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泰国佛统府的松达玛卡利亚尼寺是泰国第一个女性僧侣寺院。泰国共有76个省府,但只有20个女性僧侣寺院。在这20个女性僧侣寺院里,只有大约270多名女性僧侣,而泰国男性僧侣约有30万。泰国佛教僧侣保守派拒绝承认泰国女性僧侣的合法性,但这没能吓唬住那些自己采取行动的女性。面对权威的压力,泰国女性僧侣的人数不降反升。【鹅眼第198期,摄影:Athit Perawongmetha 编辑:李可凡】

49岁的布德莎班·查特汶是曼谷的一位生意人。去年12月,她到位于佛统府的松达玛卡利亚尼寺受戒剃度,成为反抗泰国佛教传统的女性一员。

一队沙弥从有众多女性沙弥尼受戒仪式上穿过。除了布德莎班,参加这次剃度仪式的还有另外21名女信徒,包含了各个年龄段。“我终于要跨过一直以来的障碍了。”布德莎班在12月5日的剃度仪式前说。

按照泰国传统,虔诚的女性信徒们通常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成为白衣僧人,她们只需要遵循相对宽松的佛教纪律,在寺庙也仅能做打扫一类的杂活。在佛教中,出家人分为五种: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男性受十戒成为沙弥,女性受十戒成为沙弥尼;男性受出家戒称为比丘,女性受出家戒称为比丘尼,而式叉摩尼是沙弥尼至比丘尼阶段中的一个过程。图为泰国佛教女白衣僧人在沙弥尼受戒仪式上祈祷。

在正式的剃度仪式前,女信徒们需要学习相关佛教规范,图为女信徒们学习的场景。

女信徒们还要参加一些“破冰”课程。

正式的剃度仪式前,女信徒们也要预演一下过程。

沙弥尼受戒仪式上的女性白衣僧人。

74岁的塔玛南达比丘尼是松达玛卡利亚尼寺的住持,她2001年去到斯里兰卡受戒剃度,成为第一个正式成为比丘尼的泰国女性僧侣。

从那以后,她一直帮助像布德莎班这样的女性佛教徒,在每年4月和12月的仪式上为她们受戒剃度。图为泰国女信徒在受戒时剃度。

塔玛南达说:“为所有需要帮助和希望修行佛法的女性,提供一个可以生活和修行的地方、一个像家一样充满温暖与爱的地方,这就是我们的心愿。”图为女信徒在受戒仪式中等待剃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泰国女性信徒寻求成为真正的比丘尼(女性僧人),她们通过另一种选择来反抗传统:到国外,通常是在斯里兰卡或者印度,受戒剃度成为僧人。图为女住持塔玛南达为一名女信徒洗头,这是受戒仪式的最后一项。

在泰国,赤色袈裟几乎只能在男性僧人身上见到,泰国女信徒在受戒仪式上收到属于自己的赤色袈裟。当布德莎班准备换上赤色袈裟时,她的眼里涌起了泪水。“距离那条禁令已经过去了90年,社会环境已经大大改变了,但女性僧人还是不被接受。” 塔玛瓦那说道,在她所在的寺庙图书馆里,有一整个书架上都摆放着有关女性权力和女性在宗教中的角色的书。

沙弥尼在受戒仪式上合影留念。但是塔玛南达所在的寺庙只能为沙弥尼(初级女僧人)受戒,而不能为比丘尼受戒。后者的仪式不仅仅需要10个比丘尼在场,还需要10个比丘(男性僧人)在场,根据1928年的禁令,后者被禁止参加此类仪式。

作为修行的一部分,女信徒们在寺庙附近化缘。

泰国是佛教国家,沿途居民都会向遇到的女信徒奉献供养。

女僧们在一次早课上进行例行祈祷。

全泰国共有大约270位比丘尼,她们都是在国外受戒的,而全泰国有约30万名比丘。“女性不被允许为自己的生活做决定,这是一种耻辱,你必须要起来反抗这种不公平。“塔玛南达说道。

修行结束的几天后,布德莎班回到了她和丈夫的商店继续工作。

在2002年和2014年的泰国佛教最高议会上,撤销1928年禁令的倡议都得到了支持。但泰国政府认为这无关性别歧视,而是一项长期以来的传统,并且女性们有到国外去受戒剃度的自由,只是不能在泰国境内受戒剃度。图为女性白衣僧人在受戒后归还赤色袈裟。

“女性们确实不能在这里受戒剃度,但没有人阻止她们去国外受戒剃度。“泰国国家佛教办公室的发言人这样说道。图为沙弥尼的脸在化缘碗中的倒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