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18日6.1强震,北市长安东路大楼倾斜,宪指部派员实施交通管制。(图/宪指部提供)
地震使台北市长安东路一栋大楼倾斜,老旧房子议题再度引发关注,学者呼吁,若6.1强震发生于台北因「盆地效应」恐引发土壤液化、问题更严重,都更确实需要,虽然台北力推动都市更新淘汰老旧房屋,但都更速度仍不急房屋老化。(图/NOWnews资料照)

根据中央气象局报导,今(18)日13时01分发生规模6.1地震,震央位于花莲县秀林乡,深度20公里,台北市长安东路一栋大楼因此倾斜,老旧房子议题再度引发关注。学者呼吁,若6.1强震发生于台北因「盆地效应」恐引发土壤液化、问题更严重,都更确实需要,虽然台北力推动都市更新淘汰老旧房屋,但速度仍不及房屋老化。

花莲县秀林乡今日下午13时01分发生规模6.1地震,双北最大震度五级,却有多栋大楼磁砖剥落、倾斜等状况,气象局地震预报中心表示,在于台北属于盆地地形、引发盆地效应,进而造成剧烈摇晃。

台北市立大学城市发展学系教授邱英浩受访时表示,若震央在台北恐更严重,加上可能引发土壤液化,台北市屋龄久的老旧建筑物居多,安全性也是一大问题。

邱英浩谈到,目前政府推动房屋健检与都更条例,但都更推动数年进度依然缓慢,在于涉及土地权属、私人产权变更,加上民众彼此对财产价值认定不同,民众也多抱持「希望可以从都更中换取更多价值」的想法,各有盘算下以至于迟迟不愿意加入都更。

邱英浩也表示,其实台湾于九二一地震后政府已将房屋抗震标准提高、也鼓励抗震标章建筑,或于建物中纳入新的耐震技术,但在大台北地区中有新抗震技术的房子并不多,最根本问题仍在于都更速度跟不上房屋老化速度。

台湾与日本同样位于太平洋地震带,为了抗震,日本已因地制宜研发出各项抗震技术,台北市结构技师公会理事长娄光铭先前受访时则表示,台湾建筑于抗震结构上仍以混凝土和钢骨结构为主,虽然目前已有隔震层和减震技术,但是否配装仍要看业主意愿,加上新的抗震技术会提升成本,目前仍不普及。建议民众于强震后应自行观察房屋结构,如有龟裂等问题,应该请结构技师评估后补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