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終極駕駛機器」——寶馬M嘉年華

來自專欄汽車設計坊18 人贊了文章

9月15日,我特別幸運地收到寶馬以及FAST4WARD邀請,參加在上海國際賽車場舉辦的M嘉年華活動。這麼一說,我到上海賽車場兩次了,竟然都沒有在觀眾席坐過……

前風擋貼著博世的贊助logo,牌照上掛著德國郵政,這塊巨大展板上的自然是M4 DTM賽車。為賽車重新設計過的大燈非常的犀利,在天使眼的內圈還有一個淡藍色的X形,這個裝飾在寶馬配置激光大燈的車型上可以見到。

寶馬在場地內布置了多款經典的M運動車型。它們中的大部分都曾在我的學生時代出現在我訂閱的雜誌里和諸如極品飛車之類的電腦遊戲里。

極品飛車6在00年代初風靡百腦匯的17寸液晶顯示器上,寶馬M5 E34正是那裡面高性能轎車的代表。當年遊戲水平一團糟的我總是很容易把它開撞牆,看它的發動機蓋翹起來……

E46這代3系時至今日依然有大批擁躉,更不乏一些很有情懷的朋友直到今天都在開著一台保養得非常好的E46。不過對於我這代人來說,那款搭載了V10發動機的M3 GTR或許才是E46的符號。

這次活動的主角應該是最新一代的M5。

在室內的場地還特意把M5給架起來,讓大家看看它的「裙底」。作為設計師,我對底盤沒什麼研究,不過這粗壯的排氣還是讓我仔細看了半天的。

場地靠里有FAST4WARD的展台。

這兩台M2和M3據說是全國最快的M2和M3的改裝車。我想對於這個展台來說,可能很多人更想把發動機蓋掀開看看吧~

在去賽道上體驗駕駛真正的M運動車之前,我在場地外看到了一個「迷你」的賽道。這裡屏幕上傳來的是右側小賽道裡面車上拍攝到的實時畫面,並且能通過這套羅技來控制賽道內的小車。雖然看上去很容易的樣子,但其實這個迷你賽道裡面賽車的轉向和加速都很有難度,需要好幾圈才能適應過來。

上賽道之前的簡短培訓是賽道活動日的基本動作之一。當教練問到,「在座有誰的日常用車馬力是超過300匹的?」的時候,坐在我前面這位小姐舉了手。巧的是,後來在賽道上也剛好在我前面,並在每個彎道出彎的時候都能把我甩得很遠……

這次可以選擇的M系列車型包括M3、M5和M6。而我抽到的是平時在路上更加常見的M3。

M3的內飾並沒有過多的裝飾。尤其我開的這台車,有可能是因為賽道試駕車的原因,內飾比較常見的金屬或者碳纖維飾板都沒有加上,只有M系獨有造型的電子換擋球頭標識了它的身份。

「丁字褲」方向盤無論在車友的論壇中還是在造型設計領域都備受推崇。相比較其他品牌而言,寶馬的方向盤直徑略小一點,同時相對較粗,雖然日常用起來有些偏沉,但這也是為了激烈駕駛時候的操控感受做出的設計。

當然,我本人在賽道上完全是一隻辣雞,距離發揮出這台M3的彎道實力還有很遠很遠的距離。

由於這次「繞圈」是賽道片段體驗,雖然沒有開放一公里多的大直道,但還是有「上」字的那一豎來感受一下直線加速的動力感受。老實的說,因為不是從靜止狀態彈射起步,所以加速度帶來的衝擊感並沒有猛烈到讓人眩暈,只是爽了那麼一下。

前面的發動機傳來寶馬獨有的高轉速金屬質吟唱,而耳後傳來四齣排氣管粗暴渾厚的咆哮,這種聲學上的刺激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在賽道的另外一邊,也就是之前沒有跑到的大直道那裡有FAST4WARD的04加速比賽。這種加速比賽在車外看其實沒啥感覺,往往在車內的感覺才是最強烈的。

展覽和駕駛的環節我個人所參與的就是以上這些。晚上的時候還有搭載了和M3/4同樣的S55發動機的M2雷霆版的上市活動,雖然那時候我已經不在現場,不過從朋友圈朋友們發的照片來看,M2升級發動機並且價格壓得比較低的操作是讓大部分人感到比較震驚的。

不過最讓我感覺到有趣的是,白天和我同開一台M3,我們互相幫忙對方拍照錄視頻的哥們晚上發了朋友圈說,「恭喜我,成為絕版N55 M2的車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