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在世時,便已經想到了這個問題,並做出了妥善的安排。神龍政變發生時,武則天已經是82歲高齡,這個經過大風大浪的老嫗,是被逼宮而退位的,因而她十分清楚,是時候妥協讓步了,否則自己的後事會變得更為複雜。

綜合各家史料來看,武則天身體每況愈下,因而特意找來唐中宗、相王、太平公主和武三思等人,開始囑託後事。武則天的這份遺囑,被稱作「遺制」,儘管其具體內容未能流傳下來,但今人可以從《新唐書》《舊唐書》和《資治通鑒》等窺見端倪。

其中,《舊唐書》載:「遺制附廟、歸陵,令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其王、蕭二家及褚遂良、韓璦等子孫親屬當時緣累者,鹹令復業」;《新唐書·》則稱:「遺制稱則天大聖皇太后,去帝號」;《資治通鑒》大體取《舊唐書》之說。

以上三部史書,均明確表示武則天在臨終時要求去帝號,將其與高宗合葬於乾陵。同時,為了緩和矛盾,武則天還讓政敵王皇后、蕭淑妃等後人復業,特意讓侄子武三思恢復實封之數。這樣一來,武則天便把後世安排妥當,了卻了牽掛。

武則天死後,唐中宗遵從其遺願。如此一來,武則天便不再是皇帝,也不再涉及後世唐朝皇帝是否承認武則天是皇帝的問題了。

另外,題主稱漢朝後世不承認漢惠帝,當是誤解。其實,後世不承認的不是漢惠帝,而是漢惠帝的兒子:前少帝劉恭和後少帝劉弘。之所以不承認這兩位小皇帝,是因呂后病逝後,陳平、周勃等人迎立劉邦第四子代王劉恆,這其實也是一場政變。劉恆稱帝後,為了維護自己的正統地位,自然要否定兩少帝,尤其是後少帝劉弘。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先後執掌皇權今五十年,是銜接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重要階段。她曾改唐為周,死後仍然為李唐後世的皇帝所尊奉。

歷史事實:武則天該唐為周以後,以大周皇帝的身份君臨天下十五年;在大周的神龍元年正月,武則天重病,張柬之等五大臣發動政變,以誅殺武則天寵臣張易之、張宗昌為口號,然後逼武則天退位,太子李顯登基;李顯登基數日後,改周為唐;當年冬天,武則天崩逝,留下遺照,廢除自己的皇帝身份,以唐高宗皇后的身份葬入高宗的乾陵;李顯在安葬了母親以後,又恢復了母親的帝王身份,追稱則天大聖皇帝;然而,在中宗李顯的詔書中並沒有說明是大周的則天大聖皇帝還是大唐的則天大聖皇帝,但這不影響後世李唐皇帝對武則天的尊奉。

武則天之所以能得到李唐後世皇帝的尊奉原因:

1、血統原因。李唐的後世皇帝,都有武則天的血統,都是武則天的後代子孫。這點與漢朝不同,漢文帝及之後的皇帝都沒有呂后的血統。

2、法統原因。從五大臣發動政變,擁立太子李顯的過程可以看出,首先五大臣不是以討伐篡位者武則天為口號的,這說明這次政變是承認武則天的皇帝身份的;李顯是先登基、然後再改改周為唐的,說明李顯是以大周太子的身份繼承了大周的皇位,然後改國號為唐;李顯後來發詔書說明情況,解釋了武則天之所以建立大周的原因,是因為自己當時年紀輕,李敬業等發動了揚州叛亂,母親武則天不得已,才代替自己執掌天下,為了守住高祖太宗的大唐江山,在這主少臣強的局面下,母親不得已才改唐為周的,雖然這詔書裏顛倒了是非,但總算是唐代的官方口徑

3、政績原因。武則天是有作為的政治家,她弄權是為了用權,而不是相反;她執政數十年,在繼承高祖太宗和高宗的政策下,經過整治實踐,改革完善了大唐的政治制度,雖然上層政局有動蕩,但是社會層面全面的發展,老百姓的生活持續走好,武則天贏得了大唐的民心;武則天以唐高宗皇后的身份治理國家二十八年,以太后的身份治理國家五年,這時人們已經習慣了武則天的統治,也相信她的政治才能,所以後來十五年的改唐為周,人們也是一定意義上認可的。

漢朝的問題:

漢朝的皇帝也是承認漢惠帝的,而不承認所謂惠子之子的前後少帝;這是由漢初功臣政變的徹底性決定的。周勃陳平等政變成功後,制定了兩個原則,第一是姓呂的全部誅殺,不論男女第二是姓呂的生的孩子全部誅殺,不論男女;這兩點,絕對執行,不許漏網,寧可錯殺,絕不放過,除惡務盡!

漢初政變的徹底性是唐代五大臣政變所無法達到的,這也就決定了漢文帝及其以後的皇帝沒有一點呂后的血脈。

大膽設想一下:

如果張柬之等進行了徹底的政變,採取誅殺武則天和李顯、李旦、太平公主等及其子孫;而選擇唐高宗庶兄弟們的後代或者唐太宗庶兄弟的後代繼承皇位,尤其是被唐太宗廢掉的太子李承乾,他的兒子李象和孫子李適之就是唐太宗的嫡長孫和嫡曾長孫,他們父子是皇位的最佳繼承人,如果是這樣的人繼位,恐怕王莽就是武則天的榜樣!

綜上所述,武則天在政變後,之所以能得到李唐皇帝的尊奉,是由不徹底政變的政治原因和血統問題共同導致的,李唐後代皇帝也是武則天的子孫,而且武則天政績卓然,也得到了廣大的民心。


武則天生前還政李唐皇室,卸去皇帝稱號,以唐高宗李治的皇后自居,因此她死後唐朝認她為皇后或者皇太后不承認她為皇帝 ,這也是武則天的本意。漢朝是承認了漢惠帝劉盈的,給了他謚號與本紀,只不過他的存在感太低了,他的輝煌都被呂后遮擋了;因此大家談到漢初的歷史只有劉邦與呂后,再接著就是漢文帝劉恆,漢惠帝劉盈成了存在感最低的皇帝。同樣的武則天的強勢讓人認為她一開始就是皇帝,其實她當皇帝前唐中宗、唐睿宗都是傀儡皇帝,武則天直到66歲才自立為皇帝的。

武則天14歲就進皇宮侍奉唐太宗李世民,爵位為才人,號為「媚娘」;武則天雖然沒有受到李世民寵信,但是她跟著李世民學會了治國之道與帝王之術,還跟太子李治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武則天治國效果明顯,後世史學家認為她治國有太宗皇帝遺風;丈夫李治、兒子李顯、李旦皆為庸才,治國理政全靠武則天,所以掌握權力除了身份外還需要能力。武則天回宮後,先智鬥後宮諸女,戰而勝之;再勇奪皇權,跟李治並稱二聖,她以天后身份裁決國事。

李治憂鬱而死後,兒子李顯當了皇帝,武則天垂簾聽政,李顯不聽話,武后怒而廢帝;改立兒子李旦為皇帝,武后臨朝稱制,自專朝政。李唐王室聯合功勛後裔起兵反對武則天,天后派兵滅之,然後又大肆屠殺不聽話的李唐皇室成員與功勛後裔,手段果敢而酷烈,最終穩定了武則天的權勢。公元690年10月16日,武則天篡漢建周,改元天授,武后稱聖神皇帝,以睿宗李旦為皇嗣,賜姓武氏,以皇太子為皇孫。公元705年12月16日,武后在上陽宮病逝,遺命為: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與李治合葬乾陵,立無字碑。

漢惠帝劉盈生而仁弱,他有一位強勢的母親呂稚,他當皇帝的那幾年裡,軍政大事皆由呂太后決斷,他只是在詔書上蓋玉璽而已。劉盈沒有推翻母親親政的想法,更沒有推翻母親的實力,因此他就安心的當一個傀儡皇帝,事無巨細皆報呂后裁決。呂稚將戚夫人做成人彘,並邀請兒子劉盈去看,她的本意是教兒子為君之道,對於政敵不能心慈手軟,否則被做成人彘的就會是她呂稚了。結果劉盈驚嚇過度,之後縱情聲色自斃;劉盈跟呂后死後,漢朝功勛集團殺了劉盈的兒子以及呂氏家族,故劉盈的存在感更低了。


題主說的不對。漢朝是承認漢惠帝的,只是不承認呂后立的兩個惠帝的兒子前少帝劉恭、後少帝劉弘。而關於武則天,唐朝經歷了一個從承認到不承認,再反覆為承認,最後又不承認的過程。

首先說說漢惠帝劉盈,漢朝不存在不承認劉盈這種事。只是劉盈死後,呂后把持朝政,先立劉盈與宮人之子劉恭為帝,殺其母,謊稱張皇后(呂后女兒魯元公主之女)所生,是為前少帝。劉恭逐漸長大,知道母親的慘劇,揚言要為母親報仇。呂后為此殺劉恭,改立另一個兒子劉弘,是為後少帝。呂后死後,羣臣聯合各地劉氏宗親發動政變,殺諸呂,迎劉邦第四子代王劉恆繼位,是為漢文帝。羣臣和劉氏宗親為了強調自己發動政變的合法性,並且根除後患,便宣稱惠帝的包括前後少帝在內的六個兒子都是那些宮女在諸呂府中有了身孕再被送入宮中生下,都不是劉盈的兒子。實際上,這話在呂后活著時他們不會說,他們照樣給前後少帝行君臣大禮,究竟是不是劉盈的兒子,誰也不知道。所以,就這樣,前後少帝都不被承認,文帝是高祖、惠帝後的漢代第三位皇帝。惠帝從來沒有不被承認過,他是劉邦嫡子,按照劉邦遺詔繼位,沒有任何理由不承認他。只是因為惠帝劉盈和文帝劉恆是一輩人,所以如果算幾代皇帝可以稱為一代而已。

然後就看武則天了,武則天的情況跟劉盈或者前後少帝都是完全不同的。首先,武則天的登基是斷送了李唐江山,在她稱帝的那一刻,唐朝終結了。武則天改國號為周,所以,從這個角度,武則天不是唐朝皇帝,是武周的皇帝,她也不以唐朝皇帝自居。武則天在位時,曾經因為「立子」還是「立侄」問題有過動搖,最後聽從狄仁傑等人「侄子不會祭祀姑母」的言論,還是將廢為廬陵王的中宗李顯召回,封為太子。

不過注意,李顯不是唐朝太子,而是武周王朝的太子,他和弟弟李旦都被賜姓武。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如果沒有意外,李顯將以武顯得名字成為武周王朝第二代皇帝,這樣的話,也就不存在所謂唐朝是否承認武則天為皇帝的話了。但是,隨著武則天面首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把持朝政,將武則天與朝臣隔絕,殘害武李兩家宗室。武李兩家和朝臣忍無可忍,最後張柬之等五大臣發動神龍政變,殺張氏兄弟,逼武則天「禪讓」皇位於李顯。中宗於神龍元年正月複位,次月恢復國號為唐,一切官制、服色等都恢復唐朝時期。武則天則遷居上陽宮。

按理說,恢復了唐朝,就不是武周王朝,所以武則天也就不是皇帝。但李顯的皇位畢竟來源於武則天的「禪讓」,雖然是逼迫,但還是走了這個流程。如果不承認武則天的皇帝身份,李顯的皇位也就不合法。因此,武則天退位後直到她去世的十個月間,李唐王朝一直承認武則天是皇帝。李顯給他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這段時間,唐朝承認武則天為皇帝。

神龍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武則天病逝。她留下遺詔,省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赦免了當年的政敵王皇后、蕭淑妃二族,及極力反對高宗立她為皇后的褚遂良等大臣,並要與高宗合葬乾陵。關於遺詔,由於是皇帝死後頒布,所以意思究竟是去世的皇帝本人的,還是新君的本來就是個未知數。這有可能是武則天的意思,其實也可能是中宗李顯為了」正本清源「而以武則天名義頒布,這就不得而知了。不管怎麼說,從這一刻開始,唐朝不承認武則天為皇帝了,她恢復了皇后身份。

此後,歷代唐朝皇帝又給武則天加了尊號。唐少帝李重茂(李顯之子)唐隆元年改稱」天后「。同年,唐隆政變,睿宗李旦複位,改年號景雲,改稱武則天為」大聖天后「,關鍵是兩年後,李旦改元」延和「,又給武則天上尊號」天后聖帝「。這一刻,武則天突然又恢復了皇帝身份。但是沒有多久,改為」聖後「,顯然李旦也覺得恢復武則天的皇帝身份不合適。開元元年,李隆基更是給武則天降低規格,改為」則天皇后「,天寶八載,又加謚」則天順聖皇后「。之後沒有再更改過。

因此,唐朝對武則天的態度就是,退位到去世,承認皇帝;此後恢復為皇后,不承認皇帝;睿宗李旦延和元年短暫恢復承認皇帝,很快再次不承認,仍為皇后,直至唐朝滅亡。


漢朝是承認漢惠帝的,這段歷史不同於明初的建文帝。從司馬遷的《史記》和班固的《漢書》裏,都為劉盈立了本紀。

只不過,劉盈在位的這七年時間裡,朝政大權掌控在呂雉手中。加之劉盈壽短,24歲就鬱鬱而終。之後呂雉又垂簾8年。

所以,劉盈的風頭完全被呂后蓋過。《史記》裏乾脆把兩人合併為一紀,《漢書》倒是立了個「惠文帝紀」,但也是寥寥無幾的幾個字,筆者統計,不到一千字。所記載的也是極為地簡略。

以至於世人皆知漢初劉邦之後是呂雉,之後就是劉恆。劉恆成了西漢第二位皇帝。反倒是劉盈不被漢朝承認。

劉盈是被漢朝承認的,因為在位短,權力被強勢的呂雉把持,再加之「文景之治」這一塊巨大閃耀旗幟,所以劉盈存在感低。所不被承認的是劉盈那幾個兒子。

總共是六個,前少帝劉恭,後少帝劉弘以及四個王。這些都不是嫡出。有可能生於宮女。劉盈的皇后是張嫣,她是劉盈親姐的親女,兩人並沒發生牀笫之歡。自然沒嫡子。

諸呂之亂爆發,功臣派在內,劉氏子弟在外,其中以劉肥的兒子劉襄為代表。為奪取足夠多的利益,功臣派率領發動政變,終結這一場叛亂,劉襄水打竹籃一場空。

殺光呂家子弟,除掉劉盈兒子,史書是這樣記載:

大臣相與陰謀,以為少帝及三弟為王者皆非孝惠子,復共誅之

既然是這樣統一口徑,漢文帝事後又沒追究,自然是定性了。但依然記載於史書。

武則天作為一個女人,以此登上皇位,這和漢惠帝的情況有很大不同。一個是另立武周朝,一個是帶有劉邦遺囑,合法登基。所以,肯定是飽受質疑的,受一番波折的,最終仍舊不被承認

武則天的經歷可謂豐富。

武則天是功臣武士彠的女兒,14歲入宮充當唐太宗的五品才人。等李世民去世,武則天在感業寺成了尼姑。之後被李治接進宮裡,和王皇后、蕭淑妃鬥智鬥勇,踏著她們的肩膀,走上皇后寶座。李治身子弱,素來有頭風頑疾,武則天輔佐朝政。唐朝迎來二聖臨朝的時期。李治死後,沒幾年,武則天洛陽稱帝,建立武周朝。

公元705年,神龍政變爆發,武則天禪讓太子李顯。同年,武則天去世。

武則天女皇的身份又是如何被唐朝後世皇帝處理的呢?分為這麼幾段時間。

一,神龍政變後。是個皇帝就有立繼承人的苦惱,雖然武則天是女皇,另外創立武周。但她是個女人,還是個老女人。生育是不可能,那繼承人要麼從武家選,延續武周朝。要麼從李家人中選,歸政李家。

權衡下,武則天最後立李顯為太子。神龍元年武則天病了,也是這年,政變爆發。武則天禪讓。

這時,武則天為「則天大聖皇帝」。

二,武則天離世。武則天去世前,留有遺囑:

遺制祔廟、歸陵,令去帝號

武則天去世後,李顯謹遵遺囑,稱她為「則天大聖皇后」。歸葬於乾陵。

三,睿宗時期。經過唐隆政變,李旦即位。他改為天后,又成「大聖天后」,又改成「則天皇太后。」又為「天后聖帝」,又為「天后」。

四,玄宗時期。開元四年,改作「則天皇后」,之後加謚為「則天順聖皇后」。

自從武則天死後,「後」字就一直存在,說明瞭唐朝皇帝的態度。但到底該怎樣處理武則天的謚號呢?所以,中宗、睿宗在不斷變化,但總離不開個天字。作為兒子,怎可能不孝?玄宗即位,一錘定音「則天皇后」,又加謚「則天順聖皇后」。

明確武則天的身份是皇后,但又沒否認武則天的事蹟。

無論是《舊唐書》還是《新唐書》,武則天都被列入了本紀,成為「則天皇后」。司馬光編年體的《資治通鑒》則是「則天順聖皇后」。

反正,終唐朝,武則天都是皇后身份。而後世編史時,也就延續了。但她的事的的確確發生過,所以從某種程度,間接承認了她是皇帝這一身份。


武則天最後是以皇后的身份葬入陵寢的,從她的謚號就可以看出。另外,漢朝也沒有不承認漢惠帝,至少也給了他孝惠皇帝的謚號,班固修漢書也為他寫了本紀,這已經是十足的皇帝待遇了。西漢時期,倒是呂后時的兩名少帝以及劉賀,這三個皇帝就沒有被承認,也沒有皇帝的待遇。


在她活著的時候是承認的,唐中宗給她尊號為「則天大聖皇帝」,後來死後根據遺願改為「則天大聖皇后」,後又多次修改,但都離不開一個「後」字,可見唐朝對其皇帝的身份是不情願承認的。話說回來,唐朝皇帝為了維護自己的正統地位,怎麼會承認武則天的皇帝地位呢?


欒大墓在山東萊州(掖縣)路旺南王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