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說了這麼一個故事:

有一天晚上,周文王姬昌做了一個夢,夢見一隻生著雙翼的老虎向他撲來。大臣散宜生給他圓夢說,應該祝賀您,當年商高宗夢見飛熊後來得到了賢人傅說;現在您夢見的長翅膀的老虎其實就是商高宗夢見的飛熊,一定是上天給咱西歧降下了一位賢人。

於是第二天周文王就帶領手下去城外尋訪那位應夢賢臣。《封神演義》裡面描寫的文王訪姜尚這一段,頗有點像《三國演義》裡面的「劉玄德三顧茅廬」,不知道是誰抄襲的誰。

子牙見到文王來了,作歌曰,「寧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為錦鱗設,只釣王與侯。」龍虎風雲際會,子牙終於如願釣到了一隻大魚,年近八十的他迎來了人生的輝煌起點。只要是好飯,就不怕晚。

說完了小說演義,咱再看看《史記》上是咋說的:

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漁釣奸周西伯。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螭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於是周西伯獵,果遇太公於渭之陽,與語大說,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之曰「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

太公歸了文王后,被文王拜為「文武師」,國中大事悉以諮之,「其事多兵權與奇計。故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意思是,太公滿肚子智慧與謀略,後世凡是談兵法與奇計的,都尊姜太公為祖師爺。

後來文王死了,武王姬發繼位,對太公師之、尚之、父之,尊稱其為「師尚父」


且說,姜尚睡夢中,就被馬老婆揪起來。馬

氏吼道:還不下地幹活?姜尚便抗起懶王爺新發明的鋤鉤子,直到地裏來,這老漢,苗草不識,反倒把幾棵苗摟捯了,這邊氣惱了馬老婆,罵道:我六十九歲,如花似玉,改嫁給了你,沒有一天福享,受夠了。姜尚囁嚅道,我可是做大官的命,你等著,我到時候可天天讓你喫烙餅。那知道這馬氏竟把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擺在眼前,離婚!自此老薑離了馬氏,穿著馬氏留給他的黑布袍,垂釣渭水,逍遙度日。周文王自從伯邑考被紂王所害,每天恨的牙癢癢,有夜夢先王囑說,有物非熊非羆,可為帝師,於是到處察訪賢人。這日在渭水之上,遠看似熊羆側臥,近來卻是姜尚覓魚,大喜,載之以歸,奉為帝師,號為太公,太公年界八旬,老謀深算,

文王沒輔武王,戰殷紂王於牧野,完勝。定規章,立制度,建立大周。馬氏想喫回頭草,太公給她個覆水難收。至於姜子牙封神,封馬氏掃帚星,那是以後的事了。


謝邀,我們都知道自古就有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說法,它講述的就是就是姜太公與周文王的故事,那麼歷史上他們兩個是怎樣相遇的呢?

這件事情在《史記?齊太公世家第二》中有著記載,當時的姜子牙年老而且生活貧困,每天只能靠釣魚維持生計。

事情發生了轉機,有一次,西伯在文王外出打獵時算了一卦,卦象中顯示,此次外出可以得到一個能輔佐文王成就霸王之業的能臣。果然在打獵期間路過渭河北岸並遇到了姜太公,與太公談論後西伯大喜,說這就是卦象之中顯示的能臣。大週一定會因此興旺。

於是文王與太公二人一同乘車而歸,並拜姜太公為太師。

之後在姜太公的輔佐下,周成功滅掉了商朝。


首先謝謝邀請

姜子牙作為大周的開國功臣,周文王伐紂的第一智囊,亦是當時最高軍事統帥!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歷代典籍都公認他的歷史地位,儒、法、兵、縱橫等諸子百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所以以此看來姜子牙的才華是公認的,其胸中既有助賢君奪天下之謀略,也有治天下之才能!更有滿腹經綸!

我們都知道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的故事!他與周文王的相遇以及周文王對他的賞識至今仍是一段佳話!早知道在他們相遇時姜子牙已經七十多歲了,在這樣的年紀能抓住機會遇見並輔佐明君不得不說這是姜子牙自己的本事也是自身這麼多年不斷積澱得來的,他等的就是讓自己一飛衝天的機會!

看姜子牙的平生我們能瞭解到,姜子牙出世時,家境已經敗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輕的時候幹過宰牛賣肉的屠夫,也開過酒店賣過酒,聊補無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窮志不短 ,無論宰牛也好,還是做生意也好,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為國家施展才華,可是直到70歲還是一無是處,閑居在家。

所以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機會永遠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與年齡無關!不要因為年齡而放棄自己的理想與抱負!機會沒來時要加強自身的學習!做好全力的準備!這樣才能在機會來臨時牢牢抓住,一飛衝天!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歡迎批評指正共同交流!


在人族平均壽命差不多二三十歲,一個衛生條件差的國君都能因為感冒送命,隨便劃傷身體都有可能感染送命的時代,做啥買賣陪啥的一個人能活到八十歲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如果這個奇蹟真的存在,不是在胡吹冒料,光就這個奇蹟就能引來一位國君的矚目。那種年歲的人本身就是祥瑞的一種——人瑞!


請看古典小說。《封神演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