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看到这个问题必须要回答一下了,毕竟我去过,那也就是康西瓦,怎么说呢,它有的地方是可以居住,但有的地方是真不行。

尤其是康西瓦陵园那,那风太大了,我当时骑自行车,风大的根本走不了,特别害怕,在陵园岔路口的桥上我死死抓住栏杆,不然真的会被吹飞,。

那是一个谷底,两边的大山上都分布著冰川,时而刮风时而下雪,路过的军车特别多,自然条件特别的恶劣。

但附近是有一些人的,大都是背井离乡的人做一些小买卖,饭馆啥的,特别贵,我们吃了一个大盘鸡,花了145。

总而言之,不适合人类生存。

我当时风小了一点以后走了半个多小时,去路边大约4公里的陵园拜访那些逝去的英雄,有路过的车子会向英雄们鸣笛致意,还记得其中有五位棺椁是桃子形状的,我猜是伊斯兰教的吧,其他大多是汉族人的棺椁,这也体现了民族大团结吧,感谢英雄。

我爱这片土地,伟大的祖国!

说实话,阿克塞欣确实不太适合人类居住,毕竟海拔高度在那放著。作为一个平均海拔高度超过5000米的地区,阿克塞欣的自然环境属于高原荒漠类型。其实阿里地区大多数地方都属于同一类型范畴,严格意义上来说,都是不太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

我们去阿里旅游时,就能够发现西藏西部的阿里高原,自然植被极少,属于典型的高原荒漠地区。在这种自然环境下,能够承载的人类数量极少,所以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地广人稀的地带。

但阿克塞欣的重要意义,并不在于有多少人能够在上面居住。中国可改造的荒漠地区面积巨大,说实话也不差阿克赛欣,这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它的意义在于,阿克赛钦所处的位置极为敏感,恰恰扼住了新疆和西藏联系的孔道。

我们从地形图上看到,喀喇昆仑山脉和昆仑山脉,在藏北地区基本上是平行东南方向绵延,这就形成了一个狭长的走廊。因为靠近喀喇昆仑,所以这条联络南疆和藏北的走廊,也被称为「喀喇昆仑走廊」。

中印两国,对于这个地区的重要性全都心知肚明,因此印度才会在国际上渲染阿克塞钦地区是其固有领土的说法。

尤其是,当巴基斯坦将阿克塞欣西南部一块靠近克什米尔的领土让给中国后(巴基斯坦的做法,实际上保证了新藏线防御的战略纵深),印度更是著急上火,不断在国际上炒作,所谓「中控克什米尔」地位问题。

图中虚斜线覆盖的位置,便是巴基斯坦让渡给中国的领土,所以才有印度天天在国际上叫嚣,巴基斯坦私自将印度领土交给中国。

中国同样对阿克塞钦地区非常重视,中印自卫反击战时期,解放军成功的拔除了,印军在阿里地区建立的哨所,将中印实际控制区的界限向西南方向推进。

最明显的例子便是班公错的边境线,湖面狭长的班公错,战前印度控制2/3的区域,我国控制1/3的区域。战后这个比例翻了过来,中国控制2/3,印度控制1/3。

相比于藏南地区中国军队主动后撤,阿里地区的边境线,却牢牢的控制在解放军的手里,这足以说明国家对于阿克塞欣地区的重视程度。甚至,中印双方在进行边境谈判的过程中,中国曾提出,用中段有争议地区的领土交换阿克塞欣附近地区,但被印度拒绝。

说实话,相比于早前新疆、西藏的交通有赖于,穿越阿克赛钦地区的新藏线(国道219)。以现在中国基建狂魔的身份,即便没有阿克赛钦地区,修一条公路打通昆仑山脉,穿越藏北无人区进入西藏,也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但既然现在,阿克塞欣牢牢的捏在我们的手里,那就没有任何人有能力从我们的手里抢走。

套用一句老话:「中国的面积很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谁想从我们手里抢走领土,除非踏著我们的尸体走过去。

独立思维、个人视角,我是头条号「藏地读行」,欢迎关注。


阿克赛钦地区是中印西段边境,连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

在60年代印度无理的认为该地区属于印度,拒绝签订边境条约,并挑起边境争端。由于该地区的地理位置对于我国控制边疆的意义十分重要,所以必须控制这块区域。

该区域属于帕米尔高原与喜马拉雅山脉交汇处的东侧,是南亚印度以及巴基斯坦进入新疆西藏,以及新疆进入西藏的重要通道。

在该地区,我国的边疆线基本是沿著山脉走向,利用山脉作为自然边境线,可以阻挡南亚国家的轻易进入。但阿克塞钦是山脉东侧深入到我国新疆与西藏平坦地区的突出部。如果该区域掌握在印度手中,那么喜马拉雅山脉,帕米尔高原都不在成为阻挡侵入的长城,而阿克塞钦则成为印度进入我国西域的跳板,成为我们边疆防线的漏洞。

阿克塞钦地区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就跟我国在藏南的亚东县至于印度的作用,亚东县的突出部位置很容易让我们快速突进,切断西里古里通道,分割印度东北部于印度半岛的联系。

所以阿克塞钦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至于是不是适合人住这个问题,我想说只有不适合外国人住的地方,没有中国人不能住的地方。


谢谢一梦南柯X先生的邀请!

我其实也不知道这个地方,是您给我长知识了,谢谢了。

阿克赛钦(维吾尔语:?????? ????,源于古突厥语Aksai Chin,aksai指「白石滩」,突厥语称中国为 Chin, 意为「中国的白石滩」)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和西藏两自治区与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的边界西段,总面积4.2685万平方公里,主权为中国,不存在主权争议,且一直在中国政府实际控制之下,绝大部分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管辖,南部很小一部分属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管辖。

我认为,只要有空气、水、阳光的地方都适合人类居住。

再次谢谢,让我长知识了。


西部边境游的时候我去过这个地方,首先可以肯定的回答,这里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因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大气压低,但是在这里除了少数藏族牧民以外,常年生活著一群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官兵,他们坚守在祖国的最西锤,矗立在耸入云霄的最高哨卡,用钢铁般的身躯在没有划界的边防线上树起了一座座流动的界碑。

先从医学和人类生理学角度分析一下,阿克塞钦地区为什么不适合人类生存,因为海拔高度,导致大气压低,只有标准大气压的60%不到,人体细胞都是与外界气压平衡的,长期在超低气压环境中生存,会引发一系列的心肺问题,严重时危及生命,所以医学界把海拔4500米以上称为生命的禁区;其次,这一地区含氧量低,主要也是因为气压低,空气稀薄,加之植被稀少导致的,这个西藏的一些高海拔地区还不太一样(藏南地区植被茂密),记得15年过去的时候,一上海拔3900米,血氧饱和度就下降到了82,心跳达到106以上,很多边防战士就是因为严重缺氧,导致心肺扩大,指甲凹陷,头发脱落;再次,因为空气稀薄,失去空气的阻挡,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直射大地,人类长期被强紫外线照射,会引发一系列的反应,最严重的就是不孕不育。影视剧《在那遥远的地方》就是反应这一地区边防官兵执勤生活状况的,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非常感人。这张照片是8月份沿219国道过胜利达坂时拍的

再讲一下阿克塞钦地区的交通状况,由于地理环境的自然阻断,直到目前路上交通也只有一条219国道联通新疆腹地到阿克塞钦地区,而这道道路也是蜿蜒曲折,达坂隘口密布,冻土层引起的道路翻浆也是比比皆是,有的路段还有山上的飞石翻滚,真是一路惊险一路歌。就随便说几个我脑海里还有映象的名字吧,如麻扎达坂,维吾尔语意思是坟墓;黑卡达坂,维吾尔语意思是危险的悬崖;库地达坂,维吾尔语意思是猴子都爬不过的雪山;还有诸如「死人沟」、「埋骨地」等等,就冲这名字就可想像其凶险。

但是,老祖宗留下的土地没有一寸是多余的,壮丽雄伟的喀拉昆仑山孕育了这块神奇的宝地,不仅是我新疆与西藏的联通走廊,更是我联通巴基斯坦,打通中巴经济走廊和油气管线的屏障,波斯湾的原油一出霍尔木兹海峡,就可以到瓜达尔港卸载,直通新疆喀什,彻底打破马六甲困局,解决我国的百年能源大计。而且,这块宝地,还是我们解决中印领土争端的重要砝码,一切的一切,都要感谢英勇的边防军人,因为你们把巍巍昆仑踩在脚下,把风霜裹进衣襟,把危险挡在国门,才有了泱泱大国的傲然挺立,才有了盛世中华的歌舞升平。

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小邱牙医,做您身边的口腔健康咨询师

谢谢邀请!这个没去过表示不是很了解期待大神帮你解答吧。


高原从来高难问,尤其对处于热带地区长期生活的印度,现在为了不正当的领土野心,居然大肆开疆破土,而且其中大部分为掠中国之得。惦记阿克塞钦,中国本就自家地盘,先行完成控制。原住民再少,也是自家的。


1.应邀,阿克塞钦是我国的宝地,我们怎能轻言放弃。土地仅管贫瘠,但它是中国的防妖利器!

2.阿地环境恶厉,是中国战略要地,天然屏障,兵家必争之地。占它可据高临下,兵出印、巴、克三地!

3.阿钦和藏南,两地几千里,一个是长矛,一是凹地,成败难相提,代价大相异。

4.阿钦距印都,相距400千米,飞机要俯冲,一个跟头到了新德里!

5.印人也想占,打仗夺命里。打咱打不过,那是我们的风水宝地!

6.那埋英雄墓,我们难忘记。军队开先锋,他们是有功的!

7.啊!我们伟大的祖国,阿钦是我们的土地!


阿克赛钦位于新疆和田县南部昆仑山与喀喇昆仑山间,是半封闭性山间盆地,总面积4万2685平方公里,阿克赛钦地区主要是阿克赛钦盆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势平缓,有山口通往拉达克地区,多内流湖,著名的有阿克赛钦湖等,塔里木河的重要支流喀拉喀什河也发源于该区域。

阿克赛钦在地质构造上北为西昆仑山背斜带,南为古生代褶皱带。东南部的地表径流归宿于山间局部洼地,形成许多咸水湖,如阿克塞钦湖、萨利吉勒及腾格湖,属封闭性部分;西北部地表径流汇集为喀拉喀什河,流至塔里木盆地,为和田河西源,属外泄性山间盆地性质。盆地海拔几乎都超过4000米,而位于喀拉喀什河谷的康西瓦,为 3986米;东南部的阿克塞钦湖,湖面海拔为4990米;萨利吉勒湖,湖面为5181米。盆地内的山峰大多超过6000米,山口大多超过5000米。如喀喇昆仑山口为5568米,其东南的天文点为5565米;空喀山口5278米。

阿克赛钦海拔较高,高寒气候。以康西瓦为例,年平均温度为-0.6℃,1月平均温度为-11.3℃,7月平均温度为9.8℃,无霜期10天,10℃以上活动积温为20℃。天文点年平均温度为-9.8℃,1月平均温度为- 21.0℃,7月平均温度为3℃。盆地位于雨影面,西南季风很难越过喜马拉雅山进入,西风气流也难越过喀喇昆仑山和西昆仑山,实测年降水量均不到100毫米,康西瓦36毫米,天文点47毫米,空喀山口仅29毫米。

盆地虽然地势较高,但地势平坦,且有几处山口可至拉达克地区,自古以来为新疆至印度次大陆以及从塔里木盆地经拉达克至中东各国的捷径,南疆各地去沙乌地阿拉伯朝圣的穆斯林,过去多取此道。


历史上,阿克塞钦地区属于中国,清朝时期,被英国控制,但历届中国政府都不承认,1962年对印反击战之后,被中国边防军实际控制,随后,对这片3.4万平方公里有领土主张的巴基斯坦国率先放弃了主权要求,承认该地属于中国领土。中国控制住了阿克塞钦地区,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有两个好处,一是当巴国与印度发生战争时,中国的援助可通过阿克塞钦地区,源源不断地提供给巴基斯坦。二是中印一但发生战争,该地区作为作战出发地,离印度首都新德里路途最近,可一击制敌,布置在该地区的近程导弹也直接威胁印度新德里,对敌集结的部队可多次打击,布置在此的雷达可日夜监视印军动向,让印军无密可保。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