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寂寞的紅酒

  近日,琉球地區舉行公投,公投的主要內容爲:是否同意邊野古美軍基地的填海造陸計劃作爲普天間基地的替代設施。琉球居民對這次公投非常積極,大部分選民都參與了投票。投票結果顯示,有超過7成的琉球人表示反對這項填海造陸計劃。實際上,琉球人不僅反對美軍的填海造陸計劃,而且要求美軍撤出琉球,還有很多琉球人甚至提出了獨立的訴求。當然,對於琉球人的反對美日一直置若罔聞,根本沒把琉球人的反對當回事,所以雙方越鬧越僵。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琉球人爲何總是鬧事?

  其實琉球人的抗議和公投活動並非無理取鬧,因爲這是琉球人的權力。歷史上,琉球一直是個獨立的國家。在古代,由於琉球孤懸海外,所以發展水平不算高,長期處於部落時代。12世紀琉球開始出現了國家,形成山南、中山、山北三個國家。1429年,中山國統一琉球羣島,建立了統一的琉球王國。琉球王國統一後,延續了和中國的傳統藩屬關係,並和中國越走越近,成爲中國最鐵桿的附屬國。琉球王國處處都仿效中國,從服飾到建築都和中國一個風格,因此有了“小中華”的稱呼。此外,歷代琉球國王都要經過中國冊封,連官方語言都是漢語。

  明朝滅亡後,琉球王國開始向清王朝進貢,仍然和中國保持着藩屬關係。但清王朝對這個附屬國根本不當回事,一直沒有放在心上,坐視日本不斷向琉球滲透。琉球曾多次向中國求助,但清王朝一直置若罔聞,致使琉球逐漸被日本人控制,成爲日本的內藩。1875年7月,在日本的威脅下,琉球王國停止對清政府的朝貢,並改用日本年號。1871年,在臺灣島上發生牡丹社事件,日本藉機生事,於1874年入侵臺灣。清政府被日本人嚇破了膽,所以慌忙與日本人和談,雙方簽訂《北京專約》。根據《北京專約》,清政府不僅向日本賠償50萬兩白銀,而且承認了日本吞併琉球。日本人不願意把清王朝得罪透,所以提出和清王朝一人一半,但清政府拒絕了日本人的“好意”。1879年日本宣佈琉球廢藩置縣,在琉球設立“沖繩”縣,琉球徹底落入了日本人手中。毫無疑問,日本對琉球的吞併屬於典型的侵略行徑。對於琉球人而言,日本人就是徹頭徹尾的殖民者。

  儘管日本吞併了琉球,但不甘做亡國奴的琉球人一直在和日本人鬥爭,試圖讓琉球重新獨立。但琉球人的實力過於弱小,根本無力和日本人抗衡,所以一直也沒有掀起什麼風浪。二戰時期,日本野心膨脹,偷襲美國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戰爭。在太平洋戰爭中,日本被美國打的節節敗退,琉球作爲日本的南大門成爲盟軍的重點進攻對象。沖繩戰役中,琉球羣島差點被美軍炸平,島上居民深受其害。二戰結束後,琉球羣島被美國託管。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應歸還所有侵略的領土,琉球自然也在歸還範圍內。所以按照相關公約,琉球人有權選擇歸屬,具有獨立的權力。但美國人出於私利,爲了賴在琉球,所以1972年私底下把琉球交給了日本。作爲回報,日本延長了《日美安保條約》,同意美國在琉球羣島一直駐紮下去。毫無疑問,美國人的做法是非法的無效的,所以琉球並不屬於日本。能決定琉球去留的只有琉球人自己。

  但問題是現在日本人已經控制了琉球羣島,島上的原住民數量很少,琉球羣島大部分都是日本人,就是琉球想公投獨立可能性也不大。實際上,別看琉球居民鬧騰,但除了原住民,幾乎沒人願意獨立,畢竟島上大部分都是日本人,而且生活的很好。他們鬧騰也無非是想爭取更多的利益,和美國、日本要些條件,就和夏威夷人總是鬧獨立一個道理。此次公投,琉球居民最大的目的就是想讓琉球羣島上的美國軍事基地搬走,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目前來看,琉球人想要獨立基本沒什麼希望,也並沒有多少人想獨立,至於加入中國,可能性並不大。如果當初清政府強硬一些,拿出要炮轟長崎的勁頭,琉球也許未必會落入日本人手中。

  參考資料:《日本通史》、《明代中國、日本、琉球關係之研究》、《中日關係中的琉球問題及其國際法分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