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之歌》与《千千阙歌》在作词方面各有千秋,论传唱度必定是《千千阙歌》,论歌词意境那绝对是《夕阳之歌》了:早前对梅姑了解不多,梅姑嗓音浑厚并无独特之处,所以没有关注。但听闻她的故事后,我看了她告别演唱会《夕阳之歌》的视频,深深被梅姑的精神,魅力折服!

我想看过视频的人都不会忘记这场演唱会,这位传奇一生的艺术家,身披洁白华丽的婚纱,站在舞台的中央,在开始演唱前,向歌迷们娓娓地道尽自己一生的感悟。看著视频的我们都知道她已经病入膏肓,生命已近夕阳了,但你从她的语气中听出的并不是对命运不公的愤恨,或是对自己境况的大悲大痛,反而是一种平静与豁然,尽管透著一丝的无奈与凄凉,你连她的一滴眼泪都看不到,只能看到她精致的妆容和淡然真诚的笑。

回顾她的一生,在舞台上收获了无数的甚至至高无上的掌声与荣誉,可却没有收获一个平凡的爱人,开唱之前,她说出那一段感慨与劝告之时,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也想要爱情,想要家庭,却没能得到。而且命运再也没有给她机会了。她真正地把自己嫁给了音乐,嫁给了舞台。

然而歌声响起,当她手拿话筒唱出第一句歌词的时候,她一点也不像一个晚期癌症病人,就算病魔让她的气息不再如从前般沉稳,她依然是那个风华绝代、魅力四射的巨星,依然能让她的歌迷为她沉醉,为她呐喊。

一步一个台阶,她最终一个人穿著婚纱走到了舞台的最高处,走到了打开的大门前,没有一个挽著她的手,也没有一个人为她托起长裙,她一个人走到了演唱会的尽头,也一个人走到了她人生的尽头。即使如此,她也是带著笑容,用洪亮的声音对她的歌迷、对这个世界挥手说再见,让人丝毫看不出任何悲伤与怯懦!

我们看著门渐渐关闭,看著她消失在门的背后,消失于这个世界,在我眼里,她就是这么优美地离开的。


「来日纵使千千阙歌,飘于远方我路上……」,不由自主的就哼起这首歌,自然对《千千阙歌》还是百般青睐了。

1.歌曲的创作背景大概了解,临别在即,思绪万千的情感寄托于歌曲,我喜欢有故事有背景的歌曲。

2.本来原曲就是日本大咖所创,很是经典。此曲被填词翻唱了好多,但是陈慧娴无疑是演绎最成功的。

3.就掺杂很多个人情感了,因为作为90后觉得这首要比那首很火写,歌手陈慧娴也熟悉了解些,所以毋庸置疑,还是偏向于《千千阙歌》。


看到我这个问题,你猜我第一时间干了什么?

第一时间,我打开音乐播放器,搜索《夕阳之歌》,第一印象感觉没听过,播放后才发现以前听过,只是不熟悉,所以也谈不上喜欢与否。

但是,对于《千千阙歌》我却是非常熟悉,而且更喜欢。而且《千千阙歌》传唱度明显更高一些,传递的这种「别离」之感,让人触景生情,想起自己「辉煌」的往事。


更喜欢第二首 因为第一首没听过


就我个人而言更喜欢陈慧娴的《千千阙歌》。

梅艳芳的《夕阳之歌》也好听,但可是先接触陈慧娴的《千千阙歌》所以感觉《千千阙歌》更郎郎上口。


陈慧娴是《千千阙歌》,陈慧娴的一位比较甜美的歌手,音色优美,这首歌曲是她在24岁左右很有代表性的歌曲,至今都是KTV经典曲目,这首歌曲的旋律一听就会让你内心深处有种莫名的伤感,对过往情感的一种追忆以及对未来人生的憧憬,在当年那个青涩的时光里伴随著一起成长的一首歌曲。


不是一个档次的,当年梅艳芳使手段拿了奖又如何?大街小巷流传的依然是千千阙歌,不过梅艳芳聪明在于激流勇退,她在自己的市场的迅速下滑背景下宣布不再拿奖,留下美好的传说,毕竟流行市场永远都在淘汰,还有人拿梅艳芳和邓丽君、王菲相提并论,我也是呵呵了,一张华语专辑都没有的人如何当华语天后?而且梅艳芳在最红的时候也两次想登陆华语音乐中心的台湾,但都失败而归,临死前告别演唱会上海场上座率不足4层,死了反而被各种吹捧神化,梅艳芳只是地域性粤语天后,除去香港市场,她最多是个二线


更加喜欢最美的《夕阳之歌》,梅艳芳梅姐!这首歌写出了她的一生,是为了这世上相爱的人而唱,让我们知道珍惜眼前始为真,不要等到一切快要失去才追悔莫及。最后,祝愿天下有情人,相濡以沫,与子偕老。


1989年年度评选最佳女歌手,梅艳芳团队暗箱操作夺得该奖项,《夕阳之歌》的传唱度和民众喜爱度远远不如陈慧娴的《千千阙歌》,致使陈慧娴愤而告别歌坛,这也是梅艳芳不可抹灭的污点。


喜欢梅艳芳的《夕阳之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