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有言:老有所養,幼有所教,貧有所依,難有所助。自古以來,我們民族就有尊老愛幼的傳統,對老人和孩子的態度,可以直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在海晏河清的現在,這個傳統自然得到了更好地傳承和發揚。

  當前,各個國家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人口老齡化,中國也是如此,如何更好地實現老有所養,讓數量龐大的退休老年人能夠頤養天年,一直以來都是政府心繫的大事,政府也很好地盡到了自己的職責,最爲有力的體現就是,我國的養老金已近連漲14次,而且在2019年,將實現15連漲。

  下面就結合數據,爲大家詳解一番,2019年養老金將漲多少?能惠及哪些人?

  養老金的漲幅

  我國的對基本養老金的調整可以追溯到2005年,這十幾年的時間裏,養老金已經實現了14連漲,幾乎每年都有漲幅。據3月20日,人社會部、財政部下發的通知,今年的養老金將總體上調5%左右,養老金實現了15連漲。

  不少人可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養老金漲幅多少是如何確定的呢?下面就爲大家解釋一番。當我們對比兩組數據:每年養老金的漲幅和當年GDP發漲幅,就會發現,兩者呈現出正相關的關係。

  近些年,隨着經濟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國的GDP增速也呈現出了平穩的狀態,因此養老金的增幅相比以往,增幅也略微收窄,如2017年增幅爲5.5%,2018年增幅爲5%,數據都和GDP增幅相差不多,而在過去的2018年,我國GDP增幅與2017年相當,因此養老金增幅也相同。

  此外,還有更爲現實的原因。這些年我國經濟處於平穩發展狀態,增幅減緩,因此收入水平和物價水平也趨於穩定,養老金的增幅雖然收窄,但是對提升老人的生活質量還是有很大幫助的。再者,我國老齡化的日益嚴重,每年繳納養老保險的人口在減少,而退休人口呈遞增態勢,國家支付養老金的財政壓力可想而知,爲了防止養老保險虧空嚴重,收緊增幅是明智之舉。

  將惠及哪些羣體

  首先,我們要知道養老金漲幅5%是總體平均水平,具體到個人漲幅根據個人情況或有不同。此次上調涉及到的退休人羣範圍是,2018年12月31日前,辦理完退休手續的企業或事業單位退休人員。

  而在龐大的退休人口中,哪些人的退休金會得到更大幅度地提升呢?簡單可以歸納爲三類人:首先是高齡退休人員,他們在職時間長,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也長,按照國家制定的“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獎勵機制,這類人的養老金將得到更大幅度的提升。

  其次,我國不同地區的養老金和該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密切相關,經濟發達地區養老金高,欠發達地區養老金低已成慣例,國家也看到了地區間的不平衡,因此在養老金的增幅考慮上,會適當的向欠發達地區傾斜,。

  再者,對於軍人轉幹部的退休人員,國家明確規定其養老金不低於當地社保的平均水平,這也是國家照顧軍人羣體的一個表現。因此,不出意外,今年這一羣體的養老金增幅會大於5%。

  此次養老金的上調,預計將惠及1.18億退休人口,尤其是上述的三類人羣,他們的退休金將得到更大幅度的增長。這些年來,養老金的十五連漲讓數以億計的老年人實現了老有所養,政府完成這一艱鉅任務的背後,是數十年如一日的付出。

  數據顯示,在2005年,全國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爲每月七百多元,而在2010年,這個數字就已經超過了一千二百元;政府對養老金的財政補助也不遺餘力,在1998年,補貼爲24億,在2006年,這個數字就已經到了948億,僅僅八年時間就翻了數十倍之多。

  不可否認,由於人口結構的漸漸失衡,養老金虧空問題或許會更加嚴重,雖然每年養老保險的徵收數額逐年增加,但是仍然需要政府不斷的增加投入才能保證養老金能穩步增長的逐年發放,在這一過程中政府所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老有所養”簡單的四個字,但是想要實現絕非易事,尤其是在一個人口龐大的國家,難度會呈幾何倍數的增長,但從現狀來看,政府很多好地擔負起了職責,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對於給上述三類人更高漲幅的養老金,你有什麼看法呢?大家可以相互交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