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姬昌究竟有沒有背姜子牙走八百零八步?

小劉侃封神

在神話傳說當中,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

說的是文王拉車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

也有的說周文王背姜子牙走了八百零八步,姜子牙保大周八百零八年。

還有的傳說,周文王沒給姜子牙拉車,也沒揹他,是用轎子抬著他走了八百步的。

但不管是哪種傳說,都充分的說明瞭三個事情。

一,姜子牙是大德大賢之士,而周文王禮賢下士。

二,神話姜子牙。

有了文王禮賢下士的這八百步,便有了姜子牙回報文王保大周八百年的事情。

姜子牙確實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八十歲還能輔佐武王得到天下。但他如此肯定的保周朝八百年,這就有點扯了。

但神話不就是扯出來的嘛!所以,姜子牙已經不單單是普通人了。

三,君臣和睦,禮尚往來,以德報德。

文王對姜子牙好,姜子牙保他姬家的江山。這是君臣和睦,禮尚往來的事情。

這也能教育後世君王禮賢下士。而作為臣子的,必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當然,神話傳說只是傳說,那麼周文王姬昌,到底有沒有背姜子牙走了八百步呢?

可以說這根本就是沒有的事情。文王渴望得到大賢之士的輔佐,但絕對不會像神話傳說當中的那樣背姜子牙八百步。

封神演義算是流傳下來有文字記載這個神話傳說的。

但是,小說裏並沒有描述文王背姜子牙的故事。

當時,文王在渭水河邊尋訪到姜子牙,然後齋戒沐浴,親自去聘請姜子牙。於是,他決定讓姜子牙乘坐鑾輿【鑾輿,指的是皇帝的座駕】。

但姜子牙說道:「尚乃老朽菲才,不堪顧問,文不足安邦,武不足定國,荷蒙賢王枉顧,實辱鑾輿,有辜聖德。」

姜子牙覺得自己都辱沒了鑾輿,怎麼還敢讓文王揹他呢!

之後,散宜生給了姜子牙聘禮,姜子牙急忙讓童兒收下。

文王再三請求姜子牙乘坐鑾輿。但子牙跪而告曰:「老臣荷蒙洪恩,以禮相聘,尚已感激非淺。怎敢乘坐鑾輿,越名僭分。這個斷然不敢。」

姜子牙再三推辭,不敢坐鑾輿,後來散宜生選了一個折衷的方法,那就是姬昌依舊乘坐鑾輿,而姜子牙騎逍遙馬。逍遙馬也是皇帝的坐騎。

從封神演義裏可以看出,姜子牙根本就沒有乘坐鑾輿,他根本就不敢。更別提是讓文王來揹他,那就更不敢了。

畢竟姜子牙將來可是要在文王這個領導的手下幹活兒,現在就不給領導留面子,將來有他喫虧的時候。

小劉侃封神,請關注!


周文王有沒有背姜子牙走八百步呢?我私下認為沒有背子牙更沒走八百步。因為我們找到所有的古代文獻,包括記實文獻《史記》也沒有這方面的記錄。那麼為什麼在民間會有這樣的傳說呢?

這是因為姜子牙在勞動人民的心中有著神聖而崇高的地位,以至於古代的許多神廟裡都有姜子牙的雕象,他是人們心中武神智神的化身,能掐會算,能呼風喚雨,召神驅鬼,因為在中國道教中的許多神都受姜子牙的監管,據說這是元始天尊給予他的使命和職權,因而在中國民間每逢建房時就會在牆上寫上「姜太公在此,諸神退位」,由此可見他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正是出於對姜子牙的祟敬莫拜,人們尊稱他為「姜太公」並將他傳得神乎其神,並編造出許多關於他的美好傳說,周文王背姜太公八百步的說法,就是這些美好神奇傳說中的一種。


文王拉車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只是一個典故。這個事情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沒有歷史依據,乃後世文人墨客所杜撰。

典故講的是周文王為了周朝興旺而求賢若渴,聽說大賢姜子牙在常渭水河畔釣魚,故前去請姜子牙輔佐他。

兩人在回來的路上,姜子牙要求文王要為他拉車。眼看是難為周文王,實則是推算周朝國祚,文王拉車前前後後共走了八百步,姜子牙便說周朝享國八百年。

雖說是個傳說,能流傳到今天,也是有原因的。故事的主角姜子牙,在古人眼裡可是一位大賢之材,當然周朝的建立,姜子牙功不可沒。關於他的故事都傳的神乎其神。這也算是古人對姜子牙這位大賢的一種崇拜吧


民間傳說而已,《封神演義》裏都沒寫。


八百步、八百年,傳說而已。

如果貫穿整個春秋戰國,所謂的周天子可謂名不副實,對於各諸侯國而言,所謂的周天子無足輕重。

這樣沒有質量的八百年,文王會喜歡嗎?

再說說姜子牙,幹勾垂釣,等的就是文王,只是願打願挨的事,又何需八百步驗明真心呢。


導演說讓姜子牙背周文王。姜子牙也沒辦呀,80歲了好不容易找份工作。如果不聽導演的話,他連飯都沒得喫。哈哈哈哈


按書上解說,周文王是讓姜子牙坐轎,文王抬了八百步,而不是背姜子牙0傳說周朝有八百年天下,此為由來也0


這個只是神話傳說的一個情節。


民間傳說而已,無歷史記載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