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推螺旋槳。也就是船上講的倒車,通過螺旋槳反向推進使船舶減速-停止-倒退, 但是由於船舶質量大,慣性大,從全速前進到完全停止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二,通過頻繁改變航向,增加斜航阻力減速。 通過改變舵葉方向使船舶大幅度轉向,一般都是左滿舵和右滿舵交替使用。這種方法適用於開闊水域,配合停車減速效果相當不錯。

三,拋錨。 通過拋下單個錨或者同時拋下兩個錨拖拽船舶達到減速。此種情況只適用於船速不快(一般低於3-5節)水深不大(一般小於30米),行業內稱為應急拋錨。

四,藉助拖輪協助。 在進出港操作中,一般都會有拖輪協助。拖輪的馬力很大,使用頂推或者拖拽可以有效地控制船舶速度。

不同於車輛,船舶沒有剎車裝置。以上方法為現代商船常用的減速方法,船舶駕駛員要必須具備提前控制船速的能力,避免出現需要緊急停船的情況。


商用船舶的螺旋槳推進器一般是3-5葉,近來的傾向似乎是葉數越來越多,目前基本上大型船舶都採用5葉槳的設計。多葉槳的設計提高了槳葉的效率,降低了振動和雜訊,減少了螺旋槳空泡的產生以及空泡對螺旋槳的腐蝕。但是由於槳葉越多,設計、製造難度越大,所以目前商船主要採用了4-5葉槳的設計,而軍船,特別是潛艇,多使用6-7葉槳的設計。 船舶制動難度大、距離長,原因如樓上所說。但是在具體操作上,與樓上所講略有不同。 船舶避碰主要採取大角度用舵的躲避方式。如單純用舵不能滿足避碰的要求就要用緊急制動配合,也就是迅速打倒車,使螺旋槳反轉,相當於車輛使用倒檔。如果情況更加危急,就要同時拋下船錨,用船錨抓地的力量來增加阻力。拋單側船錨可以輔助轉向,雙側船錨則是為了剎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拋錨輔助剎車或轉向,將非常可能造成丟錨,即錨鏈斷裂導致船錨丟失,並可能對錨機等設備造成損壞。 所以從危急程度上看,選擇的順序是: 1、用舵避讓 2、停車 3、倒車 4、倒車加拋錨 還有一點需要提醒的是,螺旋槳轉速高的時候舵效好,有利於船舶靈活避讓,使用停車或者倒車,往往造成船舶降低或者失去舵效。所以在實際使用的時候,需要船長和船舶駕駛員以提高避碰效果為原則,靈活的綜合運用各種方法。


如果你多次乘坐輪船,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每當輪船要靠岸的時候,總是設法把船頭頂著流水,利用逆向水流的減速作用,慢慢的向碼頭斜度,然後再平穩的靠岸。尤其是在大江大河裡順流而下的船隻,當它們快要到達港口碼頭時,都會先繞一個大圈子,使穿你睡醒時以後,才慢慢的靠岸。船靠碼頭時為什麼要「逆水行舟」呢?從相對運動的角度來看是不難理解的。因為順流靠岸時,船對岸的速度等於船速加水速;而逆流靠岸時,船對岸的速度等於船速減水速。顯然,前者要比後者大得多。既然目的是要使船停下來,究竟是大的速度容易變為零?還是小的速度容易變為零?當然是後者。在船靠岸的實際操作中,上述三種方法往往結合在一起運用:先是「逆水行舟」,繼而「倒車行駛」,最後「拋錨泊岸」。


我來回答下輪船的剎車問題,總的來說輪船有四種剎車方式,第一種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反推裝置,就是螺旋槳反轉,使水流方向改變180度,抵消前進動能,達到停車目的。

第二種就是常用的拋錨,個人感覺這個應該算是輔助,就更大家停車拉手殺一樣,在緊急情況會用到,第三種是動能衰減或利用船與水的對流向實現船的停止,最後一種是軍艦或萬噸巨輪上的一種轉向裝置,也可以叫輔助剎車,在船頭水下類似船的一個螺旋槳帶轉向機構,在船舶靠岸的時候,和船舵配合使用於橫向推進實現減速。


圖註:船在行進中可以通過螺旋槳反轉停止前進,也可以通過偏轉方向避免與其他船舶相撞

說到開船,很多人馬上會想到開車,覺得要讓高速行駛的船停下來,道理和車輛在行駛中停車大同小異吧。其實不然。車輛在行駛中要停下來,靠的是踩剎車,而船舶從運動中要停下來,實際上止動方式當中是沒有剎車這個選項的,而是有多種其他的方式,可以達到讓船舶停止運動的效果。

比較多見的一個辦法,是讓船身底部的推進螺旋槳反轉,原本它是正向旋轉,推動著船舶的向前運動,如果需要停船,則操縱傳動設備,讓螺旋槳反向旋轉,如此產生一個向後前進的作用力,在這個作用力之下,原本慣性前進的船舶受到反向力量的牽引,慣性運動趨勢就會快速抵消,從而逐漸使船身靜止下來。

實際上,船舶在行駛當中,要讓它停下來,靠螺旋槳反轉的效率也不是特別高,從螺旋槳反轉開始,到產生足夠的力量抵消船身原本的運動慣性,需要耗時一段時間,可能需要幾十秒鐘不等,而在這個時間內,很可能這艘船就會與另外一艘船碰在一起,好似公路上「車禍」一般,因此,船舶往往需要同時使用多種方式,來達到船舶停止運動的效果。比如,可以向船舷側面進行拋錨來「拽住」船舶的前進慣性;還可以大幅度轉舵,讓船舶在行進中迅速改變方向,從而避免與另一艘船舶相撞的危險。

需要說明的是,船舶通過舵面轉向時,螺旋槳並沒有停止轉動,也沒有反向轉動,而是照常運轉,因為在螺旋槳高速旋轉期間,舵面調整產生的偏轉效率是最高的,如果需要改變方向時螺旋槳轉速無力,船身轉向的效果必然受到影響而出現遲緩、滯後的現象。


船舶在水面上航行不像汽車在地面上行駛,急剎,轉彎,漂移,躲避都不是短時間能夠實現的。所以船舶在港口的時候都是很緩慢的移動,沒有側推裝置的船舶都需要拖輪給慢慢頂到碼頭泊位上去。

船舶高速行駛時一般都在大洋上,大洋上緩衝空間足夠大,大海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嘛!即使急剎車那也有足夠的緩衝餘地。

船舶發動機給汽車發動機一樣,也能正轉反轉,正轉稱之為正車,反轉稱之為倒車。緊急剎車的話可以拉下油門桿到倒車的位置。使螺旋槳反轉,達到倒退的目的。有些船舶是改變螺旋槳葉片的方向,達到反轉的目的。有些客輪有雙螺旋槳的,那種制動能力就更強,轉彎也更快。

還有一種特殊情況,那就是船舶失去動力,發動機熄火了。這種情況採取的剎車方法一般就是把錨鏈拋下海里,利用錨鏈的拖拽使船舶緩慢的降速,達到剎車的目的。


首先船舶術語中一般不用剎車這個詞,題主提到讓高速航行的船停住,這個問題就存在比較多的情況,1錨地拋錨停車2靠港停車3緊急情況減速或者停車(有相撞危險等)。 以下內容僅適應於我所工作過的或者比較了解的船舶,能力有限見解有限有胡扯的地方請多指教。 船舶上有一個設備叫車鍾

圖片來自百度,此設備控制船舶正倒車,相當於汽車的檔桿,不過遠洋貨輪一般都是無級變速,很多船是沒有變速箱的,A比如一些大型二衝程主機通過主軸直接連著螺旋槳,通過改變主機轉向進行正車或者倒車(適應於定距槳),B有調距槳的船舶,這種船舶可以改變槳距主機無需改變轉向就可以實現倒轉C吊艙式全迴轉電力推進系統,這種推進裝置多用於半潛船工程船等,這種船舶已經沒有了傳統的舵機,吊艙可以實現360旋轉,以此實現正倒車,轉向,甚至取代側推器的功能,中遠航運口字型大小半潛船就採用這種推進系統。電力推進系統,該系統有別於吊艙式全迴轉電力推進系統,簡單講就是馬達通過減速齒輪箱主軸連接螺旋槳,通過改變馬達轉向來實現正倒車,傳統的舵機還是存在的,半潛船夏之遠6輪華海龍等輪採用這種推進系統。 說完這些推進系統就說些次要的輔助設備1錨2側推器,遇到緊急情況時可能會用拋錨,利用錨的抓力進行制動,本人資歷尚淺沒遇到過這種緊急情況,2側推器,用於改變航向一般貨船裝在船頭,半潛船工程船有不少船頭船尾都有側推器的,這種設備在靠離泊拋錨時使用的頻率很多,當然了對減速沒什麼作用。圓洞裡面的就是側推器符號是⊕,應該是圓圈裡一個叉號,找不到這個符號,大家如果看到船上有這個符號就說明下面有側推器,有幾個符號就有幾個側推器。 說完這些設備就來說說一個正常狀態下船舶靠舶碼頭的程序,船舶將要抵港引水員登輪,船舶處於備車狀態,駕駛權歸引水員(駕駛員兄弟多多指正,我不能百分百確定),對於多數遠洋船舶靠港時還要有拖輪輔助靠泊,拖輪在引水員指揮下對船舶進行頂推或者拖拽,兩部雷達同時開啟,多部電台值守,船舶內部電話對講機處於暢通狀態,甲板部前後準備,機艙在用設備處於正常狀態,備用設備處於可以立即使用狀態,接下來就會頻繁用車,正車倒車加速減速頻繁轉換,就像開車倒車入庫和側方位停車有的人要正車倒車好幾把才能把車停好,而船舶想靠好也會頻繁正倒車。 以上內容全部胡扯請隨便吐槽,謝謝


你說的輪船應該不是指快艇

如果是大的輪船(不是小型的船隻 如快艇 他們的制動方式不太一樣)

大的輪船有倒檔 也就是說漿葉可以倒轉 或者水壓噴射裝置可以反向旋轉 制動問題就是這樣解決的 剎不住當然要撞了

快艇我一般沒有倒檔 制動利用的是船身在水中的助力 我們看到快艇加速時是抬頭走的 船尖抬起來 整個船身與水面接觸面積變小 助力自然也小些 如果想制動就收油 船頭趴回水面 船受的助力加大(力量蠻大的) 快艇可以迅速的減速


作為一個浸淫船舶十來年的人來說,這個問題太好回答了,在這兒分三種類型的船,一,民用商船,這兒基本指散貨船,集裝箱船。這些船隻講究的效益,經濟!所以這類船舶用的主機都是大型的直列式兩衝程機,主機輸出端經過離合器,齒輪油變速後,經過中間軸直接連接到螺旋槳上,船跑的快慢,全靠螺旋槳的轉速,在高速行駛時,要讓船停下來,必須降低主機轉速,脫開離合器,使螺旋槳停下來,緊急情況下,把主機反轉,使螺旋槳隨之反轉,快速停船,防止觸碰!

二,三用工作船,拖輪,海工作業船,這類船舶裝備的螺旋槳都是可以改變螺距的,通過中間軸油壓的轉換,更改螺距,為了使船快速停下來,可以直接把螺距歸零位,或者負螺距,使船倒著開。

三,電力推進船。這類船通過發電機發電,經過濾波,穩壓,變頻,作用在大功率電機上,電機通過萬向轉換器,直接連接到螺旋槳上,這時,螺旋槳可以在水裡360度旋轉,為了停船,直接轉180度即可!

第一類船,比如中遠中海的船舶。第二類船比如港口拖輪,中海油服的船舶,第三類船較少,油服內有幾條!


三種操作方式,

一,立即停車,然後馬上倒車。這裡說的車是術語,就是船上的發動機,就是先把發動機熄火,然後讓發動機反轉。

二,在海況和船舶重心偏移量允許的情況下,最大角度轉向,就是盡量讓船舶「打橫」,就是讓船的行駛方向偏轉接近90度,像汽車漂移那樣,橫著運動船側面積很大,這樣就會有很大的興波阻力,會讓船迅速減速。

三,船上如果有比較長的纜繩或者錨鏈,就盡量全部拋下海,讓船拖著錨鏈和纜繩,這樣也能增大前進阻力,讓船減速。注意,我說的是拋纜或者錨鏈,而不是拋錨,如果拋錨一旦錨掛死了海底,會讓高速行駛的船瞬間傾覆。拋纜或者錨鏈是讓錨鏈在海底拖著走,而不是掛在海底。在帆船時代,遇到大風天氣,老船長就會用這種方法,「纜放百丈,船行自穩」,就是用盡量多的拋下纜繩拖著走的辦法降低船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