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由王晶導演,由周星馳、吳孟達、張敏、徐錦江、吳啓華等人主演的喜劇電影《九品芝麻官之白麪包青天》裏,有這樣一幅場景:

包龍星(周星馳)在審案時,他老媽及時送來家裏祖傳尚方寶劍。包龍星如獲至寶,祭出這把尚方寶劍要斬常威,追着常威在法庭裏團團轉。這時候,陪席聽審的大太監李蓮英冷冷地來了這麼一句:“大清開國這麼多年,從沒聽說過什麼尚方寶劍。”

衆人才驀然發現:包家的這柄尚方寶劍,其實得自於明朝崇禎皇帝。這就是李蓮英所言“用明朝的劍來斬清朝的官”。場面一時十分尷尬。最後,包龍星只好順着李蓮英的意思,把那柄尚方寶劍給吞進肚子裏頭,總算解決了這場危機。

雖然大家都不喜歡《九品芝麻官之白麪包青天》裏的李蓮英,不過他的話沒說錯。清朝立國以來,就沒有使用過尚方寶劍。那麼,清朝沒有尚方寶劍,那些代表皇帝巡視的欽差大臣,靠什麼來震懾將士呢?

不怕,他們有刀!

1846年,四川發生大小金川之亂。乾隆皇帝先後派川陝總督張廣泗、保和殿大學士訥親前往前線平定叛亂。但是,張廣泗對訥親過於阿諛逢迎,使得訥親專橫跋扈,輕視敵人,打了幾場敗仗。訥親打了敗仗後,又被過於束手束腳,全無信心,讓戰局變得更加被動。

不僅如此,訥親還在前線懷疑乾隆皇帝的作戰計劃,讓乾隆皇帝十分憤怒。乾隆皇帝當地派遣協辦大學士傅恆爲欽差大臣,前往前線代替訥親。在出發前,乾隆皇帝親授一把腰刀——“遏必隆腰刀”。

“遏必隆腰刀”最先的持有者不是外人,正是訥親的先祖遏必隆。當年,遏必隆是順治皇帝留下的四大顧命大臣之一,奉命輔佐年幼的康熙皇帝。但是,另一名顧命大臣鰲拜專擅權柄,屢次矯詔誅殺大臣,遏必隆不敢過問,保持明哲保身的態度。

後來,康熙皇帝扳倒鰲拜後,將遏必隆革職下獄。“遏必隆腰刀”隨之進入皇宮,成爲皇帝的所有之物。

乾隆皇帝讓傅恆攜帶“遏必隆腰刀”到前線,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懲治訥親。後來,傅恆正是憑藉這一把“遏必隆腰刀”,以皇帝的名義,命令訥親自裁。

明朝雖然有尚方寶劍,欽差大臣也有“先斬後奏”的權力,但使用的範圍極爲有限,只有對於監司、副將以下的低階官員,才能請出尚方寶劍“先斬後奏”。對於巡撫、總兵以上的地方大員,均不能斬殺,最多可以就地免職。而清朝這把“遏必隆腰刀”,可以斬殺從正品的保和殿大學士。所以,“遏必隆腰刀”的威力遠在尚方寶劍之上。

不過,在清朝時期,“遏必隆腰刀”得到使用的機會並不多。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發起金田起義後,“遏必隆腰刀”又出現了一次。

當時,咸豐皇帝命令文華殿大學士、首領班軍機大臣賽尚阿爲欽差大臣,前往進剿太平軍。賽尚阿隨身攜帶了這把“遏必隆腰刀”。

這次,“遏必隆腰刀”似乎沒有給欽差大臣帶來好運氣(當年傅恆可是取得了大小金川之役的勝利)。賽尚阿幾經轉戰,卻在太平軍面前一敗塗地,被太平軍攻佔了湖南重鎮長沙。咸豐皇帝震怒之餘,將賽尚阿摘去頂戴花翎,革職拿問。

至於那把“遏必隆腰刀”,自然也是被沒收了。

【參考資料:《清史稿》《九品芝麻官之白麪包青天》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