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一次把長租公寓說清楚,但是一個事情,越深入越發現,要說的太多了。

所以,佛系開始。。。

我國的長租公寓,不說古時候了,直接從有標誌性產品橫空出世的2010年開始。

產品&融資情況

房地產市場已經由增量時代步入存量時代,隨著樓市調控升級以及信貸政策收緊,租賃市場已經迎來了其「黃金時代」,各類長租公寓品牌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於是乎,選了10-16年,幾個有代表性的公寓,方便大家直觀的理解,畢竟很多產品除了名字,都心有靈犀的相似。

長租公寓,一般是指在租期大於1年的公寓,主要的消費人群是在城市遊走的2.4億流動人口,尤其是那近2億的單身貴族蘊藏著巨大的需求和潛力。(一線城市的單身和不婚族,看了超單身社會這本書,你就會理解他們了)

2016年,全國租賃市場規模已超1萬億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4萬億元。長租公寓,作為租房市場重要的細分行業,通過對傳統租房進行改造升級,為年輕租客提供高質量住宿及服務。(包括把房子裝成年輕人喜歡的風格、定期提供打掃、不定期組織社交活動、24小時物業智能服務、配套健身房、書吧等等)

不只是提供房子,更是物業、配套增值服務以及整體的運營,更像是搭建了一個年輕人的社交生活圈。之前在深圳有接觸過這種創業型公司做的公寓,but市面上很多長租公寓還是只停留在----房子上面,不過也能理解,大家需求不同,maybe,很多人還是喜歡標準化、流程化的入住體驗。(PS:我是偏好類似青年旅社那種的,一個人住會無聊的發瘋那種。。。)

據不完全統計,長租公寓市場已有超過1萬家機構參與其中,其背景主要有房產中介、酒店、互聯網公寓、房地產企業四類玩家。隨之而來的還有資本的湧入:僅2012-2016年,長租公寓領域的融資事件99起,涉及金額高達68億元。各位金主爸爸也是滿滿的雄心壯志,萬科計劃在2018年達到45萬間、旭輝計劃5年內達到20萬間、佳兆業計劃3年內達到10萬間。。。

上面的圖,我列出了最近的一次融資情況,13、14年遍地開花的融資盛況沒有一一陳列,感興趣的可以自己扒,我主要想讓大家看到的是長租公寓越來越國際化的金主爸爸。

2018年1月16日自如獲40億A輪融資,騰訊、紅杉、華平領投,其中一個醒目的資方「美國泛大西洋投資集團(General Atlantic)」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私募基金。

5月10日,優客逸家獲10億人民幣C輪融資,投資方中的SIG海納亞洲是海納國際集團SIG全資子公司,是總部設於美國的大型金融服務公司;

6月6日蛋殼公寓獲7000萬美元B+輪融資,參與投資的Tiger Global Management(老虎國外)是美國基金公司,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是由德國貝塔斯曼集團全資控股的常青基金;

6月12日,龍湖集團宣布將與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下文縮寫「GIC」)共同設立一個長租公寓投資平台,專項投資位於中國一線和核心二線城市的長租公寓項目,首期投資額共計10億美元,約合64億元人民幣。

7月12日,龍湖集團宣布與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CPPIB)共同設立長租公寓投資平台,投資中國一線和核心二線城市的長租公寓項目專案,雙方首期投資額共8.17億美元。這是CPPIB在中國首次涉足長租公寓領域。

國際大佬偏愛我國長租公寓的原因很簡單粗暴,單以美國為例,16年的時候,美帝的租賃市場機構滲透率就在30%以上,而當時的我們,租賃市場主要以職業二房東和個人房東為主,機構滲透率還不足2%,可能現在已經有2%了。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已經是家喻戶曉的口頭禪了,咱們買房,除了剛需一定要自住的寶寶,更多的,買房子,其實買的不是房子本身的居住屬性,而是房子帶來的增值收益,為了資產保值和賺錢。畢竟房子跑贏通脹的概率肯定是大於銀行儲蓄的。這個發達國家的有錢人也是門兒清的,但是,並沒見鋪天蓋地的買買買。

一方面,國外的房產市場趨於穩定,不像咱們這增量轉存量還有個過渡期,就像很多買房的人也會好奇,怎麼會有那麼多買房子的,買來幹嘛;

二就是在國外,尤其是美帝,直接投資房子的回報率是3.5%,而投資相關的金融產品reits,收益在8-12%都是妥妥的,這種形式,在60年代的美國就開始蓬勃發展了。

下面就要進入新的正題了,咱們來聊聊美帝的租賃市場,首先隆重的介紹一個很酷的老爺爺----Sam Zell,可以拿好小板凳聽故事了。

美帝著名的房產大亨,機智的猶太商人。1973年,受第一次石油危機的影響,美國房地產業遭遇了大衰退,新開工房屋的數量驟降51%,房地產價格全面崩盤。說人話就是,市場蕭條,好比一片綠的股市,沒有jiu cai敢當jie pan xia。然而,Sam Zell 卻開始了長達三年的一美元抄底之旅,等待經濟復甦。

1976年,美國房地產迎來了長達三年的繁榮期,被積壓已久的需求如開閘的洪水突然被釋放,新開工房屋的數量猛增近70%,房地產價格也漲至二戰以來的最高位。Sam Zell的資產暴增至30億美元,對,1976年的30億美元。墳墓舞者也是由此而來~

為什麼會把這個愛笑的大佬扯進來呢,因為他1969年創辦的EQR是美帝第一家上市的公寓型reits,促進了公寓這種商業地產的爆炸性發展,所以也會稱他為美國房產信託基金reits之父。

官方的說法,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 簡稱REITs)即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是一種以發行收益憑證的方式彙集特定多數投資者的資金,由專門投資機構進行房地產投資經營管理,並將投資綜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給投資者的信託基金。說人話,就是給房地產賦予了更多金融屬性,投資更靈活、收益更穩定,門檻更低,人人都可以參與的理財產品,很類似基金產品。

國內也有很多類似的,舉個栗子:

2015年3月,YOU+國際青年社區就與P2P公司懶投資達成合作,以房屋租約產生的現金流為標的,將其變成若干個固定收益產品,在懶投資官網上進行投放。

相比前面的P2P平台單純融資功能,眾籌的方式不但能完成一定金額融資,對於YOU+來說,還能達到宣傳和招租的作用,這無疑降低了YOU+的拓客成本和出房周期。當然也有bug,bug就是由於眾籌平台的收益有限,對投資人木有那麼強烈的吸引力。

2015年成立的灣流國際社區,掌門人黃海濱同學,就是長江商學院的EMBA,曾任職國內頂級私募基金的總裁,感覺金融圈和地產圈闊以交叉就業了有木有。

再舉個栗子:

新派公寓在國內創新實踐了私募的公寓REITs模式,通過收購、租賃物業的組合策略,新派公寓希望以符合白領用戶個性化需求的新居住消費模式,打造出獨特的「品牌+地產+金融」的收益模式。新派公寓創始人王戈宏通過將基金化的結構實現了私募REITs的運作模式,通過32個LP(有限合伙人)買入整個物業,最終使用分股的形式將權益返還給投資人。

目前,中國版REITs的呼聲越來越強烈,相關的金融創新不斷湧現,長租公寓領域的類REITs發行實現破冰。2017年10月,新派公寓和保利地產(11.32 +0.18%,診股)兩單長租公寓類REITs相繼獲批發行。待REITs真正落地後,將迅速成為長租公寓行業的第三股重要力量。現有公寓市場的玩家中,房企將持續發力,不斷擴大運營規模搶佔市場份額;專業公寓運營商、房地產服務商和酒店集團將以專業公寓運營商的身份繼續經營,而部分基金公司、房企將轉型REITs,共同分享租賃紅利。

風風火火的長租公寓&類金融產品得已發展,也是有靠山、有背景的,而且很硬、很硬、很硬!

《國土資源「十三五」規劃綱要》早就將目標轉向存量用地再開發,房地產企業可呼應國家政策,將城市更新作為「前REITs」時代資產儲備的另一個途徑: 一方面,可以通過基金方式投資存量物業,對舊城、城中村、棚戶區進行升級改造,通過對存量商業物業再定位,重新賦能並提升其經濟與社會價值,達到REITs所需回報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投資新區物業的有機更新,助力城市新區建設。

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要求,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支持專業化、機構化住房租賃企業發展,鼓勵發行住房租賃資產證券化產品。

2018年4月,中國證監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關於推進住房租賃資產證券化相關工作的通知》,對開展租房租賃資產證券化的基本條件、政策優先支持領域、資產證券化開展程序以及資產證券價值評估方法等作出明確,並將在審核領域設立「綠色通道」。

當然,除了金融圈,互聯網圈子也是不遺餘力的助力長租公寓的發展。BAT的大佬們紛紛用行動為租賃市場打call~

  • 百度依靠其引擎端的數據和技術優勢,涉足公寓SaaS+領域,以期將線上流量轉化到線下租賃市場。例如,百度租房與寓小二戰略合作,完成對流量入口與系統真實房源的銜接;
  • 阿里則憑藉其強大的平台搭建能力和完整的金融生態鏈,入駐多項分散式長租公寓產品,希望通過公寓SaaS+流量切入市場。例如,2017年初螞蟻金服合作蘑菇夥伴搭建支付寶租房專區,芝麻評分達650以上可享受免押金等服務;
  • 騰訊在深圳住房租賃平台上推出基於騰訊信用分的免押險服務,滿足騰訊信用分650分以上的租戶,即可購買信用免押險,享受免押金入住。

畢竟,房地產市場正在由增量時代步入存量時代,隨著樓市調控升級以及信貸政策收緊,租賃市場已經迎來了其「黃金時代」,長租公寓的花式表演正在上演。

剛入行學習中,期待各位大佬吐槽指正,有興趣闊以一起交流呀~ W: weidadesiyu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