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您的邀請!先看兩條標題:《鐵骨硬漢!曾誠4年3重傷,為什麼受傷的總是他?》(2016年某知名網站)、《最「受傷」國門!曾誠8次燻傷,憾別奧運+夢碎世界俱杯》(2018年某著名網站),幾乎可以說,曾誠可能是國家隊有史以來受重傷最多的球員。

2月22日,恆大與人和熱身賽,曾誠曬出自已的右腳,雖已傷愈,但腳腕的畸形仍觸目驚心、不忍悉視。去年12月,亞洲杯即將西征,曾誠卻在海口的一次訓練中因傷被迫離隊,一度惹起一場口水仗。

有人粗略統計,從09年首次入選國家隊,曾誠已多次受重傷。11年國足與紐西蘭熱身賽,撲單刀時與對方撞在一起,倒地不起被醫檢查,結果為肺挫傷+右肩脫臼;13年東亞杯直接被韓國球員蹬在臉上,整個右臉和脖子全是血印子,隊醫進場救治5分鐘才起來;16年12強賽剛打5分鐘被伊朗球員撞傷,堅持了幾分鐘後主動示意換人被抬離場。檢查結果:左膝外側副韌帶撕裂。等等。

在這不是鼓舞魯莽的無謂之傷,更不是宣揚血腥和暴力,只想說,曾誠的職業素養和比賽態度,確實是中國球員一個榜樣。加盟恆大近10年了,曾誠的收入當然也相當豐厚了。可為何收入如此之高的球員,還這麼拚命呢?

如開篇所述,甚至07年剛入選國奧沒多久就第一次重傷,08年再次重傷並因之遺憾地缺席了北京奧運會。而除了國家隊的多起重傷,代表俱樂部參加的比賽中也多次受傷、或者重傷。從這些受傷的時間和代表不同的球隊來看,曾誠並非因為收入高了就不拚命了,而是因為一旦投入比賽就拚命,這纔是他的性格。

從守門員技術來看,近兩年首發基本上是顏駿凌,之前是曾誠或王大雷,再之前可能是楊智等等。這些球員中,無論是技術和穩定性,同齡時的曾誠應該是最好的。以最好的技術、最佳的比賽態度,從不畏懼、從不怯懦,雖即無數次重傷,但從來無悔,這就是一個硬漢形象,一個真正的綠茵英雄。

相比國家隊的一些球員,各種藉口逃避訓練和熱身賽,實在逃避不了的,就在場上打醬油,總之一切以個人利益為重,根本不顧及個人榮譽感,更談不上為國爭光的國家榮譽感。在他們眼裡,不受傷、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就是保住了自已的財路。因為只有聯賽才能給自已帶來巨額的金錢財富,至於精神財富,他們是不會看重的。

國足集訓隊,或者訓練營,我覺得在進行軍訓的同時,也應該將國足中的一些具有拼博精神、勇於為國爭光的典型人物和事例進行宣講。加強國腳的正面教育,讓他們學有榜樣、趕有目標。比如像曾誠的例子,我就感覺很有教育意義。


「為了完成新的挑戰,球員都很努力!」這一句話是從恆大相關人士口中獲悉的。因為恆大引進多名年輕球員,並且用犧牲外援名額讓中國球員獲得更多的機會比賽。所以,新賽季的廣州恆大追逐冠軍的時候「壓力山大」。

其實,無論是新人、老將還是外援,甚至是卡納瓦羅都十分重視本賽季的「不可能任務」。雖然說五名年輕國腳是同年齡段最強球員,但是恆大場上位置有限,與主力球員的差距還是不小。他們要想在恆大獲得更多的出場時間,必然拿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才能成功;30+的年齡讓恆大老將們「很受傷」,特別是後防線的傷病嚴重,但是他們都頂著疼痛為恆大出一份力。

我們也看到曾誠熱身賽之後曬出來的畸形腳腕的照片,讓球迷充滿感動和難受;而對於卡納瓦羅來說,菜鳥教練在恆大承擔著不應該擁有的壓力。如果在新賽季改造球隊失敗,或者說「四大皆空」,那麼卡納瓦羅的下課之日遲早到來。 您的「訂閱」是我的動力,請大家「關注」本人的頭條號與其他回答,醫學與體育相結合是特色!一起支持中國足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