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問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在軍事類中有一個叫「磁場效應武器」。什麼意思?就是一款武器像磁場一樣吸引敵人的目光,被敵人不間斷的打擊。如果你是一個膽小鬼,想在未來戰場上生存下來,就要遠離「磁場武器」。

如果加入陸軍,炊事班生存率絕對高於坦克兵。加入空軍,運輸機生存率絕對高於戰鬥機。

如果加入海軍呢?最危險的就是航母。所以在你的眼裡,航母就是一個累贅。

但事實上完全不是:

1.為了應付這種「磁場武器」情況,對航母的保護也是不遺餘力的。這就是航母編隊!航母編隊是為了保護航母而生。在保護自己和保護航母之間,沒有任何猶豫,必須保護航母。

2.航母戰隊羣之所以強大,是因為航母上的艦載機的打擊半徑,打擊機動性和持續攻擊力,強大預警能力。普通艦隊編隊其打擊武器為250公里和500公里的反艦導彈。而航母戰機本身飛行半徑就超過500公里,加上反艦導彈其打擊半徑可以達到1000公里。是前者的4倍。

如果僅僅這樣也罷!關鍵還有打擊機動性和持續攻擊力。路基武器打擊半徑與之相當,但根本無打擊機動性可言。其他海軍武器編隊,打擊機動性可以和航母匹敵,但持續性不足。發射完幾枚反艦導彈後,就要撤退。但航母反艦導彈攜帶量巨大,可以維持長期戰爭。

最後由於艦載預警機使的航母具有強大的空中預警能力。雖然不如路基預警機,但對於其他艦艇編隊遠遠佔優。所以航母可以秒殺其他艦隊。可以機動對付路基武器。它不是累贅,而是攻防兼備的核心。

綜上所述:航母看起來吸引了敵人的火力。是因為航母本身的強大。一旦航母崩潰了,艦船編隊更加不堪一擊。所以航母是核心,不是累贅。


5哥一回答是:不說航母,再大的軍事力量都有它剋星?只是看它反制能力和操作能力。

最近幾十年人們把航母當作軍事領域的核心,也是發展國家重點發展的目標,如果你的國家有航母,標誌著你的海軍實力上升一個臺階。

航母說是移動機場很確切,也可以說是戰爭的核心平臺。如果發生戰爭它完全就是一個有殺傷性軍火基地,不說應有盡有,起碼該有都有,在遠洋還可以輸送大量的軍用物資和軍

隊。

但是隨著人類導彈的快速發展,航母的優勢越來越小。今天題主所說的:如果用中程導彈和巡航導彈集中攻擊航母會不會成為艦隊的累贅?5哥一為大家揭曉答案。

我們首先了解中國的中程導彈東風-21D,它可以攻擊包含航空母艦在內海上船艦的反艦彈道導彈,並且要在超視距雷達衛星跟蹤和無人航空器的協助下,以超音速將彈頭投向目標。彈道導彈達到巡航導彈的精度,變軌能力強,彈道導彈飛行段採用末端制導,可以主動變軌提高命中率,適合打擊機動目標也就是航母戰鬥羣,突防能力好再入速度快,配合誘餌彈頭規避宙斯盾系統攔截。也就是說中程導彈和巡航導彈集中攻擊航母,如果不加以配合起不到攻擊性的作用。換句話說按上面所說的配合成功,那麼東風-21D就是航母殺手。敵方的航母就成了艦隊的累贅?

如果號稱航母殺手的東風-21D配合的有一丁點的失誤,那麼就是一個笑話。但是中國目前的軍事實力已經將東風-21D培養成了航母的剋星。


謝邀請。航母是以整個編隊的呈菱型陣遊戈於大海上,保證艦載機的往複升空作戰,作為移動機場的國土延伸,編隊的攻擊型核潛,護衛艦,巡洋艦(驅逐艦)配製的反導系統就是攔截敵方水下,海面,空中的導彈的密集攻擊。

美俄中英法曾用靶船作過實驗,用中程導彈和巡航導彈打擊目標個個命中,那只是一個死的不動的目標,而且不具備反導能力,一打一個準。現在還沒有哪個國家用艦母編隊當靶船來檢驗導彈的命中率如何,象美國財大氣粗,擁有十一艘核動力航母,它也不敢用退役的載人常規動力航母編隊作為靶船來試射中程導彈和巡航導彈看看是否被擊中或者是不是航母編隊的累贅。

整個編隊人員七八千人,作為活靶子讓美國大兵去送死換作誰肯定不去,軍界對航母的安全,承諾每一位艦上人員百分百放心,憑藉整個編隊先進的反導系統,有天上近千顆衛星的數據鏈接,百萬分之一秒偵探到任何國家發射的導彈飛行軌跡傳輸到編隊指揮中心,有源相控陣雷達24小時搜索到目標,編隊的反導系統會作出反應,將來襲的導彈一一攔截在安全警戒線外。除了俄羅斯敢拚命外,其它國家能自保就算太平了。

用導彈襲擊任何國家的國之重器航母,意味著兩國正式宣戰,除非有底氣,國力雄厚,資源豐盈,核彈數量多到足以毀滅這個國家,否則,下場可悲到難以想像。


實際上,宣稱能夠打擊航母的中程導彈和巡航導彈是很多的,但真正打擊航母乃至整個艦隊,這是一個包括一系列作戰體系、多領域多層次多方位的協調配合工程,沒有強大的國防力量和軍事體系是很難辦到的,就單個中程導彈或巡航導彈來說,即便是飽和攻擊,能不能打航母是一個問題,能不能打中是另一個問題。

在茫茫大洋中,尋找一個航母戰隊羣無疑就是在大海撈針。能夠定位到航母戰隊羣,就需要強大的偵查體系來支撐,又因為航母戰隊羣是一個移動的目標,是否能持續鎖定跟蹤又又需要強大的偵查體系、追蹤體系來支持。如果一旦上述兩項打擊航母的準備工作都完成了,那麼真正到了打擊航母的階段,循環導彈或是中程導彈飽和攻擊,突破航母戰隊羣防空網,能夠毀滅或是打傷航母,那麼意味著整個艦隊都在被鎖定,被攻擊,同時整個航母艦隊都將面臨覆滅的危險,何來航母是艦隊的累贅之說。

說到巡航導彈,出名的戰斧式巡航導彈和長劍10陸基巡航導彈,以及被譽為航母殺手的俄羅斯Kh-32巡航導彈。但實際上,在打擊航母這個作戰體系中,實施打擊航母的工具只是其中的一個節點而已。

支持打擊航母的是一個整個作戰體系,這一體系主要為「偵察、追蹤、打擊」這三部分。

先說偵察,要知道,如前蘇聯為了能夠追蹤美國的航母羣,其制定和部署了一系列包括雷達海洋偵察衛星、電子情報海洋偵察衛星、監視水面艦船、以及海洋巡邏飛機為一體的海洋監視系統。這也僅僅只是偵查追蹤的作戰部分體系建設。要真正實施打擊,實際上要將整個國家陸海空乃至導彈部隊的作戰力量高度整合,形成一個完整的作戰網路。這不僅僅只是一兩款明星產品就能完成的。

這就是為何無論是伊朗、土耳其這些小國,或是印度這些大國都所謂在積極建立自己的區域拒止體系,卻沒有人能正眼瞧一眼的原因。

要打擊航母,海、天(衛星)、空、陸四維信息化作戰體系完備纔行,而且纔是第一步。這種高難度的操作,說白了只有美、俄、中三國纔有資格玩而已。

航空母艦可不僅僅是一個移動的海上機場,航空母艦一般以航空母艦打擊羣的形式進行部署。除了航空母艦此外,還有眾多的進行護航的驅逐艦和巡洋艦等,另外在海底還有攻擊型核潛艇。航空母艦是海洋大國海上作戰的主要力量,美國擁有11艘航空母艦,其餘的國家擁有航空母艦的都不超過1艘。

目前具備用使用彈道導彈打擊航空母艦的國家只有兩個,一般國家的中程彈道導彈是很難打擊航空母艦的。打擊航空母艦需要完善的設備和系統來進行支持,包括對航空母艦進行監控的衛星,這個不是一般國家能夠進行開發製造的。美國的宙斯盾系統可以具備大氣層外的彈道導彈的反擊能力。所以彈道導彈打擊航母也不是那麼容易。

巡航導彈雖然具備打擊包括驅逐艦和護衛艦之類的大型水面艦艇的理論能力,但是實際要用來打擊航空母艦就比較難。因為航空母艦是航空母艦打羣的核心,處在最中間的位置,打擊航空母艦必須突破航空母艦防護力量的保護。目前的導彈驅逐艦和巡洋艦都具備完善的防空能力,可是對於巡航導彈的飽和攻擊進行反擊。

航空母艦並不是艦隊的累贅,而是實際作戰的主要力量,航空母艦作戰力量來自於攜帶的艦載機。航空母艦有多強呢,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可以攜帶75架艦載機,其中包括44架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和6架EA-18G咆哮者電子戰戰鬥機,另外還有5架E-2C或者E-2D預警機。這些艦載機每天可以進行150架次的起降,其作戰能力和一個中等國家的空軍力量相當。


航母的戰鬥力肯定是很強的,你這裡說的只是一種理論上的可能性。如果最終航母真的受到這樣大的一種攻擊量,肯定是受不了的。

但是,凡事要從多個方面來看。

首先,航母作戰不是一隻航母單獨行動,還是一個或多個航母戰鬥羣在作戰,而航母在作戰羣的中心,是防禦的重中之重,因此,要想對航母實施飽和攻擊,恐怕得首先對航母外圍的作戰艦艇進行打擊,不然,航母的外圍防禦體系就會將針對航母的導彈消滅一大部分。而航母本身還有強大的末端防禦能力,因此上很難。

其次,所謂的對航母實施導彈集中攻擊,說起來是那麼回事,但實際作戰中,你得先有足夠的中程導彈和巡航導彈,而且還得是能夠打得到航母,要知道,航母的外圍防禦體系範圍很大,恐怕一般的導彈都不一定能夠得著,而夠得著的平臺恐怕也會處於航母打擊體系的攻擊範圍之內,自身生存都是問題。

最後,如果動用太多導彈資源打擊航母,那麼整體作戰計劃可能會有很大的問題,戰場上目標千萬,運用幾乎全部力量打擊航母,恐怕是不可行的了。


導彈打航母的理論基礎來自90年代空軍戰略研究員喬良,超限戰。意思是非對稱實力下如何以小博大,以弱勝強。而產生這一理論的根源是94年銀河號事件,95年臺海危機,美軍航母的霸道讓我們認清了實力差距,航母一時半會造不出來也買不到,只能劍走偏鋒出奇招了。

從技術層面講,能從海陸空天攻擊航母艦隊的只有中俄,這些年確實也研發不少導彈,理論上可以打掉航母,但畢竟實戰和推演是有差距的,攻和守,矛與盾可以相互轉化,此消彼長。真正到打航母的地步,將是全面戰爭,交戰雙方的主要城市、戰略要地都將成為打擊目標,打航母本身就算不上什麼大事了。


如題!航母艦隊的威懾力其實是來源於航母的。整個編隊都是在為航母的安全航行服務。保護航母就是他們存在的價值,又何來拖累一說。

利用導彈遠程打擊航母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情,不但對導彈有很高要求,也對引導系統有要求的。視距外提供引導的不外乎衛星、飛機、潛艇。當然導彈的最後階段是可以通過自身雷達進行鎖定的。

那些說航母不好發現的更是扯淡!航母不派飛機出來,請問它還有什麼卵用?那它派飛機出來了,飛機不回去了哇?返航的時候是很容易被隱形戰機跟蹤的,畢竟飛機機頭方向的探測能力要強得多。後邊的結果就不言而喻了。

至於衛星,這種程度的戰爭。太空上應該已經沒有衛星了。有也是臨時發射的,管好久完全看對方的反應速度!

現在的大國戰爭,先看科技,最好別有代差。再看經濟和製造實力。最後看政治體制和戰爭的性質。

有兩點是肯定不會變的。1.破壞比建設容!2.同等條件下,地上的比海上的結實,海上的比天上的結實。

以前軍備在防禦方面追求的是護甲和血量,現在追求的隱身和格擋。


理論上可行,實際上很難。

俄羅斯P700花崗巖,北約命名海難。射程500公里,速度1.6馬赫。就是運用飽和攻擊思想打航母的武器。現在已經被P1000縞瑪瑙取代。中程導彈的速度更快,巡航導彈的彈道複雜,而且比較低。確實是對航母有威脅,但關鍵是制導,就是個大問題。雖然航母也有近300米,但導彈的精度不一定能對航母造成威脅。

現實是,衛星觀測的結果精度不足以制導,必須要有人機,無人機中繼制導。飛機又很難突破航母戰鬥羣的四道防禦線。航母不會單獨行動。總會帶著4_8艘或者更多的驅逐艦,護衛艦。這個防空網就是很難突破。


美國當然也知道,如果孤注一擲短時間內得到機會用1000發反艦導彈射向航母,航母也難逃厄運。

但美國早已昭告各國,如果航母被擊沉,就是全面戰爭,就是說,戰爭會發展到必須把一個國家完全打敗為止。這是它使用航母的一個戰略威懾,你想擊沉航母,就要把美國打到徹底完蛋,否則它就要跟你幹到底。

反過來,如果美國認為你要和它幹到底,並且你有能力擊沉它的航母,它會重新部署艦隊,把航母的危險降至最低。因為航母對美國來說,就是它的國家象徵,這幾艘航母,就是美國。

所以,世界上除了兩個國家之外,其它國家都沒有這個實力、能力和意願,美國對其它國家都不用擔心航母的安危,它可以任意航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