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常被稱爲“萬病之源”,在致病的風、寒、暑、溼、燥、火這“六淫邪氣”中,中醫最怕溼邪。

據現代醫學統計,有超過60多種疾病與溼氣有關。如肥胖、水腫、腹脹、溼疹、皮炎、痤瘡、泌尿系統感染、女性白帶增多瘙癢等。

最嚴重的是:溼氣可能引起頑固性肥胖,甚至會引發惡性腫瘤,身上(腫瘤)切了又長,長了又切。

很多人都認爲“溼”是南方的專利,其實不然,著名老中醫路誌正就曾鮮明指出:北方亦多溼。

人體溼氣分內溼和外溼,南方多以外溼爲主,北方以內溼爲主。

溼氣偷偷來

溼氣就像賊,總是在人不經意間,偷偷地鑽入體內。

由於生活飲食習慣的調整,人們喜食膏粱厚味,喫燒烤喝冰鎮啤酒,四季喫冰激凌,夏季吹空調,口味重而多鹹,外又常爲寒氣怫鬱,溼不能越,導致現代白領麗人及城市漢子們容易出現體內溼重。

溼氣離你這麼近,不生病纔怪!

溼邪如不祛除,可使病情遷延難愈,如何知道自己體內是否有溼氣,可從以下五大信號判斷。

1睡眠夠了依舊睏倦

即使睡眠時間很充分了,但起牀後還總覺得很困卷、乏力、覺得頭沉、打不起精神,或是覺得身上有東西在裹着,懶得動彈,那麼,就要懷疑身體裏有溼氣了。

2身上容易起疹子

皮膚總愛起疹子,有時手腳患有小皰疹甚至脫皮,臉上、頭髮總愛出油,黏膩不舒服。

3大便粘滯不爽

正常的大便是軟硬適中的條形,如果大便像熟得過度的香蕉一樣外形軟爛、黏膩,不成形,粘在馬桶上不易被沖走,這也說明你的體內有溼,消化吸收功能異常。

4喝水都會變胖

早上起牀後突然感覺自己小腿肚非常痠痛、沉重,或發現最近體重增加了許多,那證明您出現虛胖的現象,也是體內溼氣重造成的。

5舌苔厚膩

照鏡子時發現自己舌苔厚或者舌體胖大,且舌頭邊緣還伴有非常明顯的齒痕,那就證明您體內的溼氣太重,應及時調理。

祛溼就是去病!

1越懶越要運動

體內溼氣重的人大多缺乏運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溼氣就越多,久而久之會導致溼邪困脾、引發疾病。

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

2飲食清淡適量

內溼的形成主要是因爲攝取的營養物太多,難以消化,化爲溼氣;或者食用生冷食物,影響腸胃消化吸收功能。

建議:適當減少酒、肥甘厚味、甜食、油炸食品等油膩食物攝入;少喫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

3避開溼氣的環境

我們人體內產生溼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

日常生活中應當留心: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溼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痠痛;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溼的被子,洗完澡吹乾頭髮擦乾身體。

溼氣重,這些食物少喫爲妙!

1、芒果

芒果是很多人都比較喜歡喫的,特別是在氣候比較熱的地方。芒果更是多的不行,但是芒果是溼熱的水果,在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控制量。不要喫太多了,不然那會導致你體內的溼氣越來越重的哦。

2、紅棗

紅棗喫多了會讓你的脾胃運化功能不好,會導致溼氣聚集。所以對於那些平常靖藏感覺到疲倦或者是舌苔很厚的人來說,要少喫一些紅棗。不然會導致你溼氣的症狀加重許多,並且紅棗是比較甜的食物,喫甜食太多的話會加劇你體內的溼氣。會讓你的更加容易生痰生溼,會導致溼氣在體內無法排出體外,會加重水腫的情況。

3、捲心菜

捲心菜在日常也是很多人喜歡的,並且這個菜的價格也很便宜。所以很多人日常都很經常喫,但是這個菜是屬於溼熱的菜,喫多了會導致體內的溼氣更加重,喜歡喫捲心菜的人,要注意在烹飪的時候加點姜一起炒,這樣可以減輕捲心菜的溼熱之氣,但是也要注意要儘量少喫哦。

4、西瓜

西瓜也是個很寒涼的食物,對於本身溼氣重的人來說,一定不要經常喫西瓜。除了西瓜之外,瓜類食物都不該多喫,因爲瓜類大多數都是涼性的,喫多了很容易會傷害到脾胃,影響到身體正常的腸胃功能,會讓溼氣“駐紮”在你的體內。

對於日常養生來說,可以採取一些簡單的方法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我們常用的食物裏有一些能夠起到健脾化溼的作用,例如薏苡仁、麥芽、山藥、紅豆等。如果感受風寒溼氣了,可以服用一些薑湯祛溼散寒;夏季暑溼之氣較重時,冬瓜、綠豆、扁豆等能夠利水化溼。

溼氣較重的時候,食用水果可以選用蘋果、桃子、橘子、柚子等,儘量不要食用香蕉、火龍果、芒果等黏膩上火的水果。

做菜的時候,適當放入一些香料,如白豆蔻、砂仁、花椒等,這些食材都能芳香醒脾化溼、振奮陽氣,但是要注意不可多用,以免辛辣傷陰。

推薦給大家幾種健脾祛溼的食療方

1.粳米赤小豆粥:赤小豆50克,粳米100克。先用砂鍋將赤小豆煮爛,再加粳米煮粥。

2.薏米蓮子粥:薏苡仁50克、蓮子肉30克。先煎苡仁,繼入蓮子肉,待粥成後即可食用。

3.粳米冬瓜粥:粳米250克,帶皮冬瓜200克切塊,煮粥隨意服用。

4.茅根荷葉薏米粥:薏苡仁200克,鮮荷葉適量,白茅根25克,煮粥服用。

5.山藥扁豆糕:鮮山藥250克、扁豆50克、陳皮5克、紅棗肉100克。將山藥去皮切成薄片,再將棗肉切碎,蒸糕食用,每次50~100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