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爲與會嘉賓考察寧波鄞州灣底村 田榕 攝

中新網寧波3月31日電(記者 李佳贇)在“鄉村振興”熱潮之下,如何讓綠水青山迸發出蓬勃能量,在千里沃野交織成一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同頻協奏的樂章,正成爲當前新時期的重要課題。

3月31日,由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寧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全國鄉村振興與扶貧協作(寧波)論壇在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舉行,現場專家學者集思匯智,共商扶貧協作良策,共促鄉村振興發展。

產業興,則鄉村興。若沒有產業支撐,鄉村振興無異於“空中樓閣”。

圖爲全國鄉村振興與扶貧協作(寧波)論壇現場 田榕 攝

在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中國農業經濟學會會長尹成傑看來,在鄉村振興過程中,要大力發展綠色產業,發揮生態“附加值”,同時要根據本地資源和特色優勢,促進鄉村產業特色化、差異化、個性化發展,不搞低水平的重複建設。

“比如,今天我們在寧波鄞州陸家堰村、灣底村和善園的考察中,發現當地堅持綠色生態導向,以‘農業+旅遊’搭建致富‘聚寶盆’,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的統一發展。”尹成傑說。

而當脫貧攻堅“遇上”鄉村振興,則迸發出同向發力、同頻共振的能量。

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會長袁文先認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二者同根同源、同步同路,要抓住產業扶貧與產業興旺的“有機結合點”。

“鄉村旅遊便是二者‘無縫對接’的環節之一。”他舉例道,很多貧困地區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要想打贏脫貧攻堅戰,可根據地方實際大力發展“旅遊扶貧”,進而實現貧困地區居民及地方財政“雙脫貧”,迸發出新動能。

而在鄉村振興及扶貧攻堅的“鄉路”上,浙江鄞州始終多措並舉,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起來,打造了共生共長、融合發展的“鄞州樣板”。

寧波市委常委、鄞州區委書記褚銀良介紹,近年來,鄞州積極創新“鄞州總部+衢江製造”的園區共建模式、“商務飛地+工業飛地”的飛地經濟模式、“共享稻田+展銷平臺”的產業合作模式,變“輸血”爲“造血”,變“扶持”爲“共贏”,做到了發展共謀、資源共享、產業共興、協作共建、合作共贏。

除“輸血”“造血”並舉的精準扶貧,要讓曾經凋敝落後的地區從“沉睡”中醒來,重煥勃勃生機,亦需鄉村“智囊團”的活水解渴。

國務院扶貧辦宣傳教育中心副主任劉曉山認爲,要想打贏“扶貧攻堅戰”,還需要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會幹事、能幹成事的“三農”工作隊伍。

劉曉山表示,比如,西部要發展產業,在現有客觀條件下,如何將東部發達的人才、資金、技術、管理等優勢與西部的自然資源、相對低價的勞動力,以及未開發的市場等優勢資源稟賦相連接,這其中最關鍵的環節就在致富帶頭人。

“希望未來可以挖掘出更多懂三農、懂管理、懂市場、有情懷的基層帶頭人,齊心協力、精準施政,下足繡花工夫,爲脫貧攻堅、鄉村振興集聚新動能。”劉曉山說。

誠然,作爲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人才智庫是重要一環。在此背景下,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鄉村振興研究院在現場正式揭牌成立,由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主辦的“全國鄉村振興百縣巡迴大講堂”首場活動也在本次論壇中正式開講。

據悉,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鄉村振興研究院將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在政策諮詢、人才培養、技術支撐、科技推廣、精準扶貧等方面整合力量,發揮優勢,開展科學研究和決策諮詢;“鄉村振興百縣巡迴大講堂”將通過系統解讀鄉村振興戰略的新政策、新觀點、新趨勢,在全國百縣巡迴演講,助推鄉村振興“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