和参议院外交委员会分别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该法案是由国会与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简称CECC)共同主席克里斯.史密斯众议员和马可.卢比奥参议员与汤姆.卡藤参议员共同提出的。其最早版本是2014年11月香港「雨伞运动」中期提出,当时内容涉及恢复《美国香港政策法》,要求总统向国会保证香港享有足够自治权以享受美国所给予的特殊待遇(包括关税),但因当时议事日程繁密,未能及时审议。

2016年11月,香港「雨伞运动」中的学生代表与组织者之一黄之锋到访美国,与卢比奥参议员和史密斯众议员与汤姆.卡藤参议员会面时提出重新提交该法案的要求,会议后卢比奥与汤姆.卡藤参议员提交第二版提案。2019年6月12日,香港抗议学生与市民包围立法会,警方驱散示威者的方式被指责为「滥用警方暴力」。国际特赦组织表示已掌握警方滥用暴力的证据并发表公开报告。

2019年6月15日,示威者冲击立法会,因顾忌正在进行中的G20峰会,警方并未采取强硬压制行动予以阻止。次日,卢比奥参议员再度重申《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的重要性与针对性。7月8日网民发起白宫联署签名信,要求国会尽快通过该法案,联署仅6天便超越十万人;7月23日,美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就香港局势发表讲话,强调「世界都在关注」;8月6日众议院议长南茜.佩洛西发表声明,表示国会内民主党和共和党会继续站在争取自由民主的港人身边,承诺跨党派议员将共同推进相关立法工作,以保障香港的法治、民主和自由。

8月12日共和党参议员泰德.克鲁兹就香港持续的示威发表声明,表示国会将以该法案制裁损害香港自治的官员;8月13日佩洛西议长谴责针对香港抗争市民的暴力持续升级,重申面对北京的镇压意图,美国将会更加坚定地致力于声援和支持香港民众对于民主、人权和法治的追求与捍卫。

20190908,数万示威民众8日前往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呼吁美国政府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AP)
20190908,数万示威民众8日前往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呼吁美国政府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AP)

8月31日晚香港警方制造地铁「太子站流血冲突「,部分抗争者怀疑有六、七人被警方殴打致死并封锁现场,驱散医护人员和媒体记者,且警方及相关机构拒绝提供该站监控摄像记录,反对对此疑惑进行有协力厂商参与监督的专项调查。9月8日,二十五万人参与在香港中环遮打花园举行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集会」,并在会后轮番到美国驻港总领事馆请愿通过该法案。

9月16日,卢比奥参议员接受《大西洋月刊》采访时表示,已与川普总统达成共识,预期法案将会在白宫与国会顺利通过;次日上午10点,黄之锋、何韵诗、谭竞嫦等人在国会专题听证会上作证并在会后举行记者会;9月18日,佩洛西众议长联合两党议员召开联合记者会,宣布国会将于下周审议该法案。9月25日,美国会参众两院的外交委员会分别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史密斯众议员提议美国定期点名、制裁侵害香港人权者。9月26日上午,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举行有关「香港紧急局势:确保自由、自治和人权」的听证会。

10月1日,在北京举行70周年阅兵期间,香港数千民众坚持游行抗争,他们身穿黑衣,面带白色面具,手持雨伞。警方随后进行大规模清场行动,部分示威者流血受伤,并有员警数起开枪弹压事件发生,有一胸部近距离中弹者据说是中学生,其伤势严重,生死难卜。

目前70周年庆典活动已落幕,习近平有可能暴露其强硬立场,全面镇压香港抗争民众,造成大面积流血伤亡。在此危急关头,美国是否已经准备好具体制裁措施与实施步骤?国际社会将会做出何种反应?这将反应出自由世界与专制政体之间在新冷战格局下的首次较量与定位。

荃湾发生抗争学生遭警察近距离射击胸口的事件后,香港的「反送中」抗争也纷纷声援中枪的受害者。(美联社)
荃湾发生抗争学生遭警察近距离射击胸口的事件后,香港的「反送中」抗争也纷纷声援中枪的受害者。(美联社)

据来自北京的某些内部消息称,习近平不愿动用军队直接镇压,希望香港员警采用较为强硬的手段尽快平息已持续数月的抗争,甚至不惜动用「严刑峻法「,多抓人,判重刑。北京当局还试图借助香港中共地下党员和黑社会的力量,威胁利诱、分化瓦解和用残酷暴力手段来恐吓抗争民众。

与此同时,北京当局也试图把香港官民冲突的深层动因嫁祸给美国,指责「西方反华势力「想把香港的」高度自治「转化为」事实上的独立「,其目的是阻挠」中国崛起「。习近平近期多次强调」斗争「,显然是出于恐慌与敌对思维,虽然也尝试」胡萝卜加大棒「政策,比如一方面用廉价公屋之诱饵来分化香港青年,另一方面又打算让中资企业(包括垄断行业的国企大户)来控制或接管香港经济。

习近平未曾预料香港民众的抗争决心如此坚定且富有「斗争「技巧,远非中共政权在国内长期积累的丰富」维稳「经验所及。北京高层最为担忧的是,若香港抗争态势趋向」新常态「,势必会阻碍和影响中共政权在香港的全面控制意图,并为大陆民众提供一个鲜活的仿效样板。

迄今为止,习近平及其幕僚团队并未找到一个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来化解」香港管控危机「,香港官民冲突很可能走入一条」死胡同「,即双方长期对峙,互不信任,保持僵持对抗状态。中共当局不会放弃」管控「,香港特区政府亦不敢」自作主张「,而香港民众也不会放弃自己的自由权利、法治传统和民主生活方式。究竟谁会做出退让?习近平的下一步棋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为华盛顿独立经济学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