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具體情況,李廣可謂天時人和全有,在漢武從董氏手中奪回權利過程中,李家有功,所以漢武常常重用載培李廣,而且李廣個人武力當數一教二。但是漢重軍功,李廣能力不足,失敗於帶軍隊無紀律無行伍,把軍隊帶成散兵遊勇,成建製作戰幾乎百戰百敗,常常全軍覆滅自己單騎逃回。換個人早被殺了,但漢武一次又一次的給李廣機會,最後把李廣派給百戰百勝的衛青,但李廣又一次失誤軍機,賭氣不帶嚮導行軍迷路,衛青被單於圍攻時,李广部不能按時到戰場,幾乎導致衛青部被圍殲,如果衛青敗亡,匈奴主力乘勝回過頭與左賢王合擊霍部,霍去病也必敗亡,衛霍兩路如敗亡,漢就成南宋了,幸而衛青利用風沙偷襲匈奴才扭轉危局。所以李廣幾乎一手葬送大漢,他自知對不起國家和君主,自殺謝罪,也正常。李敢本來就封侯了,但性格衝動,為私怨刺殺國家大將軍,死是必然。李陵更是不用說了,上級不讓他深入敵區,他為個人立功,帶步軍孤軍深入,為他而戰的戰士大多戰死,他不同生共死戰死沙場,卻可恥的投敵,一個叛國投敵的漢奸而也。而司馬遷僅因與李家交好,私誼高於大義,就美化漢奸,在大義就不如一個平民百姓。


李家的先祖是秦朝名將李信,就是曾率軍擊敗燕太子丹,後來攻楚敗在項羽的爺爺項燕手上那位。李家自李信以來世代任僕射這一官職,傳習射箭,所以李家人個個都是神箭手。李信滅燕一戰成名,誰能想到壯志未酬,居然不久後就在楚國大敗,也可算是出師未捷身先死。李信如此,他的後世子孫李廣、李當戶(李陵的父親)、李椒(李陵的二叔)、李敢(李陵的小叔)、李陵無不如此,這一家人似乎被詛咒一般,都有著同樣的命運。

時耶?命耶?

李廣自漢文帝匈奴入蕭關始從軍,曾歷任漢中郎、隴西都尉、騎郎將、驍騎都尉、上谷太守、陵西太守、雁門太守、代郡太守、雲中太守、未央宮禁衛軍長官、驍騎將軍、北平太守、郎中令等官職,自刎時六十多歲,與匈奴交戰四十多年,自漢文帝到漢武帝歷經三朝,大小七十餘戰,翻遍史書可以發現文帝時匈奴犯邊有他,景帝七國之亂有他,武帝遠徵匈奴還是有他,自始至終他一直都在大漢征伐的第一線,他不是一方大員,不是生死予奪的大帥,他只是一個純粹的士兵,哪裡是火線他就會出現在哪裡的士兵!這可能是因為他的桀驁不馴,不屑於攀炎附勢,又酷愛徵戰導致的,最後的自刎雖然也有與衛青之間誤會的成分,但更多的是骨子裡的驕傲導致的,寧折不彎是他們李家的基因。

李廣死時他的大兒子李當戶二兒子李椒已死,只剩最小的李敢。李當戶做過郎官,血氣方剛曾在漢武帝面前揍過人,死的時候也只有二十五歲左右。李椒做過代郡太守接的是他父親的班。李敢一直隨李廣徵戰,史書有記載一次被匈奴包圍軍心不穩,李廣就讓他這個小兒子只帶幾十士兵衝擊匈奴上萬兵馬,李敢真去了還安然無恙的回來了!這就是李家,老子英雄兒好漢!李敢是因為父親自刎後與衛青理論,動怒出手傷了衛青,被霍去病從後背射殺,要知道李敢之勇武恐怕不在冠軍侯之下,冠軍侯雖名垂青史卻也有瑜不掩瑕之時!

李陵是李當戶的遺腹子,三個叔父一個爺爺皆中道崩殂,他扛下了李家的大旗,只是可惜的是他有他爺爺他父親他叔父們的勇武,但終究沒是沒能抗過李家的命運。在草原深處五千步卒對八萬精騎,傷敵萬餘雖敗猶榮,但終究還是敗了還是降了。李陵的命運比他的爺爺比他的叔父們還要悽慘,他雖活了下來但家人卻被屠戮殆盡,多年以後漢匈和解,曾經兒時的好友霍光上官桀寫信讓他回歸故土他淚流滿面,可李家骨子裡的驕傲如何能讓他毫無愧色地回到長安?

李家的骨血裏充斥著驕傲,寧折不彎是他們的信條。


三李的結果,有運氣成分,但主要還是帝王不喜。李廣終其一生立功頗多,但自負自傲又耿直的脾氣,除了並肩作戰的士兵和相投之人外,從帝王到統帥都不喜歡他,被最後陰死實屬正常。

至於李敢,除了傻大膽,比他父親更不堪,湊了正得寵的衛青,被更得寵的霍去病射殺,沒頭沒腦活該死後死因被羞辱成被鹿撞死!漢武帝真幽默,李大膽不是馬革裹屍,也非喪命猛獸,是被溫良恭儉讓的麋鹿撞死的?可見李家在武帝心中的地位 ,連合理的理由都懶得找,更別說嚴懲霍去病了。

至於李陵,應該是結果最好的 ,被俘後投降,還取了匈奴女人,高官厚祿,成為了幾嘎斯人的祖先,成萬世之祖,比他爺爺和叔強多了。別說人家是叛徒,據說匈奴是蚩尤的後代,和現在的苗族同根同族,56個民族之一,怎麼能說是背叛國家哪?屬於人民內部矛盾,最多算背叛武帝,就武帝對老李家的待遇,叛了也就叛了,沒啥留戀的!


回答這個問題,牽扯到的東西比較多,我盡量說的簡單些:

李廣家族在漢朝時就是一個悲劇式的家族,人命運多磨難。如果仔細的分析其原因,可以發現,一切可以從李廣本人和漢武帝劉徹身上找到原因。

李廣這個人思維縝密,武藝高強,和普通的士兵同甘共苦,患難與共,關係極好,作戰勇猛,讓匈奴人聞風喪膽。這些在普通的人看來是特別優秀的品質,可是在皇帝眼裡,它只會讓皇帝忌憚!

漢武帝劉徹在歷史上是少有的明君,可是,他卻是一個生性多疑,兇狠冷酷的人,他連對待自己的兒子和愛妃都毫不留情,對於李廣一家就更不用說了!

上邊兩個原因實際就是李廣和李家一切悲劇的深層原因,平時,李廣被派到邊關防禦匈奴,等到對匈奴有大的軍事行動,李廣就會成為對付匈奴人的誘餌,功勞難有,失誤就會受罰!因此,李廣一生命運多難。

等到李廣以悲劇性的方式死亡以後,作為皇帝的劉徹對於李家沒有絲毫的撫恤,更是出於各方面的考慮選擇了包庇和縱容了霍去病對李廣唯一在世的兒子李敢的射殺!後來,又以傳言為依據對李廣家族進行了清除(李陵滅門事件),徹底的斷絕了李家!

綜上所述,造成李廣及其後人悲劇命運的罪魁禍首是那個陰狠多疑的漢武帝劉徹和李廣自己的能幹!


李家是司馬遷的李家。漢武大帝的戰神是衛青是霍去病。尤其是霍去病,可以陪在漢武大帝的陵寢旁邊,會因為個李敢處理他,別逗了。


李廣乃戰國時的名將李信之後,陏在大漢王朝比較悲慘,可謂一門忠烈,忍辱負重,但有過了幾百年,五胡十六國時,李氏後人,李晟在涼州,建立了西涼政權,可謂一血前恥,榮臻致極,。。。


但他們後世子孫的李淵,李世民,李治,李隆基都不錯呢


歷史上忠臣的結果都不太好!


既有能力是不夠的,情商往往比智商更重要。有時運氣也很重要。


後代出了個李世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