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賴”問題是社會之痛,對於“老賴”纏身的網貸行業更是如此。

3月10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辦的記者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公開表示互聯網金融機構未來將納入徵信系統。而早在2018年8月,互金整治辦就下發了《關於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

隨着徵信系統的發力,互金行業對“老賴”已呈圍剿之局面。

路漫漫的網貸徵信

自1999年,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了上海資信有限公司,我國就正式進入到了信用時代。2008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正式在上海舉行揭牌儀式。

截至2019年,我國徵信體系已經存在了20個年頭,接入了3500多家銀行和9.9億自然人的信用信息。

但是央行徵信的海量信息中,並不包括網貸行業。2018年以前,網貸平臺的借款人信用行爲一直是以孤島的狀態存在。

在監管層的推動之下,2018年5月正式掛牌的百行徵信結束了網貸平臺的孤島歷史,將除傳統金融機構以外的新型金融產業納入其中,目前已經囊括600多家機構的信用信息,這中間就包括飽受“老賴”問題困惑的網貸行業。

而2019年兩會期間,互金將納入央行徵信的消息無疑又是網貸行業的又一大利好。

央行徵信與百行徵信的強強聯手,中國新業態下的現代金融徵信體系將徹底建成,完備的信用體系未來將無死角覆蓋社會全行業信用行爲。

而因“老賴”問題倍受折磨的網貸行業,也終於迎來了徵信體系的大升級。

徵信缺失下的“老賴”肆無忌憚

截止到2018年末,全國法院累計發佈失信被執行人名單1277萬人次,累計限制購買飛機票1704萬人次,限制購買動車高鐵票544萬人次。

但是即便有如此嚴厲的懲罰措施,“老賴”仍然像打不死的小強一樣頑強。

由於互金行業存在傳統金融機構所沒有的長尾效應,覆蓋全層次客戶人羣導致信息嚴重不對稱,加上網貸平臺本身參差不齊的風控能力,成爲“老賴”問題的多發地。

在徵信缺失的盾牌加持下,大量“老賴”從網貸平臺借款後拒不還款,並不斷通過社交賬號惡意攻擊平臺,只期待有一天平臺倒閉自己推脫還款責任。

歸根結底,網貸行業的“老賴”問題氾濫的最主要原因還是違約成本太低,由於此前網貸數據未上徵信,加上網貸業務的網絡屬性,“老賴”羣體僥倖意識嚴重。而網貸平臺面對職業“老賴”時,也只是啞巴吃黃連,風險自己擔。

反擊“老賴”之路任重道遠

2018年8月,互金整治辦下發了《關於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邁出了向網貸“老賴”正式宣戰的一步。

2018年10月,首批網絡借款人惡意逃廢債信息被納入央行徵信系統,面臨失信懲戒,共涉及逾期金額近2億元。

各地金融監管機構也不斷加強對於“老賴”羣體的整治力度,2019年3月1日,北京互金協會公示第二批逃廢債人員名單,截至目前共計收錄3241名逃廢債借款人。

雖然互金整治辦對網貸逃廢債名單的報送工作正在持續進行,而百行徵信、央行徵信等後續措施也開始逐漸就位。但是對於整個網貸行業來說,互金整治辦與徵信的措施推進只意味着邁出了對抗“老賴”的第一步。

遠水解不了近渴,歸根結底網貸行業的“老賴”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部分網貸平臺備受詬病的風控系統導致的,部分平臺未對借款人進行合理的信用考察,爲爭取市場份額本末倒置,將第一要素“風險”置之腦後,倒行逆施,大量低信用人羣趁機混入,才導致“老賴”成爲行業性問題。

解鈴還須繫鈴人,對於部分深陷逾期危機的平臺來說,不能完全等待官方救火。打鐵還需自身硬,強大的風控系統與高效的催收能力纔是短時間內應對“老賴”的制勝法寶。對於拒不還款的大額借款者,需果斷採取法律措施,披露失信公告。

2019年將是網貸行業下半場的開始,而“老賴”問題的應對也將成爲考驗各大平臺運營能力的核心標準之一。誰能在行業痛點問題上先行一步,就越有可能展露頭角成爲未來行業的頭部佼佼者,而這一切實現的鑰匙,都握在各網貸平臺自己的手上。

來源|財經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