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相片

「跨界创作最美好的,是以不同纬度、不同次元展开完全像另一件事的创作!」作家骆以军对于自己的散文著作《小儿子》,被「梦田文创」苏丽媚执行长选为跨界IP,发展成动画、舞台剧、绘本后,表达自己的看法。

骆以军表示,看到《书店里的影像诗》后,发现苏丽媚总是认真看待台湾每个角落每一颗极微小的珍珠,因此很放心地将《小儿子》交付给对方。他笑说,《小儿子》在自己众多作品中并不算「正规军」:「但可能就因为它够轻松、超耍宝、很写意,携带的讯息量不庞大,做为IP发展跨领域比较容易被大众接受吧!」

打趣用「被临幸」来形容与苏丽媚、史明辉等人的跨界合作,骆以军完全不介入《小儿子》的改编工作,并直言「原著」对他并不重要:「作品经得起时光的延展,才有可能发展为成功的IP。如同大众熟知的《红楼梦》《西游记》及金庸、张爱玲的作品等,每次改编成影视作品都可能极为不同。对我来说,作品能以不同的形式被改编,是件很荣耀、很快慰的事。」

检视相片
《小儿子》动画预计报名包括柏林短片影展等200多个国际影展,希望借此能将台湾作品推到全世界。(梦田文创提供)

骆以军曾有小说《西夏旅馆》被魏瑛娟改编为舞台剧,但他坦承对IP改编很外行。「看到史明辉导演做的《小儿子》动画,对我来说就像是另一个人的东西、另一个创作,我觉得这就是所谓『跨界改编』好玩的地方,也是我长久以来从事文字创作从未体会过的经验,很好玩、很幸运,也很幸福。」

《小儿子》动画预计报名包括柏林短片影展等两百多个国际影展,目前确定入围印度班加洛短片影展、俄罗斯国际动画影展,并入选洛杉矶国际影展及义大利罗马国际短片影展竞赛。苏丽媚希望藉著这部动画影集与社会对话,也期许能再次将台湾作品推到世界各地。


更多镜周刊报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