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动画,制作于1999年,短短四幕、一百多分钟的剧情,已是经典无疑。

在我心中,《浪客剑心追忆篇》远不止豆瓣的9.2分。

相信许多人与我有一样的习惯,当看到喜欢的作品时,就会忘了时间、不觉得疲劳,直到大写的完结出现在眼前,心底一沉,怎么就结束了呢。

可是,《追忆篇》我却用了4天4个晚上的时间才看完,一天一晚一幕剧。

《追忆篇》共分4幕,分别是「斩之男」、「迷途猫」、「宵里山」、「十字伤」,每晚看完一幕,我心中便有万千思绪涌出,根本舍不得一次性把它看完。

为何会如此?

现在想来,我想是因为这部作品意蕴悠远。

那么,这篇动漫究竟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其实是一个非常狗血的故事。

《追忆篇》讲述了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爱恨纠葛,作为主角的拔刀斋杀死了雪代巴的未婚夫——清里,而雪代巴原本是要报仇的,却又在机缘巧合下爱上了拔刀斋——绯村剑心。

再寻常不过,再无聊不过的剧情,又何以成为了经典?

那便是作者高明之处,他将狗血的故事与动荡的时代结合起来,用人物的悲欢表现出历史的厚重。

又或者说,套路都是一样的,但优秀作品的魅力在那点点滴滴间。

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中,善是什么?恶是什么?

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为何拔剑?杀人为什么?何时是终结?

杀人的剑又因何归鞘?

动荡的时代,人的性命脆弱而渺小,谁也把控不了命运。

清里,一个实力不高的剑客,出场不超过五分钟,却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时代动荡的风云里,清里憧憬著美好的生活。

因为下个月他就要与青梅竹马的雪代巴成亲了。

他有时候竟会产生奇怪的想法,好像在这样兵荒马乱的时代,有幸福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竟会感觉到惭愧。

实际上是因为大时代中集体悲惨的命运,会让人不敢去追求幸福。生怕一个不小心,命运便背道而驰。

就像今晚,他便遇到了那个刺客——拔刀斋。

作为最强的刺客,拔刀斋的剑术是数一数二的,清里一行人完全不能抵挡。

同伴很快就死了,马上也要轮到清里了。

清里有著非常强烈的想要活下去的意念,可是那又怎样呢?

哪怕他不想死,下一个瞬间却被一刀割破肚皮;

哪怕他不想死,却紧接著握刀的手臂上被洞穿了血口;

哪怕他不想死,最终刀锋扎透了他的脖子。

他还有意念,他还不想死,他还要挣扎,拚命伸出的手却什么也抓不住,终随记忆中的白梅消散。

清里还是死了,却在拔刀斋的左脸颊上留下一道伤口——那道饱含怨念的、难以愈合的伤口。

拔刀斋,也就是绯村剑心,作为作品的主角,却也逃不过命运的纠缠。

他因杀人太多而被称作刽子手拔刀斋。

可剑心的内心中却其实比谁都纯净。

小时候,他有一个温柔的名字,叫做心太。

他被卖给人贩子,但人贩子也被盗贼杀死,只剩下心太侥幸活了下来。

活下来的心太,用他幼小的身体、瘦弱的手脚,用了一夜的时间将所有死掉的人埋葬,哪怕是原本要将他杀死的盗贼。

他有一颗善良的心,却不得不为了结束动荡的时代,在学成剑术以后毅然下山;为了在那之后有一个所有人都可以安居乐业的世界,哪怕杀人无数,哪怕堕落无间地狱,也仗义拔刀。

可是,他所做的就一定是对的吗?

以前的剑心对此坚定不移,但在那一夜过后,他动摇了。

内心的动摇,正是来自脸颊上那杀人后便会流血,而始终不能愈合的伤口。

再后来,剑心遇到了雪代巴,意外的迎来一段难得平静的日子。

但平静也只是偶尔,幸福从来短暂。

「心太」这个名字太柔软,于是师父为他取名剑心。他也曾硬起心肠去杀人无数,原因却是心底里那一抹最善良的柔软。

他拚命学习剑术,想要保护所有人,最终却连最想保护的人也保护不了。

那个如白梅香般的女人,剑心爱上的那个女人,那是怎样的一个女子?

雪代巴承受了无尽的不幸与灾难,拚命的想要抓住一点点的幸福,但动荡的时代总是将幸福轻易碾碎。

她曾后悔当初没有阻止清里离开,所以清里死了,所以她也失去了幸福。

可是,真的能阻止吗?不离开就能活下来吗?

时代的洪流滚滚涌来,裹挟了一切。人如蝼蚁,恰似洪流中的漂萍,是躲不掉的,刀兵战祸未曾放过任何一人。

哪怕是雪代巴自己,不也被卷入进来了吗?

她以前未曾真正见识到这个时代的腥风血雨,等她真正见到时,腥风血雨扑面而来,让人躲避不及。

当雪代巴对剑心说出「你真的能唤来腥风血雨呢」的时候,她是不是也有一死了之的想法呢?

按照她听来的关于这个男人的凶名,她也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了吧?

大概谁也没想到,最后竟然与那个拔刀斋走到了一起,并且那个男人成为了她的夫君。

我简单用三个角色的故事将这部作品叙述出来,但《追忆篇》的内容远远不止这些,比如绯村剑心即使有杀人的觉悟,又是怎么成为了连自己人也感到担心的拔刀斋?

比如原本是奔著报仇去的雪代巴,究竟又是怎么爱上了剑心?

有影评曾说:「《追忆篇》这部作品中强烈的象征手法穿插在故事中,为整个故事情节提供了深度、深刻的见解,以及残酷的讽刺性。故事中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有著更深的意义,没有任何一个无用的多余的场景。」

对此,我是认同的,这部作品的内容远比我所叙述的要多得多。

不只是看似狗血的爱情,《追忆篇》更多讲述的是信任与背叛,因为它的英文译名正是被译为「trust and betrayal」。

也只有在风雨飘摇的年代,才会有那么多的信任和背叛吧。

乱世里,只有用刀与血去劈开一切污浊。

也可以怀揣著仁义仗义执刀,也以为所做的一切是代天行刺,所以名为「天诛」。

可真的是这样吗?

就算是这样,在那之后呢?

当一切都结束以后,沾满血腥的双手还能握住温柔吗?

被怨念缠身的人还能安享和平吗?

刀已出鞘,谁来让刀归鞘?

归不了鞘的刀就只能继续杀人,永无止境。

好在剑心终究是幸运的,他的刀回了鞘,他脸上的伤也结痂了,只是那个让他的刀归鞘的人却永远的不在了。

我们知道绯村剑心脸上的伤是十字形,一刀是清里划伤的,还有一刀呢?

是雪代巴,但究竟是在什么情形下划下的另一刀,又是因何而划下一刀?

去《追忆篇》里寻找吧,这部作品绝不会让你失望的。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身不由己啊!就像战争时期,战争不可避免会死人,但为了以后的生活,只能牺牲一部分人。

最重要的是,他没有失去爱,比那些冷血的人来说,他其实很憧憬那种和平安定的生活的。但是时代不允许,他的身份不允许。他知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他既然有那个能力去保护别人,为什么要躲起来过贪生怕死的日子呢?而且他并不轻易杀人,在经历过雪代巴的教训后,他已经改变了,不再是刽子手。

就好比现在很多电影里,打打杀杀的英雄们,大家也很喜欢啊!他们也杀人了啊!那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呢?不要说什么「他杀的都是坏人」这种话。杀就杀了,即使是坏人,他们变成一个时代需要的杀人武器罢了。

我们不知道剑心所杀的人是好是坏,但他身在那个组织里,组织命令就是一切,对组织不利的人都是「坏人」,那么剑心杀的都是他们所认为的「坏人」。

so,这其实跟他是不是刽子手没什么关系,更多的是他的人格魅力。他对生活的那种追求和憧憬,还有后来他悟出来的奥义。

另外,我个人比较喜欢他和熏的爱情。看过这部漫画的人通常都分为拥巴派和拥熏派,对于剑心更爱谁,我觉得?http://www.toutiao.com/i6420580726449635841/


人之所以会厌恶刽子手,是因为其恶贯满盈杀人无数,而之所以反感恶贯满盈杀人无数的行为,正是因为其不通人性的残忍。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我们在剑心身上,看不到不通人性的残忍,那么即便他杀人无数,又是否能单纯地将他等同于我们所厌恶的那一类「刽子手」呢?

在流血的革命双方中,杀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因为杀敌意味著救己方的人,不杀敌意味著杀己方的人,所以政府官员在开篇几章时就对剑心说过「你救过很多维新志士的命,即使是杀人那也是维新大业中重要的一部分。

但剑心给出了另一种说法:「我们曾用剑去战斗,不是为了荣利和光荣,而是为了创造让人们幸福生活的社会。」 其实,江户时代前,武士的公务以军役为中心,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可以说本就是时刻与杀的概念牵系在一起,而直至江户时代,实质性的战斗才逐渐消失。但无疑日本武士道古典所讲求的毫不留恋的、毫不犹豫的死亡观,本就让「杀」这一概念变得极为寻常,我们看到,在剑心眼中,当年的挥刀向人是为了为更多人缔造可能的幸福,这样的觉悟恰恰甚至已经超出了一般武士所具有的忠君杀敌建功立业的层次,在剧中后段,上山重新求师的那集中,也解释了当年的实情:十五年前幕末乱世,剑心不忍看著人们受战乱之苦,在最后的精髓尚未练成前便下山去救助人们。一颗不忍的心与急于救世的心才催生出这样的刽子手。

武力本身不是邪恶,将武力诉诸恶道,方缔生邪恶。因此即便你说,那么在之后这些剧情中剑心仍是杀了人,也无甚么关系。如果敌人的敌人就是不是敌人,那么于一般人而言,杀刽子手的刽子手是自然也就不是刽子手了。在我们眼前树立的,完全是一个除暴安良、保护弱小的形象。

同时,文章时时强调剑心的「逆刃剑」与「不愿主动杀人」,正让我们看到其或是出于悔悟或是出于本心的一种人性闪光点,有实力的人不愿运用暴力,远比没有实力的人不愿拥有发挥暴力的实力更难,绯村的身上,虽然有血的气息,但却没有因为双手沾染过鲜血而带上阴鸷的气息,可能也正是因为他始终保有了「人心」吧。

在解释了「刽子手」的概念之后,剑心受人欢迎的其他因素自然就显而易见:自由不羁、不慕荣利、实力强大、正义、勇敢、自信、坚毅、同情弱小、果决、有担当、可靠、温柔,这些零零总总起来,恐怕让人不喜欢,也难了吧?


日本的明治维新走向资本主义强盛靠的就是这些浪人武士剑客等的武力推翻当时的幕府。中国的明治维新呢…麻辣个笔的,跟著清朝后期那一页腐败黑暗落后懒得说,一个老太婆祸害中国几百年,那时的男人呢,一个荆轲都没么。所以别只喷人家武士道。三把刀:长的行军打仗团结,象征对上的忠。二把中刃,格斗护家锻炼尚武。前面两个做不到的话,最短的那把,不用说你们也懂。咔嚓。


我觉得应该是剑心放开了「刽子手」,这名字,放下「杀人之刀」开始的吧。他肯去赎他杀过无数的人罪名就是最好的证明了。

即使他多么的累,他还是要赎回自己的所带给别人的悲剧与不幸,就是因为他不屈不饶,不肯放下这大背负,凭他的「只有这把刀还在我身边,我就还可以帮助这些贫民」而感动了在他周围的人而带来了崇拜,「崇拜」就是来自于感动的,人人崇拜他不只是他不屈不饶的精神和他从小练到大的「高超武技」这样坚强的他不只是要帮助不幸的人,还是为了「保护他所重视和珍惜的人」和「带给周围的人微笑」,而默默的生存下来的。

最令人感受到他真的有资格可令人「崇拜」的是。。。他虽无法再用刀,但是他肯为病患者们做一点帮助。他以赎完了他在人生中所犯的错,终于可以放下这繁重的包袱。。。。很不幸的患上了疾病,临终前也身感幸福的他睡在他所深爱著的人「薰」上,安详的终结了他的人生!

虽然他曾是一个「杀人不断」的刽子手,但之后也是位「救人不断」的大英雄啊~~ 何时又不让人「崇拜」「喜欢」呢?


刽子手就是坏人吗?也有可能是好人,所以大家喜欢他。

即使是坏人就没有人喜欢了吗?不是有句话,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吗?

杀人犯就要被讨厌吗?战场上那些杀敌无数的人,不也被人叫刽子手,这样的人不能喜欢吗?


这大概是因为剑心是一个有理想的人。我们对刽子手的定义一般是那种滥杀无辜、恶贯满盈的人。但是,剑心却显然不是这样的人物。剑心小时候就经历了亲近的人被残忍杀害于自己眼前的场景,所以他内心深处一直想要为人们的幸福而努力。剑心一直都抱著为人们的幸福而努力的觉悟与信念,所以他的一系列行为也是以此为目的,因此,大家都喜欢他,喜欢他内心深处隐藏的那份善良。


坏人更能享受活著的时间,不是吗?


中国有很多一句话就能解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