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老屋多,但整合都更相对不容易。(图/信义房屋提供)

今(18)日下午地牛翻身,规模达到6.1地震,震央位于花莲县秀林乡,深度20公里,全台有感,而这一震,也震出了台湾都市的问题,台北市就有部分楼房倾斜,而这样的老旧楼房到底有没有解方?

由于城市发展长久,台北有许多地方的屋龄高达30、40年,而若是要进行都市更新,则需要区域居民的同意,有安置、利益等等不同的问题需要克服,因此时常旷日废时。

依内政部统计,全台逾30年屋龄的老屋高达398万户,中央为鼓励老屋更新重建,于106年5月发布「都市危险及老旧建筑物加速重条例」,推出三项奖励改建诱因,第一是奖励法定容积上限30%、第二是放宽高度限制及住宅区建蔽率、第三是提供重建期间地价税及改建后房屋税减免。

台湾房屋智库发言人张旭岚表示,屋龄30年以上,经结构安全性能评估结果之建筑物耐震能力未达一定标准,或房子有龟裂、结构不安全的疑虑可依危老条例申请重建,赶在2020年5月前申请者还享有1.4倍的容积奖励,这也成为许多都更卡关案的解套方案。

张旭岚近一步说明,危老条例能为多少老屋解套还说不清,但若是建筑物有龟裂就会优先促成可能性,危老条例也能针对面积小的老宅先解套,因为建商多半没有兴趣整合,也预期在此次地震之后,居民会更加重视老屋安全问题。

大家房屋企划研究室主任郎美囡也表示,北市许多「高龄房屋」,有高达七成以上的中古屋,就算是祭出危老条例,仍然有住户整合的问题,但由于都更推动不易,因此在政策考量下,危老条例是权宜之计,但恐造成「纸片屋」的情形,特定房屋特别突出,造成市容的不完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