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濃於水,疏不間親,常情之至理。錯逆理悖情而為,豈可善終?

初高祖以同宗王牧天下,擇親疏而置樞要。是時猶賜姓親近之臣以充王室,分守四方,天下渾一於劉氏。高祖臨崩,與諸臣殺白馬為誓,自茲異姓不可封王,是鑒秦之亂起,二世而終之敝也!亂生於外,傳檄可平;變生於內,諸侯共討。擇善而舉,天不易姓。

經呂氏亂政,文帝起於代王。文帝勤勉,善撫宗氏。時有賈誼策論蓋與錯同,帝實賞之,然股肱之臣皆短賈生,文帝遂謫賈生於長沙,而留書生千年之嘆!何耶?蓋因賈生不能協洽諸臣,日昂揚辭旨,孤論滔滔。妒生於朝野,禍伏於肘腋,已成孤勢。法之變,策之行,豈一君一臣而能為哉!是以文帝息集權之心,絕不測之險。黜賈生愛其材而保其命也!問天下何由再藉賈生之嘆!

晁錯見幸於景帝,景帝侍兩朝之積,而欲集權於一身,以晁錯削藩為推手,遂起七國之亂。清君側,諸晁錯,作亂者之口實,帝為稍阻亂情,錯腰斬而族滅,恩何其寡也!然晁錯搏死生於一線!何耶?蓋因搏名之慾,猶勝富貴之心。抱負得展,死而何惜!


晁錯是西漢著名的政治家,官居御史大夫。因為力主「削藩令」,引發以吳楚為首的「七國之亂」。「七國之亂」爆發後,晁錯被當做替罪羊,以朝服腰斬於市,成為西漢歷史上的一段政治悲劇!晁錯之所以「一意孤行」,原因有三個:一是性格使然,二是政治家的追求,三是對漢景帝的信任估計過高。

一、晁錯極端的性格使然

晁錯很有才學,就是性格太極端,做事往往不顧一切,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全然不顧形勢。

因為他的這個性格,他得罪了朝中幾乎所有大臣。晁錯在朝中不但沒有政治盟友,還四處樹敵。這是他的「削藩令」得不到任何支持,也為他的遭遇埋下伏筆。

晁錯的一意孤行,給吳楚聯軍找到了藉口,他們打出「誅晁錯清君側」的口號。大臣們也以此為藉口,提出拿晁錯的頭,平息諸侯王的憤怒。一場事關國家生死存亡的大事,演變成了晁錯個人孤獨而又悲愴的表演!

可以說,「七國之亂」是晁錯極端性格的一個終結,即便沒有「七國之亂」,他早晚也會因此禍及其身!

二、政治家的理想追求

關於削藩,晁錯有一個論斷:削藩,諸侯王會反,不削藩,諸侯王也會反,早一點削藩,禍亂小一些,晚削藩,禍反而更大!所以,他力主早削藩!

事實上,晁錯也不是沒有看到自己的危險。他的父親為了勸阻他的削藩,竟然以自殺示警。並告誡他:你削藩是安了劉家,只怕我們晁家要滅門了!

但政治家的理想告訴他,為了實現政治抱負,只能不顧一切!

王立羣老師曾經把人分為幾類:一類人光琢磨事不琢磨人,一類人既琢磨事又琢磨人,還有一類人既琢磨事又琢磨人還琢磨錢。

晁錯就是典型的只琢磨事不琢磨人的人,謀事不謀身。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應該對晁錯的偉大人格點贊!

三、對漢景帝的信任估計過高

晁錯早年做過漢景帝的太子舍人,與漢景帝私人關係密切,而且漢景帝非常欣賞晁錯的才學。

等他繼位後,他大力提拔晁錯,使他官居副宰相(御史大夫),朝中事,不論大小,都找晁錯商議,對晁錯表現出不同尋常的恩遇。

由此,晁錯產生一個錯覺:只要有皇帝的信任,沒有辦不成的事!所以,晁錯越發敢做孤臣!

他怎麼都料想不到,吳楚聯軍一個騙人的政治口號,就能買通那個,曾經對他信任得無以復加的皇帝。

估計晁錯被腰斬前,一定是悲憤交加,皇帝的信任就是個屁,何況他碰到的是一個冷酷無情的皇帝!

晁錯在這方面,表現出了不可思議的幼稚!

不管晁錯的結局如何,他的「削藩令」,成為中國歷史上耀眼的一顆星星,晁錯當欣欣然!


謝謝邀請,個人覺得性格使然,也與封建思想觀念有關,晁天王的死是註定的。只是時間問題,死在誰手裡的問題。死在史文恭手裡,英雄流血卻不流淚。死在兄弟手裡,英雄泣血,看官含淚。晃天王的成功吳用功不可沒。他們一行七人被逼上樑上後,林沖火拚了王倫,晁天王卻坐了首位,這功在吳用身上。吳用本想借天王成就一番功名,卻發現天王雖生性耿直英雄蓋世,卻胸無大志。宋江上山後,吳用主動結交投誠,完全倒向宋江。再加之隨後上山的英雄出身舊官僚的越來越多,宋江集團勢力也越來越大。此時的梁山雖姓晁,但執行的卻是宋江路線。新舊兩派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洶湧,一條路線之爭不可避免。擋在路上的人只有死路一條。天王難逃一死,因此他的命運是注怎的。


士為知己者死,晁錯是西漢時期一位有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歷史上有很多能人異士都是為改革丟掉了性命,難道他們是不知道自己會丟命嗎?錯了,他們心裡很清楚,只要改革就會有流血就會有犧牲,他們有那種視死如歸的精神,每一次國家的變革總會有很多的人為此付出生命!晁錯只是他們其中的一員!

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奮鬥,為了自己的事業而努力這些都是改革家不折不扣的精神支柱!那現在我們來說說晁錯為什麼會死?

第一:他的改革觸動了漢家劉姓諸王的直接利益,當年漢高祖劉邦為實行分封制還是郡縣制開了很多次內閣會議,最終沒有統一意見,為此纔不得已實行半分封半郡縣的方法,為了達到劉姓江山永固,便規定非劉不王的白馬盟誓!晁錯一來就大刀闊斧的要減掉諸侯的權益,可能太過於急躁!勢必引起劉姓諸侯的不滿!

第二:太高估漢文帝的決心和能力,漢家自武帝以前一直實行的是老子的無為而治,休養生息的策略,也就是朝廷官府什麼都不做的無為政策!漢文帝聽取了晁錯的策略覺得他說得對,便腦袋一熱不假思索的就要削蕃,也不開幾個內閣會議研究研究是否可行?如何去削?先削哪個後削哪個?全憑腦袋熱,一遇到諸侯清君側就沒了主張,立馬要殺晁錯!晁錯不死纔怪!

第三:打了半個小時,這字太難得打了,先留起後面再補上!


晁錯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會善終,但是一意孤行倒是有的。我們知道晁錯的死,和吳,楚七國之亂有關,而七國之亂和晁錯《削藩策》有關,這不代表晁錯就能預見自己的下場呀。而預見晁錯不得善終,是另有其人。晁錯本傳記載了他父親從老家跑來找晁錯說:「皇帝才登位,你就削諸侯之地,離間人家骨肉,這樣好嗎」?晁錯答到:「不這樣,天子不尊呀。」其父知道禍將加身,飲葯而死。

所以,預見不能善終的下場是晁錯父親,晁錯恰恰是不覺得會如此,才會一意孤行。其實,晁錯說得沒錯,不削藩,諸侯國坐大驕橫,嚴重威脅皇權。當年,劉邦為了緩和天下文化衝突矛盾,讓分封制和郡縣制並行,清除異姓王和白馬盟誓後,諸侯王都是宗室了。一旦天下承平日久,分封制的弊端就開始尖銳起來了,這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削藩其實是勢在必行,順應形勢的。所以,不但是晁錯要削藩,早在漢文帝時期,晁錯的死對頭袁盎,就因為淮南王劉長殺闢陽侯一事,勸過皇帝:「諸侯大驕必生患,可適削地。」但是,文帝不用《史記.袁盎列傳》。

不過,削藩畢竟涉及皇帝家事,又疏不間親,所以,晁錯其父才能預見下場。但是,晁錯不但一意孤行,而且迫不及待,時機尚未成熟下就施行削藩,於是才導致了吳楚七國之亂。晁錯為何如此著急削藩呢?第一,晁錯法家出身,先學的是商鞅,申不害有關刑名的那一套,後來才學《尚書》。第二,晁錯當過太子家令,深受劉啟的任重,還被稱為「智囊」。因此,漢景帝繼位,晁錯也是急於維護皇權,順便立下萬世之功(鄧公語)。第三,晁錯個性嚴酷刻薄,這樣的大臣做事雷厲風行,不怕得罪人。

所以,晁錯的死,並非只是因七國之亂,殺了晁錯,不一樣還得和叛軍交戰?晁錯死後,去吳國談判的袁盎,都差點被殺死,幸虧被老部下所救。因此晁錯的死,是多方面造成的。第一,漢景帝面對聲勢浩大的吳,楚七國之亂,頓時慌了,態度反覆。第二,晁錯處理不當,居然提出讓漢景帝親徵,他自己留守後方的計劃。第三,袁盎,竇嬰等政敵趁漢景帝六神無主,勸他殺了晁錯,以退叛軍。《後漢書》記載,晁錯被殺前,漢景帝和丞相等羣臣合計,由中尉陳嘉拿詔書騙晁錯上朝,而晁錯毫無防備,還穿著朝服,被直接斬於東市。

綜上所述,漢景帝十分信賴晁錯,作為晁錯也是對皇帝兢兢業業,怎麼會想到形勢急轉直下,如其父所言,落了個不得善終的下場。


晁錯沒想到那麼多,職場中屬於拍馬屁,拍好了青雲直上,晁錯根本沒想到拍馬屁還把自己拍死了,典型的損人不利己,估計當時他還在想自己馬屁拍好了以後死了還能進太廟享受供奉。


人生路起起又落落,浪裏浪外都是(愛)浪…


與其說性格使然,不如說是儒家思想的產物。明朝的黃子澄也是一樣。

這種事情本就該是縱橫家的特長,漢武時期,主父偃出手《推恩令》平衡利益而後分封瓦解之,而後收拾起來就順手了,不就成了!思維與手段不可謂不重要!


真正的讀書人,君君臣臣的觀念是植入心底的。拯救蒼生也是他們追求仕途的一個目標。


晁錯書獃子一個,又不能容人,氣量狹小,被小人報復,雖說殘忍,也是事出有因;當然,晁錯的一身正氣,為了國家不顧小家,這種精神,正是現代所欠缺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