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的一位客人跟我说,之前她问我们买下的一枚祖母绿戒指不小心被划了,问我可不可以处理。

我第一反应是心疼,因为她那颗祖母绿价值蛮高的,划了一下就像新车被刮一样,肯定很郁闷。

所以我想写这篇文章,把我们遇到的关于祖母绿保养的事情分享给大家。

祖母绿的保养分常规保养,和修复性保养。

常规保养的操作方式是将祖母绿取下来,在专业的无色油里浸泡一段时间,可以让祖母绿看起来更通透明亮。

修复性保养时解决祖母绿表面人为因素的划伤,让琢形加工技师给表面进行抛光。

但是不同祖母绿的保养时效是不同的,有些祖母绿不需要保养,有些祖母绿也不能重抛光。如果你感兴趣,我们就讨论下原因哈,以下为干货分享~

我们先认真的说一下,祖母绿为什么脆?

我们在网上查祖母绿资料的时候,都会提到祖母绿的性质很脆, 造成它这种性质的原因有这几个

第一, 祖母绿的硬度的确是低于钻石,低于红蓝宝石,祖母绿硬度只有7.5。

第二, 祖母绿的成矿的条件,往往需要很大的压力。地震我们知道,当地壳中的一个点收到挤压,超出承受能力,就会发生断裂,也就是出现地震。祖母绿多发现两组类似地震现场的破碎带内。这就意味著,祖母绿的晶体在这个过程中,被压的很「碎「,内部会带著大量的裂,这些裂使祖母绿疏松。

第三, 祖母绿形成之后,它矿床周围的环境是有强腐蚀性质的「热液,这些液体长年对祖母绿晶体浸泡,会侵蚀掉它内部的一些」盐类化学物质「,从而让祖母绿内部的结构更疏松。

总结下,祖母绿易碎的原因来自于它的低硬度,和疏松的特质。

那祖母绿这么脆,是不是不能戴了?

其实也不是,因为沙子的硬度是5.5,碧玺和石榴石的硬度也低于祖母绿,所以硬度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因为它的脆,也就是「疏松程度」。

那么祖母绿的「疏松程度「该怎么看?

有一个最聪明最偷懒的办法,其实祖母绿的含油量就可以作为对祖母绿「疏松程度「描述补充。

我们要知道祖母绿的含油量是怎么测出来的。

因为我们上文说过,绝大部分的祖母绿内部有裂,或者是内部的曾经的包裹体被「环境热液「侵蚀掉产生了一些孔孔。油都是可以顺著裂隙和」孔孔「进入祖母绿内部的。(祖母绿一挖出开就被扔油桶里,这个不多解释了,很多科普都提到过)

所以呢,假设祖母绿被完全浸泡在油中,这些油进入祖母绿的程度就跟它「疏松「程度有关了。

无油级别 → 内部非常致密,表面无裂隙,耐久性最强,不需要进行浸油保养。

极微油 → 表面有轻微裂隙,极微量油可以渗入内部,几年进行一次保养即可。

微油 → 表面有轻微裂隙,肉眼可见到宝石内部有丝丝棉絮,和小部分裂隙,半年至一年保养一次。

中油—重油 → 表面裂隙发育明显,肉眼可见明显棉絮,裂隙。两个月不保养就可以看到明显的差异。

综上,如果购买的是一颗微油以上的祖母绿,在常规保养上会省心很多。中油以下的祖母绿需要保养的频率高一些。

而且如果疏松程度高的祖母绿,后期不小心被锐物划花,重新抛光的风险是很大的,因为打磨产生的高转速和热量容易让内部裂痕加深,甚至直接破碎。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