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惠帝劉盈是高祖劉邦的嫡子,母親呂雉,他生於公元前211年,在位七年,死時年僅24歲。

劉邦在打敗項羽後建立大漢王朝,於漢高祖二年(前205年)立七歲的劉盈為太子,呂雉雖為皇后,但人老色衰,漸漸失寵,劉邦非常寵幸能歌善舞的戚夫人,戚夫人有一個兒子名叫劉如意,小小年齡卻聰明伶俐、英武果敢,作風很像劉邦,劉邦非常喜歡他,他覺得太子劉盈優柔寡斷、軟弱無能,便想廢掉劉盈,立劉如意為太子。

劉盈當時還是個孩子,對此不會有什麼感覺,可他的母親呂后卻不是一般的人物,為了以後的權勢,她聽從張良的計謀,請來了劉邦極為尊敬的「商山四皓」來輔佐劉盈,劉邦覺得太子「羽翼已豐」纔打消了廢太子的念頭。


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四月高祖劉邦在平定英布的戰鬥中中箭受傷不久就駕崩了,享年62歲;同年五月,十七歲的劉盈繼承了皇位,是為漢惠帝。

劉盈繼位後施行仁政,減輕賦稅,提拔曹參為丞相,政治清明,社會安定。但是劉盈卻軟弱仁慈,在位期間大權掌握在呂后手上,因此漢惠帝常常感受到母親極大的壓力。

特別是趙王劉如意被母親毒害而死,母親又讓他在茅廁看戚夫人成了「人彘」的慘狀後,劉盈痛苦大哭,對呂后說「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表現了劉盈在孝順與仁愛極端衝突時的無力與無奈。

從此劉盈就心灰意冷、借酒澆愁,最後抑鬱而死,年僅24歲。


劉邦以一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但繼承他皇位的漢惠帝劉盈卻是一個生活在母親擅權陰影下的皇帝,他在位七年,所作的業績寥寥無幾,不過對於資歷淺薄的漢惠帝而言,在漢王朝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漢惠帝劉盈是一個德不配位的皇二代,雖然沾了父母的光最後成為了天子,但他本身是一個能力非常平庸的人,由於他的父母都是豪傑偉人,使得他的人生始終生活在強勢父母的光環之下,耳聞目睹了一系列血腥的政治仇殺,從未得到過父母的溫情,兄弟之間的情誼也被強勢母親奪走,甚至還要被逼著娶自己親姐姐的女兒為妻,可以說一連串的打擊徹底摧毀了他的心裡防線,導致他只能自我逃避,甚至連孩子都不願意生,最後鬱鬱而終。


漢惠帝

劉盈(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88年9月26日),是西漢王朝的第二位皇帝,是漢高祖劉邦和皇后呂雉之子。劉盈十六歲登基,二十三歲駕崩,謚號孝惠皇帝,葬於安陵。後世習慣稱之為漢惠帝。

漢惠帝登基後,實施仁政,繼續漢初的休養生息的政策。在他統治時期,政治清明,國泰民安。但是惠帝時期,漢朝的朝政大權實際掌握在呂后和外戚手中。甚至在後面司馬遷編撰的《史記》當中都沒有惠帝本紀。

漢惠帝劉盈如何當上皇帝的

惠帝劉盈登上皇位也是經歷多重磨礪。早年間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差點被殺,後來被夏侯嬰所救,保的一命。漢朝建立後,戚夫人深受劉邦寵愛,甚至有意立戚夫人的兒子如意為太子。然而劉盈的母親呂雉,據理力爭,由張良獻計請出了商山四皓輔佐劉盈,讓劉邦放棄了廢長立幼的想法。這裡必須要說明,呂雉爭取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主導還是劉邦。劉邦在征伐英布的時候,他明白,天下初立,諸侯還需強力壓制,能做到這一點的,不是劉盈,也不是如意,而是他的皇后呂雉。為了大漢天下的穩定,劉邦沒有選擇的餘地,只有讓劉盈登基,由呂后輔佐。

這就是劉盈為什麼能當上皇帝,應該是權力均衡的結果,也是劉邦為了天下做出的決定。

飛翼君言:儘管劉盈當政不長,但是他的仁慈還是被歷史肯定的。在呂后的扶持下,給大漢王朝的興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先糾正一個常識性錯誤,劉盈繼承的可不是王位,是皇位,是大漢皇帝之皇位。

劉盈(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88年9月26日),即漢惠帝,漢高祖劉邦與呂后之子,西漢第二位皇帝。

雖然說劉盈是劉邦和呂后的嫡子,按照傳統法制繼承皇位應該順利成章,到事實還真不是這麼回事。

早在漢高祖五年二月,劉邦於定陶即皇帝位,即立劉盈為皇太子。但是到了劉邦晚年,時常覺得他不像自己。而戚夫人所生劉如意深得劉邦喜愛,故常欲易太子。

高祖十年,劉邦第一次欲易太子,命令廷議。結果羣臣紛紛反對。御史大夫周昌反對最強烈,劉邦問其原因,周昌由於為人口吃,且又盛怒,於是說道:「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劉邦見此狀,欣然而笑,罷置此議。

英布謀反,劉邦帶病出徵,回來後病重,於是又一次動了易儲之念。張良勸諫亦不為劉邦所動,直至叔孫通以死相諫,劉邦才無奈佯作答應。

最後還是張良為呂后獻計,請出「商山四皓」四位劉邦一直想請而沒有請來的高人做了劉盈的老師。據說在一次宴會時,已經有八十高齡的「四皓」陪同太子劉盈入席,這使劉邦很驚訝,覺得太子已經成熟了,再重立太子恐怕會導致政局混亂。此後,劉盈的太子地位基本穩定了。

後來劉邦病死,劉盈就很順利地繼承了皇位。至於之後,呂后專權,戚夫人和趙王如意的悽慘命運,這又是後話了。


公元前210年漢朝皇帝劉邦去世後他和呂稚所生的兒子漢惠帝劉盈繼位,時年劉盈16歲,繼位六年後抑鬱而死,年紀青青,沒了性命,後人把他的死歸罪於他的狠毒的母親呂后身上。漢惠帝劉盈親自看到了呂稚殺劉如意及把戚夫人決絕的其無後乎的殘忍殺害。

劉盈繼位有很多波瀾,劉邦一直在猶豫不決中下不了決心,劉邦認為他和戚夫人所生的兒子劉如意很像自己的性格,及劉如意類他,而他和呂稚所生的兒子劉盈過於仁柔,沒有劉邦的性格,劉邦在戚夫人的多次勸說下一直想改立劉如意為太子,但是始終沒有成行,而且後果悲慘。

漢惠帝劉盈繼位漢家皇帝完全是他的母親呂稚的能量,在劉邦所選太子的問題上呂稚用盡了自己的功夫,當然當時漢朝大臣也做了非凡的貢獻,先有太子太傅叔孫通以血灑漢廷的說教來應對劉邦的改立太子,後有周昌口吃著對劉邦不依不饒:我期期不行……,最後呂稚求救張良計策,擡出商山四皓,劉邦流著淚不得不對戚夫人說太子羽翼豐滿了。改立已不可能了,這是漢惠帝劉盈坐上皇帝的波瀾過程,完全是呂稚的超長能量在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


劉盈能繼位,主要是是因為子以母貴的原因。劉盈是劉邦和呂雉之子,而呂雉又是劉邦的正妻,為為劉邦正妻呂雉所生的劉盈就是嫡子。

劉邦的長子雖然是劉肥,但劉肥的母親不是正室,所以劉肥只是庶長子,劉盈雖然沒有劉肥年齡大,但劉盈卻是嫡子。嫡子的身份是高於庶子的。

所以劉盈子以母貴,得以被立為太子,作為未來的繼承人。當然後來因為劉盈是太子,是未來的皇帝,呂雉就是母以子貴得以被尊為皇太后。

不過劉盈雖然被立為太子,但他的太子之位也曾經有過被廢的風險。

劉邦在有了戚夫人後,非常的寵愛她,並且戚夫人還生下一子劉如意,劉邦也覺得劉如意很像自己。而劉盈為人仁厚有餘卻偏向軟弱,劉邦也覺的劉盈不像自己,開始不喜歡劉盈。同時當時呂雉雖然為皇后,但她那時已經年老色衰,並不得劉邦的寵愛,只不過劉邦因為呂雉為他受了不少苦,所以還是對她有一定的禮遇。

然而劉邦因為因此戚夫人和劉如意,戚夫人也常勸劉邦改立劉如意為太子。當劉邦想改立太子時,雖然遭到大臣的反對,但還是沒有改變劉邦的想法,直到叔孫通以死相勸,才讓劉邦表面上假裝答應。後呂雉派其兄呂澤問計於張良,張良就讓請來商山四皓。

後來呂雉為劉盈請來商山四皓,劉邦這時才發現劉盈已經長大,這時的劉盈和呂雉羽翼已成,若強行改立太子,縱然改立成功,也會給剛建立的大漢王朝帶來混亂,這是劉邦所不願看到的。

在這種情況下,劉邦就放棄了改立太子的想法,劉盈的太子之位也得以保全。

後來劉邦駕崩,劉盈得以繼位為帝,是為漢惠帝,尊呂雉為皇太后。劉盈當時雖然為帝,但大權都在呂雉手裡,同時劉盈性格仁厚,也受到呂雉的壓制,他在位的時候,沒有什麼很大的作為,但他也沒有什麼過失。後來劉盈看到戚夫人被呂雉殘害的樣子,他在心灰意冷之下,最終憂鬱成疾離開了人世。所以劉盈得以繼位,是子以母貴的原因。


漢惠帝劉盈繼承的不是王位,而是大漢天子之位,但劉盈繼位的過程卻十分曲折。

第一個要感謝的人是滕公夏侯嬰。在年幼時,劉邦為了躲避項羽的追殺,曾將劉盈和女兒魯元公主推下馬車,如果不是夏侯嬰所救,估計劉盈和魯元公主早就成了項羽的刀下之鬼。因此劉盈首先要感謝的一個人,就是救自己性命的滕公夏侯嬰。第二個應該感激的人,就是自己的母親呂雉。呂雉為人剛毅,輔佐高祖平定天下,所誅殺功臣多得力於呂后。如果不是呂雉的據理力爭,恐怕皇位就沒有劉盈什麼事了,繼位者可能叫做劉如意。

面對劉邦對戚夫人的寵愛和對劉如意的認同,呂雉沒有選擇坐以待斃。她不能讓自己的兒子失去皇位,不能將自己和劉邦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拱手讓給他人。因此他找來了謀士張良,張良獻計讓呂雉請出商山四皓輔佐太子,劉盈才站穩了腳跟,讓劉邦放棄了廢長立幼的念頭。第三個要感謝的人是劉盈的父親,漢高祖劉邦。夏侯嬰可以救劉盈的性命,呂雉可以幫劉盈去爭取帝位,但真正的決定權還在高祖劉邦手中。漢惠帝劉盈仁慈軟弱,劉邦認為不像自己,因此才產生了想廢掉太子,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為儲君的想法。但在劉邦征伐英布回來之後,便徹底打消了立劉如意的念頭。作為天子講究的是平衡之術,他知道只有呂雉纔有能力制衡羣臣,穩住大漢的天下。如果江山交到劉如意手中,必然會出現權臣當道,朝政大亂的局面。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轉瞬間便會傾覆。正是劉邦最後的決定,讓劉盈順利繼承了皇位,成為西漢第二位皇帝,而西漢政權也落到了實際的主宰者呂雉手中。守業之君並非漢惠帝劉盈,而是他的母親呂后呂雉。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謝謝邀請!漢惠帝劉盈!是呂雉呂后與劉邦的兒子。劉邦於公元前二零二年初於定陶既皇帝位,立劉盈為太子!後來也有其太子之爭,呂后聽了張良的計策,讓劉盈積極籠絡商山四皓等社會名流,加上呂后也有自己的勢力形成,劉邦死後,劉盈順利繼位!呂后當權,毒死趙王劉如意,又將戚夫人殘害的不忍看到!漢惠帝見到後大哭,以至精神受到打擊!呂后對劉姓王也多加殘害!漢惠帝終是憂鬱病死!


劉盈沒有王位可繼承,作為漢朝合理合法的太子,繼承了漢朝帝位。


漢惠帝雖然正常繼位,但由於呂后專政,他也就一生不得志,精神上受到打擊後,年紀輕輕的就憂鬱而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