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中學化學教師。關於CuFeS2中各元素的化合價,大部分中學教材、輔導資料甚至考題上都說Cu元素是+2價,Fe元素是+2價,S元素是-2價。但有及個別的網友提出Fe元素為+3價,Cu元素為+1價,有人卻說這種說法違氧化還原規律。我在查資料過程中發現一個關於CuS氧化數的問題,原來CuS中各元素氧化數也遠非銅+2硫-2這麼簡單,而是

所以我覺得CuFeS2中各元素氧化數也不是簡單的如前所述。BTW,在[美]內博蓋爾所著的《普通化學》第三冊中,黃銅礦給出的化學式為Cu2Fe2S4,這又是說明了什麼呢?


可以參考這篇文獻,它討論了黃銅礦中Cu的氧化態。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70 (2006) 4635–4642

DOI:10.1016/j.gca.2006.05.017

結論是+1 +3 -2.

1998年化學競賽決賽理論試題最後一題問了這個問題。給出的依據是CuGaS2和Cu2FeSnS4都是黃銅礦結構,也確實給出了+1和+3的答案。

至於有人說不符合氧化還原規律的,這不是在水體系,不能用電極電勢討論。

FeI3通過Fe(CO)5和I2合成出來了,是不是也不符合氧化還原規律?百度百科,中學教輔不可信。維基好一點。
可以理解為Cu2S·Fe2S3

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是+3 +1 -2
2015的陝西化競預賽出了這個黃銅礦,題里認為是+2 +2 -2
物理性質:主要成分名稱:二硫化亞鐵銅。化學式:CuFeS2.。銅鐵都為正二價硫為負二價。黃銅黃色,表面常有藍、紫褐色的斑狀錆色。綠黑色條痕。金屬光澤,不透明。無解理。具導電性[2]。硬度3~4。性脆。相對密度4.1~4.3。

產狀與組合:分布較廣。岩漿型,產於與基性、超基性岩有關的銅鎳硫化物礦床中,與磁黃鐵礦、鎳黃鐵礦密切共生。接觸交代型,與磁鐵礦、黃鐵礦、磁黃鐵礦等共生;亦可與毒砂或方鉛礦、閃鋅礦等共生。熱液型,常呈中溫熱液充填或交代脈狀,與黃鐵礦、方鉛礦、閃鋅礦、斑銅礦、輝鉬礦及方解石、石英等共生。在地表風化條件下遭受氧化後形成CuSO4和FeSO4,遇石灰岩形成孔雀石、藍銅礦或褐鐵礦鐵帽;在次生富集帶則轉變為斑銅礦和輝銅礦,可作找礦標誌。

鑒定特徵:其緻密塊體有時與黃鐵礦相似,無解理。具導電性。[3] 可以其較深的黃銅黃色及較低的硬度相區別。以其脆性與自然金(強延展性)區別。工業應用:最重要的銅礦石礦物,無解理。具導電性[2]。——來自百度百科


+2 +2 -2,

氧化數的分析應該從成鍵情況出發,上個回答里的晶胞圖已經說明了一切。

CuS的分析是正確的,從價鍵出發,分析氧化數,更能說明問題。

它又不是分子,由晶胞結構將最簡式翻倍沒有意義。四氯化四鈉,怎麼聽怎麼難受。

關於平均價,根據電負性,微觀看,對於S=C=O整體來說,C是0價,對於S來說,C是+2,O來說,C是-2。

氧化數也就是用來配平用用的,哪怕全看成0價也能配平。

某些時候,氧化還原的半反應就不能用0價配平法了。

還是得從價鍵情況出發。

結構決定性質。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