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鼎盛繁華,中國當時無論是經濟還是政治都走在世界的前列,讓西方國家羨慕不已,似乎,當時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的完美無缺。

  但是,縱觀歷史,清朝時期的牢獄之災,那翻箱倒櫃尋找罪證的醜惡嘴臉,人們的哭聲、慘叫聲、冷笑聲交織在一起,在血色的瀰漫中,“文字獄”是康乾盛世最大一處黑點,難以抹去,不可磨滅。有清一朝,關於文字獄有太多的案例,但是,其中有一個案例很是特殊。

  這個的倒黴居然起源於怕老婆,這是怎麼回事呢?

  事情的一開始是在一七八一年,乾隆剛從五臺山巡視回來,路過河北時,有人報告,說:有個叫尹紹淳的男子帶了兩份報告給乾隆皇帝,皇帝並不認識此人,但是,卻有人告訴他,該男子的父親曾是大理寺卿的尹嘉銓,現在已經告老還鄉,這次的報告是他代替自己的爹尹嘉銓呈遞給皇上的。

  聽到這裏,乾隆當即不痛快,自己的報告還要兒子送來,這是對皇帝的大不敬。但是,乾隆還是看了他的報告,第一份的內容是爲自己已經死去的爹要個諡號,大概意思是:

  “萬歲爺你不認識我,但是,你認識我爹,他是河南巡撫,你還誇過他是個孝子,還專門賜了一首詩給我們家,我們都很崇拜萬歲爺您。如今,我爹去世快三十年了,萬歲爺又正好路過河北,我想趁着這個機會讓您給我爹追認一個諡號。我都替您想好了,諡號就從那首詩裏取,讓我們世世代代都能承受這份光榮,臣定會感激不盡。”

  乾隆看了之後更是十分的不爽,問皇帝要榮耀這種事情本就已經讓乾隆很不舒服,何況,當時追認諡號是國家大事,豈能兒戲。如果說,第一封信皇帝已經生氣,那麼,這第二封信簡直就是讓他火冒三丈。第二封信內容主要是提出要將自己父親的牌位搬到孔廟裏,其大概意思是:

  “我爹在世的時候曾提出,將朱學理論的倡導者湯斌的牌位放入孔廟,當時,您沒能同意,我爹一直惦記這事,惦記了四十年。我也惦記這事,如今您來了,乾脆就答應了我爹的要求,把湯斌先生的牌位放進孔廟,順便把我爹的牌位也一同放進去,讓我們家也沾點文學氣息。”

  這是怎樣一種不知輕重啊,孔子在皇帝眼中是聖人,隨便一個人的牌位,你說放進去就放進去嗎?這是對孔夫子的大不敬。這件事有多荒唐呢?後來的曾國藩,清朝的名臣,功勞無人能敵,他死後,大清上下都期盼他的牌位能放入孔廟,但是,因爲沒有文學專著而作罷。

  那麼,尹嘉銓的爹能和曾國藩相提並論嗎?

  乾隆看了這兩封荒謬至極的信後怒不可遏,於是,硃批:“竟大肆狂吠,不可恕也”。之後,更是下旨,革去了尹嘉銓的九卿身份,並且,將其交給刑部處理。

  乾隆一心想着治他的罪,但是,僅憑藉兩封信就治罪則顯得太不人道。於是,乾隆就派人去抄家,尋找能夠定其罪的蛛絲馬跡。尹嘉銓是個讀書人,家中最多的就是一些書籍和批註書信等物件。大學士英廉查抄了尹嘉銓在北京的家產,並且,搜查出其家藏書大小311套,散書1539本,未裝訂書籍一櫃,法帖冊頁65本,破字畫58卷、書信一包計113封、書板1200塊。

  之後,一場針對於尹嘉銓轟轟烈烈的“文字獄”就開始了。

  尹嘉銓在文章中,把自己母親的死稱爲“薨”,這字不能尋常人家用,這也算大不敬,記過;

  他在文章中說“現在老百姓的心聲不能傳達到朝廷”,所以,這是在說皇帝不體恤民情,算大不敬,記過;

  他在書信上說“自己不願意做給皇帝提意見的官員,怕招來不測之禍”,這就是在說皇帝不民主,專橫霸道,這也是大不敬,記過;

  他自稱“古稀老人”,說這個詞出自於杜甫的詩,這一點沒錯,可是,乾隆帝也寫了一首《古稀說》,只提到杜甫而沒有提到乾隆爺,就是大不敬,記過;

  ... ...

  之後,他的這些書籍被全部燒燬,由其疏解或作序的書則用抽毀的辦法將其文字剔除。其實,從這裏我們已經能看出,刑部就是爲了治罪而治罪,無中生有的事情做得心安理得。

  在獄中,刑部又問他:“有一年,你面見皇帝就想讓皇帝賞給你翎子,說沒有翎子就沒臉回去見妻兒,是不是有這回事?”翎子是官員禮帽上的裝飾,代表了品級地位。尹嘉銓承認了,他說:“是自己的妻子說自己沒出息,就想着,如果有一個翎子就可以在妻子面前誇耀,所以,才厚着臉皮問乾隆帝討要。”

  刑部又說:“你妻子強悍善妒,但是,爲了有一個不善妒的名聲,就想給你娶一個五十多歲的寡婦做妾,但卻知道你們兩個都不會同意。你欺世盜名,你的妻子也學會了欺世盜名。”最後,刑部對此給出的評價是“假道學,怕老婆”,尹嘉銓供認不諱。

  其實,到這裏已經有些眉目了,整件事的起因大概就是因爲他有一個強悍刁蠻的妻子,妻子望夫成龍,先是讓尹嘉銓答應她在皇帝那討要一個翎子,後來,有攛掇自己丈夫給乾隆寫信,討要榮耀,誰知道,這個事情做得太過,最終,才惹惱了皇帝。

  案件處理的很快,直至四月十七,乾隆下了批示:將原本的凌遲改爲“絞立決”,不株連家族。這樣看下來,就顯得皇帝格外的開明。隨後,乾隆解釋說,他的本意不想處以死刑,但是:“爲世道人心起見,不得不明示創懲以昭炯鑑。”

  所以,這也算是警示其他人,此類錯誤不要再犯。

  可以說,清朝時期的文字獄是空前絕後的,而且,隨着統治的穩固而加深,越是統治穩定的時期,文字獄就越是登峯造極。至乾隆時期,文字獄的程度已是達到了無以附加的強化,此時,中國的一些傳統觀念,也因此遭到了極大的扭曲變形。

  參考資料:

  【《清史稿》、《大清文字獄》、《名臣言行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