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錯是漢景帝做太子時的老師,在文帝時期就經常提建議,顯示了很高的才能。漢景帝對他很重視,他提出了削藩的建議。以吳王劉濞等諸侯王以"清君側,誅晁錯"的名義發動叛亂,聲勢很大。

漢景帝當時尚未準備好與叛軍作戰,希望息事寧人。與晁錯矛盾很深的袁盎趁機勸景帝殺晁錯以寧叛亂。景帝採納後,把晁錯誅殺。表面看,晁錯之死是因為諸侯王清君側的名義。實際上還有其他因素。

一、晁錯與袁盎等人結仇和漢景帝政治上的輕動不成熟相結合。使得晁錯建議雖然沒有錯,仍被冤殺。

二、晁錯的步子邁的太大與漢朝奉行了幾十年無為而治政治氛圍的矛盾。晁錯等於在漢景帝沒有準備好軍事鎮壓的情況下,引爆了叛亂,漢景帝病急亂投醫,只能犧牲晁錯。

三、在晁錯本人處理各種關係不到位,得罪了很多大臣,以至於他被冤殺卻無人保他。他的父親都因為他的削藩策自殺。


我是龍場道人,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實際上他提出削藩政策纔是導致他死亡的真實原因。這裡我也想為晁錯先生說幾句話。

漢朝由於漢高祖在建立初期深知異姓諸王的危害,於是留下祖訓「非劉姓不王」,同時鑒於秦朝滅亡的教訓,加強宗室皇族對國家的控制,大封宗室劉姓為諸侯王。前期這種手段確實有利於國家政權的穩定,但是到了漢景帝時期,諸王所在封地基本成為了獨立的國家,這些諸侯王國凌駕於國家實行的郡縣制的基本管理單位,同時有獨立的軍事系統,嚴重威脅國家的安定,皇帝的統治地位。

景帝二年,晁錯向漢景帝,提議削藩。上疏《削藩策》,指出: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東漢·班固·《漢書》

晁錯的意思就是諸王遲早要反,早點幹掉他們危害小點,遲了會釀成大禍,漢景帝不顧大臣的反對採納了晁錯的建議,最終導致了以吳王劉濞為首了七國諸王的反叛,史稱」七國之亂「,七國打的旗號就是」清君側「,景帝為了讓諸王反叛行為昭告天下,採納了袁盎的計策,腰斬了晁錯,最終在輿論上取得先機,為後面平叛成功奠定了基礎。

道人曰:現在網上很多人說晁錯愚蠢,仗著寵幸不知所以,但是大家是否瞭解《削藩策》的意思,從當時情況來看,諸王確實存在反叛之心,其中吳王最為明顯,吳王的兒子還被景帝太子時期不小心打死了,更是懷恨在心,假如不削藩,後期遇到皇帝軟弱可能真的會叛亂成功,同時這些諸王假如不斷做大,即使不反叛,可能漢朝會成為第二個周朝,戰亂不斷。晁錯先生作為飽讀詩書的文人,怎麼可能不知道削藩會對自己招來殺生之禍,最終以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勇氣提出削藩,最終殺生成仁,應流傳千古。

我們現在深受厚黑學影響,總認為獨善其身才是聰明人,那些為理想,為國家利益捨生忘死的人反而成了異類,嗚呼哀哉!


謝邀

「清君側」不是晁錯死亡的真正原因,「削藩」纔是。

事情的起因要追溯到漢朝初定,劉邦為了鞏固政權,大量誅殺有功之臣,並將自己的子侄派到各地,分封為王,本是想效仿周朝做法,讓各地能拱衛中央,後來事情的發展出乎了劉邦的意料,各地劉姓諸王都對皇位虎視眈眈,先後發生了多次諸王造反的事情,到漢文帝時,已經成了一個敏感的話題,大臣賈誼就曾提過削藩的議題,遭到朝中元老的忌恨排擠,晁錯舊事重提,漢文帝非常欣賞晁錯,卻沒有採納,一方面也是為了保護晁錯。

到了漢景帝時期,晁錯舊事再提,漢景帝提出公議此事,遭到大將軍竇嬰的極力反對,晁錯也因此與竇嬰結仇,各地諸侯王更是深恨晁錯,不料晁錯是個忠心耿耿的直心腸書生,始終認為削藩必須要進行到底,就連老父親都沒能勸阻他。終於引發了以劉濞為首的七國之亂, 竇嬰、袁盎等聯名上書勸漢景帝,七國諸侯只是為了「清君側」。迫於形勢,漢景帝不得不殺了晁錯,以安撫吳楚諸王。雖然後來周亞夫平定了七國之亂,漢景帝也一步步將權力收歸中央,但是晁錯一家因此被殺一案,也成了西漢初期最大的冤案。

仔細想想,晁錯的死因一半是因為本身的書生意氣、不夠圓滑、愚忠。


非也,晁錯的死,既不是因為清君側,也不是因為削藩,而是因為晁錯成了漢景帝達到政治目的的背鍋俠。

晁錯無疑是一個非常有才能的人,從小兼學法、儒兩家思想,在政治、軍事、方學方面有著非常高的造詣,其代表作《言兵事疏》、《守邊勸農疏》、《論貴粟疏》、《賢良對策》等,都對相當的西漢政府有著非常高的現實指導意義。

在漢文帝時期,晁錯就已經向當時的漢文帝提出過諸多政治主張,得到漢文帝的賞識,這其中就包括削藩,但漢文帝終其一生,都沒有真正實施削藩。直到漢景帝時期,藩王問題越來越嚴重,漢景帝才開始使用晁錯的建議削藩。

文景之治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清明的時代,而這都利益於漢文帝與漢景帝父子兩人的努力,我們都看到漢文帝與漢景帝的寬容平和、孝道仁治,但絕少有人看到文景二帝的薄情寡義、腹黑殘忍。

漢文帝是從藩王即位皇位的,即位之後,馬上開始鞏固政權,先是讓自已的親信掌握兵權,大肆分封誅呂過程的功臣,包括劉章、劉興居這樣的劉氏皇親,和周勃、陳平這樣的功臣集團,等到漢文帝的權力鞏固後,就開始打壓周勃、陳平等功臣集團和劉章、劉興居等劉氏皇親,要不是薄太后插手的話,周勃差一點就死在了漢文帝手裡,然後劉襄、劉章、劉興居這樣的劉氏皇族在非常年輕的年紀不明不白的死去,包括漢文帝的唯一的弟弟淮南王劉長,他的死與漢文帝也脫不了幹係,從政權的鞏固上來,漢文帝的做法沒有問題,但從道義的角度上講,確實非常薄情寡義、腹黑殘忍。

同樣,文帝的兒子漢景帝如出一轍,在立太子的問題,漢景帝迫於母親竇太后要立劉武為帝的壓力,默不作聲,表面上既不違抗也不反對,然後借羣臣之諫堵住竇太后之嘴,讓竇太后無話可說。

漢景帝在廢太子劉榮的問題,放任酷吏郅都逼死自已的兒子,然後居然給這個逼死自已兒子的酷吏郅都陞官,在竇太后因孫子劉榮被逼死後,遷怒於郅都時 ,漢景帝反而包庇這個逼死自已兒子的兇手,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晁錯和郅都是同樣的作用,唯一不同的是郅都得罪的是太后而受到景帝的包庇,而晁錯得罪的是所有諸侯王和朝中大臣,漢景帝無法包庇,只能殺晁錯緩和矛盾。

對待自已的兒子尚且如此,從這裡可以看出漢景帝的薄情寡義、腹黑殘忍一點也不比他父親差。

在對待梁王劉武的問題上,在七國之亂時,漢景帝故意默認周亞夫不支援劉武,以劉武的實力去對抗發生叛亂的七國,消耗劉武與七國的實力,最後才由周亞夫去平叛,平定叛亂後,漢景帝到最後又逼死這個大功臣周亞夫。

最後再來說漢景帝的削藩。削藩在文帝朝就已經提出來了,漢景帝不會不知道後果,以漢景帝的才能,削藩會發生怎樣的後果,都有相應的應對措施,不是匆忙決定的,削藩會帶來七國的叛亂,也在情理中,這一點晁錯早就提醒過多次。

吳楚七國之亂髮生後,是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向西漢中央政府發動叛亂的,在叛亂之初,袁盎向漢景帝提出殺晁錯的建議,認為殺了晁錯就能平息吳楚七國之亂,這樣天真的建議,別說漢景帝,這明明就是袁盎借皇帝之手除競爭對手,與七國之亂有何干?

殺一個晁錯能讓叛亂的七國罷兵言和?叛亂是死罪,是要誅三族的,只要一發動,就無法停下,任何一個稍有理智的政治人物,都會明白殺晁錯是不可能平息七國之亂的。那麼漢景帝為什麼還要殺晁錯?

道理很簡單,削藩是晁錯提出的,漢景帝殺晁錯,就是平息晁錯得罪的這一批人的怒火,晁錯得罪了所有的諸侯王及朝中的很多大臣,漢景帝要的是中央集權和國家穩定,犧牲一個晁錯,如果能緩和皇帝與這些人的矛盾,未嘗不可,與清君側和削藩本身沒有關係,晁錯就成了漢景帝為了達成政治目的的背鍋俠。


從古至今,為鞏固皇權,以達到其特定的政治目的,歷朝歷代皇帝都會採取各種措施,不管你是對是錯,任何的王公大臣都是皇帝手中的一枚棋子罷了。晁錯也不例外,晁錯之死,與其說是死於獻計削藩,不如說是死於漢景帝為達到其政治目的採取的一項措施。

漢高祖建立漢朝之初,在與項羽的爭霸戰爭中,深深的體會到諸侯王的威脅,於是在建立大漢王朝之後,竭力除盡了大批異姓王,並留下「非劉姓不王」的祖訓。在剪滅異姓王的同時,鑒於秦朝滅亡的教訓,加強帝國對國家的控制,鞏固大漢王朝的統治,就大封宗室劉姓為諸侯王。在漢朝前期,這種諸侯王的存在,在加強國家統治方面確實起到了很大作用。但經歷了呂后之亂之後,到了文帝、景帝時代,諸侯王逐漸發展壯大,各諸侯國擁有獨立的軍事、政治、財政體系,所在封國,幾乎一切權利凌駕於中央政府之上,諸王所在封地基本成為了獨立的國家。削弱諸侯王權利,加強中央政府統治,成了文景兩代帝王必須面對的問題。

在文帝時代,晁錯曾多次上書文帝,提出削諸侯和改革法令的建議,但文帝鑒於時機未成熟,未採納削藩建議。但此時的太子劉啟即後來的漢景帝注意了他,在漢景帝即為之後,提拔晁錯為內史。之後晁錯一路高升,最終任命晁錯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

漢景帝二年,晁錯再次向漢景帝上書,提議削藩。上疏《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之後漢景帝命宗族朝臣正式討論削藩的可行性,削藩策一出。立即在整個漢帝國的朝臣和諸侯王之間掀起軒然大波,朝廷上下幾乎一致反對。此時的漢景帝陷入兩難選擇,不削藩,朝廷權利日益衰弱,日後諸侯王肯定要反,漢朝難免會淪落到周天子的命運,任由諸侯王擺布;削藩,整個朝廷機會一致反對。考慮再三,景帝乾綱獨斷,下令削藩。

就在景帝下達削藩令十多天後,吳王劉濞以「清君側、誅晁錯」為名聯合楚王劉戊等六國聚眾30餘萬公開反叛,是為吳楚七國之亂。

漢景帝知道削藩會引起一些動亂,但沒想到規模會那麼大,來的那麼早。一時沒了主意,但經過仔細分析認為,叛軍所舉的旗幟是「清君側,誅晁錯」,那麼殺了晁錯,叛軍就師出無名了,那時候諸王還要叛亂,我就有足夠的道義,來召集大軍消滅叛軍了。於是漢景帝明知削藩無措,即使殺了晁錯,叛軍仍然會繼續叛亂的情況下,為了達到其師出有名的平亂,決定殺掉晁錯。

其實晁錯的作用就是點燃削藩的火苗,一但火苗被點起,那麼晁錯也就沒有價值了註定是要為削藩陪葬的。這和商鞅的作用類似,當變法深入秦國朝堂和民心之後,商鞅本人對於變法來說也就沒什麼價值了。

所以晁錯歷經兩代帝王執著於削藩,就註定了其最終的命運。畢竟臣子終究是要服務於帝王的,不管你是對是錯。


「清君側」是西漢景帝時期以吳楚兩個諸侯國為首的七國爭奪皇權而借的由頭,晁錯適逢其會成為了這個由頭的導火索,最後讓自己的家族給他作了陪葬。

漢初,在經過了呂氏反叛的事件之後,各諸侯國的劉姓王爺們權勢日益膨脹,驕奢不臣之心逾加明顯,特別是漢文帝的皇帝寶座又是諸侯王和大臣們共同認可推薦的,這就讓他們在對待皇權問題上有了輕視之心,好在漢文帝以自己高超的政治頭腦和謙虛謹慎的方式內撫諸侯外安諸夷,才使得建立不久的漢朝在表面上看起來平靜安穩,實則已現暗潮湧動的端倪。到了景帝即位,有的諸侯王已不在對皇權有所忌憚,皇帝甚至到了委屈求全的地步。皇權不穩,景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的目的,在他太高估自己皇帝權利威勢又想急於求成有所建樹的時候,晁錯向他提出了削藩的建議,這正對了景帝的心思,晁錯特意修改令法三十多章為將來削藩打下基礎,晁錯的這一舉動也恰好給了那些一直覬覦皇權諸侯王們一個可乘之機,於是著名的七國之亂爆發,驚慌失措的漢景帝不得已下抱著僥倖心理誅殺晁錯已安諸侯,景帝也知道殺晁錯於事無補,他只不過是在為自己的行為在諸侯王面前找個臺階而已,晁錯成了帝王冒失衝動的犧牲品,他的死成了帝王保持顏面的遮羞布。

晁錯死的原因和他自己也不無關係。晁錯身兼法、儒兩家學問,官至九卿御史大夫。司馬遷說他的為人是峭直刻深,這應該和晁錯重法家輕儒學的性格有關,因此他也不太受人愛戴,堅持勞苦的推行自己制定的削藩政策為加強朝廷集權地目標不懈的努力著。俗話說太剛則易折,晁錯的政策是對的,他一心為國的精神也很值得學習,但他在削藩問題上過於理想化,錯判了形勢,低估了諸侯王的能力,以致身死成仁。

文帝時期作為太子家令的晁錯就嶄露頭角,幾次上書文帝發表自己的看法,他的幾篇著作中以《守邊勸農疏》最有特色,因為在景帝之後,西漢王朝對待邊境防衛匈奴問題上都是採用了晁錯的主張,成為了漢朝國策一直沿用。大大的解決了軍隊長期戌邊帶來的輸運、人員補充、防守時間差等一系列問題,降低了國家損耗,減輕了人民負擔。


不管怎麼說,自西漢這樣的平民政權建立,君權就與臣權互相牽制。

君主期望大臣做到,聽從自己的命令,能夠隨時為國家(自己)考慮。

顯然,漢景帝希望削藩,逐步降低宗室王對中央政權的威脅(當時,各宗王擁有26郡,中央政權只直轄15個郡,還沒有計算公主、大臣的封地屬縣),如圖所示,東部深紅色全部為劉氏宗王所屬封地。

晁錯作為漢景帝提拔的御史大夫,竭力推進削藩政策,作為倡導者,當然就是諸王發動叛亂的藉口。漢景帝最初驚慌失措,以為七王真的只是清君側,所以立即出賣晁錯,甚至連宰相的基本禮遇都不給,騙其進宮議政,車行到刑場就宣佈腰斬,並派使者勸說七王退兵,結果遭到恥笑。漢景帝纔派遣周亞夫採取個個擊破方式平定叛亂。

漢景帝這樣的行為給後世大臣敲響警鐘。此後大臣們同樣操作,大難來臨也會出賣君主。這是漢景帝開的惡劣先例。


漢景帝下旨撤藩的確是點燃七國之亂的導火索,但是晁錯的削藩令是正確的。

說起晁錯之死我想先說一下清朝的三藩之亂,康熙決定撤藩,得到了明珠,米思翰等少數大臣的支持,撤藩命令一道雲南,吳三桂倉促發動叛亂由於八旗兵分駐各地一時難以集中加之太平日久,戰鬥力,大大減退。

一時間讓叛軍佔了很多地方,這時朝廷上主和派建議把主張撤藩的明珠,米思翰等人殺掉去和吳三桂講和,康熙帝」卻逮捕了在京城做官吳應熊吳世林父子,這樣做,穩定了人心,讓所有人知道康熙平叛的決心,康熙帝對主和的大臣撤藩是我的主意,從此無人再提和談!

漢景帝在晁錯的問題上顯然缺乏了點一國之君應有的擔當!所以我說晁錯是死在了漢景帝的優柔寡斷上!


清君側並不是晁錯死的真實原因,它是晁錯死的直接原因!

在當時那種時局下,削蕃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循序漸進,就像後來漢武帝所推行的推恩令,一步步削弱諸侯的實力,才徹底削弱諸侯,實現中央集權!

晁錯的諫言是沒有錯,錯的是時機不對,再加上漢景帝想急於就成,沒有精心謀劃,對諸侯實力估計不足,導致七王以清君側之名叛亂,西漢中央政府無力對抗,只能殺晁錯以求自保。

所以說,晁錯之死,不在於其策略之錯,而錯在他提出策略的時機以及實施策略的漢景帝。

晁錯以清君側而被處死,也說明漢景帝作為一個帝王有失厚道和君德,由於他做事不周和行事魯莽倉促,為了保住帝位,最終不得不殺掉向他提出削蕃建議的晁錯來跟叛亂的諸侯妥協。

當然,這對於歷史來說,是歷史的一種侷限和無奈。對於晁錯個人來說,是歷史的一種悲哀,也是人性的黑暗和醜陋。


晁錯是死於他耿直,愚忠,孤傲的性格。他自恃景帝對他的寵信,建言過於直率,結果成了皇權的犧牲品。如果晁錯有袁盎一半的圓滑,晁錯是不會腰斬的。袁盎向漢景帝獻計時說:吳王造反主要是殺晁錯,如果陛下把他殺了,叛亂也就平息了,這是我個人的建議,是否恰當,請陛下斟酌採用。袁盎建議歸建議,他把責任給推開了。後來,景帝殺了晁錯,七國叛亂並沒有平息。景帝後悔莫及,因袁盎並沒有強迫他殺晁錯,所以景帝也就不好說袁盎什麼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