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廣播電視創新創優工作座談會上,各廣電局、電視臺領導分享了各自的創新創優經驗和心得。


來源 | 國家廣電智庫


4月15日,全國廣播電視創新創優工作座談會在上海召開,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北京廣播電視局、浙江廣播電視局、上海東方衛視、湖南廣播電視臺等從不同角度作了發言。


中央廣電總檯:

以全媒體建設開闢廣電節目創新創優新空間


文 | 彭健明(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副總編輯)


2018年3月,黨中央決定將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進行整合,組建中央廣播電視總檯。


一年來,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忠實履行職責使命,堅持守正創新,以打造國際一流的新型主流媒體爲目標,牢牢抓住歷史機遇,堅持一體化發展方向,充分發揮新媒體、電視、廣播的整合傳播優勢,持續推動“三臺三網”加速融合,實現優質資源跨平臺共享,形成1+1+1>3的“化學反應”,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不斷增強,各項工作呈現新亮點、取得新成效。



當前,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堅持創新爲要、以變應變,以先進技術爲引領,在融合發展中贏得新優勢,在開拓進取中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陣地。從全媒體內容生產力、技術驅動力、平臺競爭力、生態鏈接力等四個方面爲廣電節目創新創優開闢出新的空間。


一、創新打造融合傳播精品,提升全媒體內容生產力


一年來,總檯推出《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習近平和母親》《央視快評》等一大批生動闡釋新思想的創新節目和融媒體產品。《平“語”近人》首輪播出覆蓋觀衆規模達4.41億,相關報道總觸達人次13.21億。



總檯2019年春晚、《朗讀者》《國家寶藏》《記住鄉愁》《經典詠流傳》《挑戰不可能》《魅力中國城》《謝謝了,我的家》等一批精品節目廣受歡迎,得到中央領導同志多次肯定。


《中國詩詞大會》掀起詩詞之美的國學風潮。《朗讀者》鍛造了從熒屏延展至線下的全民現象級文化事件。《國家寶藏》被盛讚爲開啓了“2018古典文化元年”,兩季全網視頻平臺播放量突破24億,累計微博話題閱讀量50億。《機智過人》全球首創“人機大戰”模式,聚焦人工智能,展現中國最新科技創新成果。


《角兒來了》通過“跨屏播出、融媒互動、全民參與、平臺開放”的融合傳播模式弘揚中華傳統戲曲文化。《瞬間中國》從小視頻折射大變遷,網感氣質濃鬱,上線2小時內播放量突破百萬。《世界聽我說》用故事串聯起世界版圖上的華人足跡,展現新時代的華人縮影。


《魅力中國城》努力孵化文化IP,構建“媒體+文旅產業”的創新生態。世界盃、冬奧會、亞運會等重大賽事轉播報道安全優質、出新出彩,多終端世界盃報道視頻直點播收視規模達65億次。《最美的青春》等主旋律影視劇叫好叫座,2018年全國網收視排名前20的電視劇中,總檯佔17部。


二、前瞻佈局“5G+4K+AI”全新戰略,強化全媒體技術驅動力


總檯牢牢抓住5G時代來臨的歷史機遇,明確提出“聚焦關鍵技術,全力形成‘5G+4K+AI’全新戰略格局”。


2018年10月開播我國首個4K超高清試驗頻道,實現中網公開賽、春晚等內容直播;與三大電信運營商及華爲公司啓動建設我國首個國家級“5G新媒體平臺”,併成功實現2019年春晚4K超高清內容和VR內容的5G網絡實時傳輸;聯合建設“5G媒體應用實驗室”,加快推進5G規模試驗和應用示範。


2019全國兩會報道,央視新聞新媒體共進行12場5G直播、3場VR直播、4場4K超高清直播。



三、優化全媒體傳播管理機制,鞏固全媒體平臺競爭力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建立重大主題、重點活動、重要節點統籌協調機制,圍繞博鰲亞洲論壇、上合組織青島峯會、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峯會、“一帶一路”、脫貧攻堅、長江經濟帶建設等重大主題、重大活動,建立宣傳統籌協調聯動機制,調動三臺優勢資源,做到重大報道中指令統一、資源統一、標識統一,把融合理念貫穿節目製播全過程,形成輿論強勢。


博鰲亞洲論壇報道作爲總檯組建後第一場重大報道,首次統一標識呼號,首次組建總檯報道團隊,首次三臺同屏亮相,累計觸達觀衆22.45億。



總檯建設全媒體內容創新機制。以系列創新活動撬動面向全媒體、多終端的內容創新機制建設,2018年總檯啓動“媒體融合國際(前沿)技術合作系列活動”,邀請華爲、阿里、新浪、NBC等公司和院校專家,全方位解析傳統媒體融合轉型,探索融合技術發展對策,建立聯合實驗共同研發項目,爲節目一線搭建技術合作平臺,助推總檯融合轉型。


央視節目創意大賽激發員工創新活力,引領內容研發向全媒體轉移,獲獎方案均針對融合傳播進行了設計,涉及多種題材,已經列入央視各頻道大改版大創新、高質量發展的實施計劃之中。


四、強化發展戰略佈局,拓展全媒體生態鏈接力


2018年以來,總檯領導密集會見華爲、阿里、騰訊、百度、新浪、京東等國內科技產業巨頭,達成在大數據、雲計算、AI技術、全媒體聯合運營等多方面的合作意向。


下一步,總檯將不斷強化流量思維、用戶思維、數據思維,升級建設多屏融合傳播技術體系,面向智慧媒體,打造自主可控、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全媒體平臺。


強化提前佈局,充分發揮新組建創新研發中心和國內外各地區總部、總站的前沿優勢,組建專門隊伍,研究培育趨勢性、潛力型業態,爲總檯發展蓄力儲能。


打破產業邊界、實現跨界創新,重構生產關係,打造協同共贏的內容產業生態,不斷提升生態鏈接能力。結合總檯新的組織架構,研究建立科學管用的內容生產、人事、財務考覈評估體系,堅持以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推動總檯在改革創新中進一步煥發出新的勃勃生機和旺盛生命力。


北京局:守正創新、向前一步

推動首都宣傳管理工作不斷強起來


文 | 楊爍(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


一、把導向守陣地,“壓緊壓實主體責任”向前一步


近年來,北京局堅持首善標準,堅持主力軍上主戰場,積極構築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一是堅持主旋律佔領主陣地。


統籌各類媒體構建大宣傳格局,緊緊圍繞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聚焦用力,加大宣傳的頻次、力度、廣度和深度,做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思想和風采天天見、天天新、天天深。


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首都疏解整治促提升,搭建城市管理者與普通百姓之間,平等對話與溝通的橋樑,創新推出《向前一步》等電視節目,廣受歡迎。


突出主題主線,圍繞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新中國成立70週年等活動,創作生產《啓航》《初心》《我們的四十年》等精品劇目,唱響主旋律,獻禮新時代。



二是堅持管導向覆蓋全媒體。


貫徹總局60號令,出臺《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節目管理的實施細則》,堅持網上網下同一標準,建立臺網聯動管理機制;


堅持頻道頻率與上星看齊,北京所有的頻道頻率製作、播出的節(欄)目,都按照“上星”標準管理,不留死角;


堅持有形無形齊抓共管,既管好製作機構、傳輸機構、播出機構等有形陣地,也管好論壇、講座、節展等無形陣地;


堅持有牌無牌統一管理,既加強對持證機構的管理,還率先採用備案制,將無證網站納入日常管理,實現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陣地管理全覆蓋。


三是堅持強責任規範全行業。


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建立5+1工作機制,嚴格對作品內容審查把關,加強對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監聽監看,強化輿情監測、研判、預警和應急處置。


堅持政府管理、行業自律、社會監督各負其責,建立意識形態工作統籌協調和聯席會議機制,落實通氣會、工作例會等制度,構建上下聯動、羣策共治的運行體系。加強行業生態治理,積極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效淨化了行業生態。


二、抓創作促繁榮,“以精品奉獻人民”向前一步


北京局聚焦“爲時代畫像、爲時代立傳、爲時代明德”,創立精品創作生產“北京模式”,推動文藝繁榮,努力以精品奉獻人民。


一是創新“五個一”理念,把握創作方向。


在精品創作實踐中,我們總結出了“五個一”創作理念,即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這一創作導向,抓牢創作生產這一中心環節,守住文藝作品高質量發展這一生命線,夯實政府、資本、業界共同搭臺這一事業基礎,確立線上線下全方位版權保護這一產業保障。堅持“五個一”創作理念,實現了優質內容供給的最大化,《傳承中國》《上新了·故宮》等欄目獲得總局獎勵和推介。



二是創立“五統一”規律,促進精品產出。


堅持“守正與創新”、“主旋律與多樣性”、“方向與速度”、“管理與發展”、“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堅守政治底線、法律底線、道德底線,創作更多打動人心的好作品,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


2018年京產劇中,7部在央視一套、八套黃金時段播出,14部在五大衛視播出,《最美的青春》等6部劇入選總局年度電視劇榜單,7部作品入選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片單,實現了“現實題材攀升、總體品質提升、市場口碑上升”。堅持早籌備、早規劃、早立項,遴選出34部劇目,納入總局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片單庫。


三是創建“五項”機制,推動繁榮發展。


整合、完善、優化我們幾年來推行的政策措施,創建了“引導、服務、審查、監管、評價考覈”五項機制。


我們強化引領扶,建立了種子、項目、片單三個庫;我們注重服務,開展“三會三課”系列活動;我們嚴格審查,落實先審後播、重播重審和總編制負責制;我們加強監管,堅持事前、事中、事後全流程監管;我們強化評價考覈,建立優勝劣汰良好機制。


北京市出臺了《關於推動北京影視業繁榮發展的意見》,夯實了精品創作的產業基礎。堅持“扶優、扶強、扶原創”,2018年影視創作基金9000多萬,孵化並推出了《歸去來》《你好,舊時光》等一大批優秀作品。


三、強監管優服務,“打通最後一公里”向前一步


北京局堅持宣講政策“走上門去”,創作生產“關口前移”,解決困難“向前一步”,堅持服務基層、服務一線,服務保障打通“最後一公里”。


一是因勢而謀關口前移。


爲淨化市場環境,保護投資人利益,我們實行控量提質,避免無序生產和無良燒錢,做到“三個關口”前移。題材規劃關口前移,重大主題提前兩年至三年進行題材規劃,提前“吹風”,加強引導,發佈“記錄新時代”工程北京市重點選題規劃片單,並及時吸納更新。


立項創作關口前移,對接並深入頭部企業,瞭解創作動向,將創作要點和劇目大綱提前送審,從中圈定重點項目,有的放矢給予政策、智力和資金支持。備案審查關口前移,就是在備案環節綜合考量公司實力、項目成熟度和市場預期,對創作問題早發現、早糾正,摒棄“靠天喫飯”和“海底撈”現象。


二是應勢而動技術先行。


北京局積極破解行業存在的四個“跟不上”問題,運用信息化革命成果,積極建設應用大數據平臺,提高宣傳管理科學化水平。率先建成了“節目監管大數據平臺”,已實現對1000餘檔節目(欄目)全程監測自動預警。


網絡視聽監管平臺正在積極建設中,將進一步開發“人臉識別”、“幀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進行實時監看,自動比對、搜索把關,有效提升監管水平。我局還承擔建設“北京雲”的職責,將在此架構下,實現融媒體、智慧廣電的有機結合,打造集內容創作、生產、監管的一體化平臺。


三是順勢而爲服務精準。


北京局着力優化營商環境,在全行業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落實活動,形成了聯繫企業的服務管家長效機制,爲企業當好聯絡員、協調員、督導員和服務員。


堅持送“服務大禮包”,實行“一劇一策”、“一企一策”和“一對一”聯繫,重點劇目備案審查走“綠色通道”。爲方便企業辦事,整合微信公衆號和網站功能,行政審批進駐園區,讓企業少跑路。與北京銀行簽署500億授信額度戰略合作協議,實現銀企對接,着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


目前,我局正在創新推進智慧廣電(網絡視聽)重點實驗室、廣播電視節目創新實驗室、網絡視聽研究院建設,與首都的高校、影視智庫、企業共同推進創新創優。


浙江局:增強綜合研判能力

提升節目評議水平


文 | 張偉斌(浙江省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


近年來,浙江局把收聽收看工作,作爲保證廣播電視正確宣傳導向,提高廣播電視節目質量的一個重要抓手,明定位、拓範圍,建機制、創精品,切實發揮了收聽收看在廣播電視宣傳中的引導、示範、督辦、糾錯、預警功能,爲我省打造忠誠廣電、智慧廣電、實力廣電、惠民廣電和清廉廣電發揮了保障推進作用。


一、明確工作定位,解決“幹什麼”的問題


我們提出“三個聚焦”:把工作內容聚焦在節目內容上,組織人員對廣播電視臺的相關節目進行重點收聽收看;把工作流程聚焦在事中事後環節上,在收聽收看基礎上對內容作出價值判斷和評議評價;把工作標準聚焦在國家廣電總局的要求部署上,及時將上級精神精準傳達到省、市、縣各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和網絡視聽單位。



尤其在統一工作標準上,我們完全對標總局工作要求,在原有《視聽評議》簡報的類型中,增設了《宣傳提示》,專門傳達總局宣傳管理指示精神,先後刊發了數十期《宣傳提示》。


及時傳達了總局關於“加強未成年人蔘與的廣播電視節目管理”“電視法制欄目劇應着力體現普法初衷”“電視節目應具備底線思維”等通知精神,以及總局領導在全國廣播電視會議上的講話摘要等。這些《宣傳提示》,更加突出了內容管理要求,覆蓋範圍更加廣泛,增強了省局對播出機構的指導作用。


二、加強引領警示,解決“怎麼幹”的問題


我們堅持引領和警示相結合,努力使收聽收看工作既體現積極、正確、客觀的原則,又體現全面、迅速、穩妥的要求。一方面注重強化主題宣傳,另一方面突出問題導向。


比如,2018年,我們既刊發了《浙江廣電集團〈激盪四十年——改革開放看浙江〉評議》《浙江之聲〈“八八戰略”在身邊〉系列報道評析》《浙江衛視新聞專欄〈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評析》等稿件,肯定成績,分析經驗,也刊發了《新聞報道娛樂化不可取》《暴力視頻播放應有節制》《主持人評論不能太隨意》《應避免不當的報道手法和編排方式》等評議文章,指出傾向性和苗頭性問題。


在此基礎上,省局建立了廣電媒體輿情季度分析報告制度,對全省廣播電視媒體輿情主要特點及存在問題進行評價和通報,以此促進廣播電視節目向上向好,淨化輿論環境。



我們還注重節目自身橫向與縱向對比,注重對重點節目做全方位的解剖,增強研判效果,推進節目優化成長。


如今年一季度,我們對浙江衛視《智造將來》《大冰小將》《少年國學派》《王牌對王牌(第四季)》幾檔重點欄目均進行了較爲深入的評析,其中評議《王牌對王牌(第四季)》節目時,我們還將其與之前第三季的節目加以對比分析。


每一份評議,均對節目所展現出的製作理念、內容特色、社會反響進行了概括,並在此基礎上提出改進提升意見,得到了業內人士的充分認可。


三、完善研判方式,解決“幹得好”的問題


近幾年來,我們關注廣播電視、網絡視聽媒體中一些傾向性、苗頭性問題,注意趨勢化、類型化的歸納總結。


比如,我們針對當前非時政類新聞節目崇尚拿來主義、過度追求“眼球效應”、缺乏個性解讀的現狀,出刊《當前非時政類新聞節目應該注意的幾個傾向性問題》,提醒新聞單位要努力提升新聞品質,切實解決新聞同質化、新聞時度效把握不當、新聞源引用不夠規範等問題。民生新聞節目因爲接地氣,10餘年來頗受觀衆喜愛。


我們在大量收看的基礎上,圍繞總局相關宣傳報道要求,對民生節目提出了創新創優五條意見,包括:要強化時政意識,堅持正面報道爲主;要增強主流意識,處理好大民生與小民生的關係;要堅守導向意識,注意感性與理性的結合;要提升服務意識,踐行爲人民服務的宗旨;要彰顯創新意識,增強民生新聞報道傳播力和影響力。這些建設性意見獲得了業內人士的首肯和贊同。


幾年來,我們還陸續刊發了《當前電視社會新聞應注意的幾個問題》《電視娛樂新聞報道應注意社會導向》《重視新聞編排中的四個結構性問題》《省本級廣電媒體對農宣傳的現狀、問題及建議》《重視電視綜藝節目過度娛樂化問題》《電視相親類節目應注意把握的幾個問題》《引進類節目要注意本土化改造》等評議文章,這些內容均屬圍繞媒體發展而提出的一些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體現了一定的前瞻性。


四、拓寬研判範圍,解決“全覆蓋”的問題


按照網上網下統一導向、統一標準、統一尺度的要求,我們出臺了《關於加強廣電媒體公衆號建設和管理的意見》,努力實現對廣播電視、網絡視聽媒體監管全覆蓋、全方位、無死角。


我們跟蹤評議廣電媒體微信公衆號的相關內容,出刊了《廣電主流媒體公衆號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等評議,指出不少公衆號還存在與開辦主體“兩張皮”——兩種編排方式、兩套指導理念、兩個評判標準以及重大事件關注不夠,“三俗”內容比較集中,原創內容比例偏低等問題。


我們積極關注廣電融媒體發展新趨勢,加大了對省級傳媒集團所屬新媒體的評議力度。2018年,又增加了網絡視聽節目網站的評議內容,刊發了多篇專題評議文章。


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平臺及其服務,對華數TV、新藍網、浙江在線、淘寶網等全省數十家持證網絡視聽單位進行定期分析和系統排查,大幅提升了新媒體監管研判的及時性、準確性、高效性。截至去年底,共發現並處理了200餘條違規鏈接。


五、加強省市聯動,解決“誰來幹”的問題


截至2018年,省、市兩級全部建立了廣電監測中心,並由專人負責開展內容評議工作,在全國率先形成省、市兩級功能完善,覆蓋省、市、縣三級廣電播出機構的視聽評議工作局面,推動監管評議形成合力。


省局建立了評議專家庫和省市兩級共享評議專家的合作機制,支持省廣電學會定期組織調研、培訓活動,開展省市年度評議稿件評選評優。近幾年來,省局堅持每年召開省市視聽評議員培訓會議,邀請總局相關負責人以及資深評議專家等授課,向評議員全面解讀上級指示精神和有關宣傳管理要求,提升專業素質,增強節目研判分析能力。


上海廣電:轉型升級正當時

守正創新再出發


文 | 高韻斐(上海廣播電視臺臺長) 


一、新徵程新起點,全力啓動東方衛視轉型升級


經過短短一個多月的籌備,2019年元旦,東方衛視全新版面正式亮相,不僅獲觀衆、媒體和學者專家的廣泛點贊,也相繼獲得了各級領導的高度肯定。


中央領導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特別點評了東方衛視今年的新年改版,重點表揚了《詩書畫》《這就是中國》《今晚60分》等多個新節目,認爲東方衛視將夜新聞擴版到一小時,力度大,水平高,充分肯定了東方衛視在加強輿論引導、體現價值引領上的新作爲。



1月以來東方衛視連續累計4次獲得國家廣電總局的表揚,其中《巡邏現場實錄2018》《閃亮的名字》2個節目先後在總局宣傳工作例會上做了經驗介紹。


二、不斷深化認識,持續推進東方衛視轉型升級


  • 認識一


轉型升級不是“小修小補”,不是對某個節目或者某個時段進行局部優化提升,而是要進行全方位、全天候、“脫胎換骨”式的重塑再造。


我們緊緊圍繞“新時代新面貌”的核心理念,從重塑版面生態、突出新聞立臺入手,重新構建了東方衛視“4+2+1”版面佈局,全面重塑整體版面生態。


其中,“4”是指全天打造早、中、晚、黃金四條新聞直播欄目播出帶,進一步強化“新聞立臺”。我們率先在全國省級衛視22:30檔播出1小時的新聞日播時評欄目《今晚60分》,加之晨間新聞《看東方》擴版爲兩小時,東方衛視的新聞播出量日均達到了5個小時,體現了東方衛視在“做新時代前行的記錄者”這一核心理念上的決心,以及“天下大事,看東方衛視”的特色。


“2”指的是在每天黃金檔重要新聞版面前後,即17:50和23:30,創新開闢文化節目日播線,開播全新日播文化賞析類節目《詩書畫》。該節目每天用十分鐘,爲觀衆講解一首詩、品鑑一幅字、賞析一幅畫,運用適應網絡時代的新語態新方式,讓更多觀衆領略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1”是指東方衛視重點優化了晚間黃金時段資源配置,按照“小成本 大情懷 正能量”節目的自主創新方向,在周間黃金時段打造一條以公益節目爲矩陣的“930公益節目文化帶”,推出了《這就是中國》、《人間世》、《閃亮的名字》、《我們在行動》、《喝彩中華》等一批高品質創新節目。



同時,我們也充分認識到,“新聞立臺”做新聞節目,不僅要增“量”,更重要的是提“質”,要在質量上做出提升、做出影響力。


因此我們在新聞節目的定位上也各有側重,比如在《今晚60分》節目就不是一檔簡單的新聞資訊節目,而是通過整合多種新聞資源,打造“新聞時評”節目,分設《關鍵時刻》、《焦點對話》、《全球眼》、《新財經》等板塊,大量採用“主持人+上海北京兩地特約嘉賓+VTR”多框並列呈現的形式,形成多元視點、實時在線的視覺感受,突出東方新聞的國際視野和財經特色,更加積極主動地放大主流輿論場的聲音。


  • 認識二


轉型升級不是停於表面的改版重塑,而是從根本上提升節目創新能力,增強頭部內容生產能力。


全新的東方衛視版面湧現了一系列正能量、高品質的創新節目。國內首檔講述時代英雄故事的大型情懷節目《閃亮的名字》、全新大型思想理論節目《這就是中國》、文化賞析類節目《詩書畫》、全國首檔全景式警務紀實片《巡邏現場實錄2018》,還有《人間世(第二季)》、《喝彩中華(第二季)》等等,都獲得了市場、觀衆和領導的好評。節目的創新創優,是推動轉型升級的動力源。


在中宣部和總局牽頭指導下,東方衛視聯合長江流域十二省市,全力打造貫穿全年的“長江之戀”大型媒體項目,包括了12期新聞系列報道、一臺專題春晚、6集文化紀實節目、13集季播綜藝節目,爲長江流域“文化共同體”搭建了全媒體平臺,形成了一道嶄新的“長江流域文化風景線”。


爲吸引更多的中國人尤其年輕一代的觀衆關注時政問題,東方衛視從今年起原創了一檔周播思想理論類節目《這就是中國》。節目一改以往說教灌輸式的理論節目形式,代之以“演講+真人秀”的創新表達方式。


節目嘉賓張維爲教授用通俗化的語言、嚴密的邏輯、真實的數據事例,與觀衆共同探討社會和思想熱點,通過問答形式產生有思辨性、有價值觀、有鋒芒的思想碰撞,向觀衆展現中國模式和中國崛起的道路,幫助觀衆進一步瞭解中國,認識中國,樹立“中國自信”。


《閃亮的名字》將英雄題材創作模式作了提升,即明星實地尋訪結合場景式演繹,用電影化的表現手法,再現英雄事蹟。節目自1月3日播出至今,全國平均收視(55城)位列同時段第一,同時收穫了各方好評。最近還代表中國原創節目模式登上戛納春季電視節主舞臺。



綜藝節目也是東方衛視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歡樂喜劇人》避免了以往刻意煽情和激烈衝突的內容,讓喜劇與時代有了更緊密的結合,潛移默化地帶給觀衆對生活更積極的看法與態度。


《媽媽咪呀》增加了衆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媽媽和華人母親,立足上海,放眼國際。而全新的閤家歡綜藝節目《沒想到吧》,讓老百姓成爲綜藝節目第一主角,把道德建設主題與驚喜製造創意相結合,在歡樂中帶給觀衆明確向上的價值導向。


  • 認識三


以版面和節目的升級轉型爲起點,推動電視人創作觀念和“四力”實踐的轉型升級。


《閃亮的名字》主創團隊用六個月的時間,走訪了10多個城市,全組累計飛行近80萬公里,從無人區可可西里,到四川大涼山的深處,從青海金銀灘到敦煌隔壁大漠,他們邁開了雙腳,與英雄同行,感受英雄的“呼吸”。


《我們在行動》主創團隊目前已走訪了11個省、自治區, 共計50多個貧困村,舉辦了15場產品發佈會,用腦用心發掘推出17款貧困縣的優質產品,目前已累計爲各貧困縣村民實現總計7260餘萬元的銷售額,搭建起了一個龐大的“產業扶貧造血媒體工程”。節目因此榮獲了“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這是唯一一家媒體機構獲此殊榮。


《巡邏現場實錄2018》主創團隊在近半年時間裏,蹲點了上海36個基層派出所,拍攝了748個巡邏案例,記錄下120名一線民警和指揮人員日常的工作狀態,以警民關注的熱點、焦點、痛點故事引發社會共鳴。


《人間世》第二季用一年半的時間,九個攝製組,拍攝了近200多個拍攝對象,通過547個日夜的沉浸式拍攝製作,呈現了這部有溫度、有情感、有善意的作品。


三、強化頂層設計,集全臺之力守正創新再出發


2019年我們還先後推出了多項改革舉措:


(一)地面頻道優化


整合娛樂頻道和星尚頻道,推出面向長三角的全新“都市頻道”;整合炫動卡通頻道和哈哈少兒頻道,推出全新的少兒頻道“哈哈炫動衛視”。


(二)第一財經傳媒改革


組建旗艦新媒體中心,升級APP產品,並啓動了《第一財經日報》和《第一財經週刊》兩個紙質平臺的最大改版。


(三)東方廣播中心改革


4月1日起,對旗下上海新聞廣播(FM93.4 AM990)和東廣新聞臺(FM90.9 AM1296)進行改版,改革新聞生產機制、打造融媒體產品矩陣,推動廣播媒體融合改革向縱深發展。


(四)紀錄片製播體制改革


我臺把分散在融媒體中心、東方衛視中心、第一財經、版權資產中心等全臺多個部門的紀錄片製作力量集中起來,醞釀成立SMG紀錄片製作中心,力爭把紀實頻道辦成與上海國際大都市地位相稱的專業紀錄片頻道。


2019年是新中國誕辰70週年,也是上海解放70週年。我們將緊扣這一主題主線,以實施“新時代精品”工程爲抓手,全力打造《大上海》《蘇聯攝影師眼中的開國大典》《代號211》《流動的中國》等優質紀錄片,以及“長江之戀”大型媒體項目、影視劇、動畫片、舞臺演出等精品力作,並適時安排在東方衛視播出,獻禮“新中國成立70週年”。

 

湖南廣電:

走出行業困境的兩個關鍵


文 | 呂煥斌(湖南廣播電視臺黨委書記、臺長)


2019 年新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1.25 重要講話對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進行了再動員、再部署。


早在五年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五年來,湖南廣電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堅決走融合發展的道路,堅持改革創新,不斷創新體制機制,逐步建成了可管、可控的全媒體平臺,形成了相對獨特的廣電發展模式。


一、通過媒體融合促業務創新


2015 年初,湖南廣電制定了《建設新型主流媒體若干意見》(23 條),形成了“以我爲主融合發展”的戰略共識和“一雲多屏、兩翼齊飛”的發展目標,以“芒果TV 實施湖南衛視內容獨播戰略”打造新媒體平臺,贏得了超常規發展。


截至目前,芒果TV 手機APP 下載安裝啓動量超6.8億,日活6500 萬,穩居視頻行業前四,是唯一與BAT 爭陣地的國有主力軍,也是廣電系統新媒體用戶規模最大的新媒體視頻網站。湖南衛視也創新強勁,2018年宣傳創新和創收都實現了逆增長。


新老平臺構建起“融爲一體合而爲一”的融媒大生態矩陣,帶動了地面頻道和內容公司的系統性協同,爲業務創新和人才價值的溢出提供了新動能:


一是媒體融合促原創精品生產


芒果生態圈已經打造了超過50 個工作室團隊,一批專業級、高門坎節目成爲業界翹楚。過去一年,《聲臨其境》《聲入人心》《搖啊笑啊橋》三大原創模式成功賣到了英美等國家,《那座城這家人》、《年輕黨員的朋友圈》成爲總局認可的電視劇和公益廣告類原創精品。


《聲臨其境》


二是媒體融合促主流大片繁榮


去年芒果TV、湖南衛視雙平臺與金鷹紀實衛視、湖南經視、都市等傳統媒體戰略合作,推出《我的青春在絲路》《新時代學習大會》《故園長歌》《時光的旋律》《我愛你中國》等臺網融合的主流大片,充分發揮了引擎作用,帶動了地面頻道的業務創新。湖南廣電以我爲主臺網聯動的媒體融合戰略爲做優湖南廣電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二、通過市場化抓體制機制創新


一是以市場主體的方式建平臺


爲了支撐媒體融合的發展需求,與之相配套的資本運作幾乎在五年前同時展開。2018 年芒果超媒正式成軍,芒果TV 成功上市,2018年總收入56.11 億,淨利潤7.1 億,連續兩年成爲業內唯一盈利的平臺。


多年的市場磨礪使芒果TV 具備了到“深海游泳的素質”,直面市場競爭的能力,也有了未來反哺傳統媒體的潛力。



二是以集團化改革創新體制


2018 年湖南省委推動廣電改革重組,廣電、網絡、電影的整合有效集聚優勢資源,爲打造廣電強產業鏈奠定了基礎,建鏈、強鏈、補鏈,可以說爲突破當前的發展瓶頸提供了想象空間。


同時湖南廣電通過這輪改革,將市場主體立起來,探索國有文化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的創新。我們的改革目標是做實一個集團,做強四大業務板塊,做優兩個上市公司,真正打造新型主流媒體集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