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渭水垂釣 良臣遇明主

姜子牙72歲時,垂釣渭水之濱磻[ pán ]溪,借釣魚的機會求見西伯侯姬昌 ,姬昌在出外狩獵之前卜過一卦,卦辭說:「所得獵物非龍非螭,非虎非熊;而是能成就霸王之業的輔臣。」姬昌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姜子牙,一番高談闊論之後,姬昌大喜,認為姜子牙是個奇才,說:「我的祖父太公曾經說過:『定有聖人來周,周會因此興旺。』說的就是您吧?我們太公盼望您已經很久了。」 因此稱姜子牙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車而歸,尊姜子牙為太師 。

2.輔佐文王 修德以安內

姜子牙為姬昌定下「修德以安內,施奇以謀商」的戰略方針。對內定愛民之策,行惠民之事,提倡生產,訓練兵馬;對外吞併了崇國、密須和犬夷,大規模建設豐邑。姬昌還調解了虞、芮二國之間的矛盾,逐步拉攏、瓦解商王朝的盟邦,在姜子牙的謀劃下,歸附姬昌的諸侯國越來越多,姬昌隱約成了諸侯首領的角色。為了使紂王放鬆警惕,他們在國都建玉門、造靈臺,做出一副享樂腐化、貪圖安逸的樣子。

司馬遷說「天下三分,其二歸周」是姜子牙謀劃籌策的結果 。

2. 力佐武王 孟津會諸侯

姬昌死後,姬發即位。將都城從豐京遷到鎬京。姬發還娶了姜子牙的女兒做王后。拜姜子牙為「尚父」。姬發即位九年後,想東徵商紂,為了察看諸侯是否雲集響應,他們準備做一次閱兵。

公元前1048年,軍隊出師之際,姜子牙左手持黃鉞,右手握白旄,號令軍隊,說:「蒼兕蒼兕,統領眾兵,集結船隻,遲者斬首。」兵至盟津。各國諸侯爭先恐後來到了孟津,有八百之多。諸侯躍躍欲試,都說:「可以征伐商紂了。」可是姬發拒絕了,他還是擔心力量不足。

又過二年,商紂殺死王子比干,囚禁了箕子 ,不理朝政 。姜子牙見時機成熟,決定對商宣戰。大軍臨行前,按習俗武王卜了一卦,正在此時,天氣突變,風雨交加,電閃雷鳴。各路諸侯都恐慌起來,認為不是吉兆,武王姬發也有退縮之意。關鍵時刻,姜子牙站出來,力排眾議,說紂王殘害忠良,倒行逆施,人神共憤。我們討伐他是順天應時,替天行道。占卜之事虛無縹緲,怎能當真?武王於是不再猶豫,精選兵車300輛,勇士3000人,甲士45000人,組成伐紂大軍,浩浩蕩蕩,直奔朝歌。

3. 牧野之戰

周軍到達商都朝歌郊外70裏處的牧野,各諸侯率兵車4000乘會合。商紂王也集結70萬(一說17萬)兵馬趕至牧野

戰幕一揭開,姜子牙親率精銳為先鋒從中央突破敵軍陣營,商軍雖多,但此時與紂王離心離德,沒人願意賣命,防線被突破後,頓時方寸大亂。《尚書·武成》是這樣描述的:會於牧野,罔有敵與我師,前途倒戈,攻於後以北,血流漂杵。

隨後姬發率領諸侯人馬,一擁而上。商軍紛紛倒戈,勝負已分。

紂王見大勢已去,急忙逃回朝歌,登上鹿臺,自焚而死。 妲己自縊而亡。姜子牙引姬發入殷都朝歌,散發商紂積聚在鹿臺的錢幣,發放屯積在鉅橋的糧食賑濟貧民。培築加高比干之墓,釋放被囚禁的箕子。把象徵天下最高權力的九鼎遷往周國,第二天,姬發立於社壇之上,向神祇稟告討伐罪惡商紂之事,詔告天下商朝滅亡,周王朝誕生。


姜子牙,姜尚也。籍貫有多說,如:河南的南陽說,濮陽說,山西說,與河南交界之人口大縣安徽臨X說,山東東海說等。據鄙人考證,山西乃其遠祖籍,其祖父輩已遷楚,即今南陽。楚人一支後遷南陽東。此地與安徽之上述臨×縣交界,姜尚一族曾在此遊牧(當時為半定居生活方式)。而山東東海,是姜子牙巡遊之地。

至於河南濮陽,這是姜帶二弟子,在當時都城以屠夫名義做生意,打聽商代情報之地。故主導觀點是南陽人。

姜瞭解到商紂王內爭外鬥、衰敗無救時,得知周文王的志大人仁後,決定扶持周文王。在濮陽他通過內線打聽收集情報。接下來他一路西行,在今河南新安小住後,就來到陝西鹹陽渭河「守株逮兜」地等見周文王。多下日末後,聽說周文王愛去陝西寶雞磻溪垂釣,便又來此。不虛此行,不幾天就在這裡,二位偉人相見了。他們志投情合,相見恨晚,周文王即拜他為謀師,周族漸強,到了周文王即立國。


太公望是殷商末年東海(今山東省莒縣東呂鄉)人,周文王拜太公為師。周文王曾對姜尚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後人尊稱姜尚為姜太公、太公望。周文王死後,周武王仍以太公為師,在公元前1046年率兵大敗商軍於牧野。《詩經·大雅·大明》中贊此事:「牧野洋洋,檀車煌煌,駟??彭彭。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因輔佐武王克殷有功,同時為了討伐東夷,姜尚被分封於齊(現今山東),是齊國的始祖。

太公活躍於前11世紀,生卒年眾說紛紜,沒有史書說其生年,卒年有《古本竹書紀年》記有「周康王六年,齊太公望卒。」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年表的推算,周康王六年是公元前1015年,太公的生卒年大致為前1128年至前1015年,即113歲。當然這只是大致的年限,也有其他的說法,另《資治通鑒外紀》記載太公卒於周成王年代,大致卒約為前1026年,即103歲,《史記》記載太公卒有百餘年。

五胡十六國時期,呂光以太公為祖先,加上廟號始祖。

在小說《封神演義》中,姜尚是一個闡教的老仙人,七旬時奉元始天尊之命,騎著四不像,帶著神器打神鞭及杏黃旗下山,扶助周朝,取代商朝,並執行封神的計劃,打神鞭是姜子牙的武器,可以擊落有修為的神仙。杏黃旗全名為中央戊己杏黃旗,以大地之力護身。

太公在釣魚時遇見周文王姬昌,兩人相談甚歡,由於文王祖父周太公曾預言「聖人將現,周得以興」,所以姜尚又通稱太公望(太公所期望之人),之後,姜尚便致力於輔佐文王,文王死後,姜尚繼續輔佐繼位的文王的兒子武王姬發,並率兵討伐商朝,漫長的戰鬥中姜尚面臨了七次死亡,三次災厄,但最終平安無事,成功讓武王一統江山。姜尚也將戰鬥中陣亡的英雄義士們,冊封為三百六十五位正神,為仙界注入新血。

姜尚由於小說與民間傳說的風行,受人奉為神明。有時會以色紙,上書「姜太公至此」貼於家門等處,以求避邪消災。


楊寬教授曾提出伐紂是周部族聯合姜子牙的姜氏部族共同發起的戰爭。小編以為這個觀點雖然有些突兀,因為在此之前我們並沒有看到太多關於姜子牙部族如何強大的記載,甚至是不是存在都存疑。仔細思量還是蠻有道理的,畢竟那個年代的戰爭,並不像後世所能理解的,一個寒士竟可當如此大任。即使有如此才華恐怕亦無如此機會。


姜子牙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他生活在商末周初時期,姓姜,呂氏,名尚,字子牙。由於他的祖先伯夷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呂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陽,所以人們也稱他為呂尚。姜子牙出生時,他的家族已經敗落了,所以他年輕時做過屠夫,也賣過酒,但姜子牙並沒有滿足於現狀,仍然刻苦學習天文地理、軍事戰略、治國安邦的知識,但到了70歲他卻還未取得功名與成就。

就這樣一個人為什麼《封神演義》卻把姜子牙說成是神主,可以封神呢?姜子牙到底有哪些過人之處呢?我們一起了解他的歷史事蹟,看看他傳奇的一生吧。

1.幫助周武王建立西周

有一天周文王外出打獵,出門前占卜了一卦,卦象顯示他所得的獵物會幫他成就霸業。當周文王來到渭水北岸時,見到正在垂釣的姜子牙。已經72歲的姜子牙,其實是一邊垂釣,一邊等待周文王的到來。周文王出於好奇就和姜子牙交談起來,交談之後,周文王認為姜子牙是曠世奇才,便說先祖太公說過:「有聖人會到周,幫助周興起。原來說的就是你啊!太公盼望你很久了。」因此姜子牙也被稱為「太公望」。姜子牙被周文王尊稱為太師,並幫助周文王策劃推翻商紂王的政權。姜子牙主張,對外聯絡諸侯向商紂王納貢,以麻痹商紂王;對內休養生息,提倡生產,增強軍事。在周武王即位後,姜子牙又幫助周武王攻打商紂王,最後滅商建立西周。

2.治理齊國

西周建立後,周武王與姜子牙,周公旦商量,分封諸侯的事。姜子牙居功至偉,功在社稷,所以周武王把當時最好的地營丘(今山東淄博)封給了姜子牙,齊國就這樣建立了。姜子牙在齊國首先是以法治國,安定民心。五個月後就向周公報告了政績。政治上,姜子牙選拔有才能的人做官,他任人唯賢,唯纔是舉。文化上,他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出發,不強制當地的百姓尊崇周禮,而是保留了他們的禮儀,穩定了齊國的局面。之後,姜子牙就去了都城鎬京,輔佐周成王。周成王時期,發生了三監之亂,姜子牙協助周公旦平定了這場叛亂,再次為西周立下戰功。周成王去世後,姜子牙又繼續輔佐了周康王,在周康王第六年,姜子牙去世了,享年139歲。

小說《封神演義》是以姜子牙輔佐周室討伐商紂的歷史為背景,描寫了闡教、截教諸仙鬥智鬥勇、破陣斬將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間傳說和神話。雖然《封神演義》是神話故事,但也是根據歷史改編的,而姜子牙對於西周的建立是功不可沒的,就姜子牙的能力而言,說他能封神也並不為過。因為:

1.有安邦定國的能力

姜子牙幫助武王伐紂,建立西周,又是齊國的創建者。他為了安定齊國,採用施恩於民,當地風俗結合周禮的政策,穩定齊國的局勢。接著他根據齊國的地理優勢又發展了工商業和漁業,使齊國成為當時最為強大的諸侯國。周成王時期發生了三監之亂,他又和周公一起平了叛亂。周成王去世後,他又輔佐了周康王,使得周朝在成王和康王時期出現繁榮景象,史稱成康之治。他一共輔佐了周朝四位君王,堪稱四朝元老。

2.參與分封諸侯,任命官員

西周建立後,周武王與姜子牙和周公商量分封諸侯的事,姜子牙提出了建議。姜子牙到了齊國後,為了治理齊國,還選拔有才幹的人為官。後來,因為姜子牙平定了三監之亂,周成王允許姜子牙帶兵討伐作亂的諸侯,而不需要奏報天子。這樣姜子牙就又有了軍權和任免官員的權力。

姜子牙是我國古代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他不僅幫助周武王建立了周朝,而且還輔佐了周成王,周康王,使得周朝出現了成康之治。到了春秋時期,諸子百家都認為姜子牙是自家學派的創始人,被後世稱為「百家宗師」。 姜子牙給後來齊桓公稱霸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可以說姜子牙是個全才,他在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貢獻。而他取得的豐功偉績只能是一個神主才能擁有的。因此小說,以及影視作品,喜歡把姜子牙塑造成高大上的形象。小說和影視劇中的姜子牙能夠封神就是源於此。雖說是神話了姜子牙的能力,但也說明瞭姜子牙的才能確實夠一個神的級別,得到了世人的肯定和敬仰。


周族人數較少,虎賁仨千,兵馬沒有,只能聯合姜子牙部落,姜姓部落是古老部落,人數眾多,可以派出主力部隊。有了眾多人數上的支持一天就滅了紂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