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是「僱兇殺人」你同意吧?

1、太子丹以前和秦始皇是朋友,倆人熟人,關係不錯。後來秦始皇回國上位成功,就冷落了太子丹,特別是太子丹在秦國想和老朋友聊天的機會都沒有。太子丹覺得秦始皇「變了」。

2、荊軻不是燕國人,所以,說什麼民族大義之類的話講不通。荊軻也不會為了全人類的共同利益而犧牲自己,沒這覺悟。說穿了,這事跟荊軻並沒有關係。

3、太子丹吸引荊軻的就是給錢給美女給房子,用現代話形容就是僱傭兵,拿錢辦事。只是這活不好接。荊軻自己也知道這活不好接。說實話,他之前也沒接過這麼大的合同。

4、史書記載,太子丹找到荊軻後,荊軻很享受這種奢侈的生活,隻字不提啥時候出發,直到太子丹催了好幾次。

5、太子丹是打著民族大義的名義,報私仇。純粹就是僱兇殺人。


荊軻就是一個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猛士,古代這樣的人講究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殺身成仁報主人知遇之恩。燕太子丹不過就是眼看夕陽西下又無可奈何的賭徒,家國破滅之際他想孤注一擲刺殺秦王挽回大局本就可能性微乎其微,史記記載刺殺過程的激烈和驚險加工渲染成分極大,看官姑妄聽之。


燕丹在荊軻刺秦中扮演的是導演兼策劃者的角色。當時秦王嬴政正在進行統一全國的戰爭,而此時的燕丹從秦國逃回燕國之後自思無力拯救自己的國家,於是就想通過刺秦來為燕國換取時間,從而策劃的整件事。


荊軻刺秦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荊軻之所以刺秦,和燕太子丹有著莫大的關係,下面我們來著重分析一下,燕太子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第一次出現

司馬遷《燕召公世家》中對於太子丹的筆墨寫的非常少,只是非常簡略的帶過了荊軻刺秦這件事情,對於其人物的主要性格和經歷並沒有太多的筆墨。

《史記 刺客列傳》中雖然說是荊軻的列傳,但是對於太子丹的的筆墨卻是不少。太子丹,曾經在和秦始皇嬴政一起在趙國當過人質,兩個人的關係非常好,但是當秦始皇在秦國即位以後,太子丹又被派到秦國去做質子。但是在秦國做質子的時候,秦王嬴政並沒有因為太子丹是兒時的玩伴給給予很好的待遇。

太子丹心生怨氣逃回燕國,想要報復秦國,但是奈何燕國是小而弱,無法和秦國爭雄。就在這時,從秦國叛逃的將領樊於期來到秦國,戰國時期,王公貴族都有養門客的行為,樊於期來到秦國以後,受到了太子丹的殷勤款待。

太傅鞠武認為太子丹留下樊於期可能會是一件禍事,並建議他把樊於期送到匈奴,不給秦國出兵的藉口,然後聯合韓趙魏結盟,聯合齊楚,向北聯合單於,然後再想辦法一起對付秦國,但是太子丹認為老師鞠武的做法是在太慢了,而且樊於期現在已經窮途末路才來投奔,怎麼迫於強秦拋棄自己所同情的朋友呢。

從「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歸」看出太子丹這個人是一個心眼非常小,錙銖必較,睚眥必報的一個人。但是這個人又非常的愛面子,樊於期明明就是個燙手的山芋,他一直為了自己禮賢下士的虛名和冒著得罪秦國的風險不願意讓樊於期離開。並且對自己老師的建議視而不見。

第二次出現

第二次出現是在太傅鞠武給自己介紹田光的時候,

「太子逢迎,卻行為導,跪而蔽席。」

太子倒退著走為他引路,跪下來擦拭座位給田光讓座。當田光給太子丹介紹荊軻以後,太子丹將田光送到門口,還順口和田光說了這樣一句話:

「丹所報,先生所言者,國之大事也,願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諾」

我想在這個時候,田光是苦笑的吧。於是轉而田光將自己的話講給荊軻聽以後,便自殺了。太子丹聽說以後痛哭流涕,向荊軻解釋自己的初衷,我覺得此等行為實在無恥虛偽至極。太子丹為人多疑,但是又有求於人,種種原因加起來使得他的行為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拙劣的小人,高貴的血統不能掩蓋他為人的無恥。

第三次出現

太子丹向荊軻建議,效仿曹沫對齊桓公所做過的那樣,荊軻推辭說「此國之大事也,臣駑下,恐不足任使。」

太子丹「太子前頓首,固請毋讓,然後許諾。於是尊荊卿為上卿,舍上舍。」見荊軻推辭,於是開始用高官厚祿開始給荊軻身上招呼。

並且每天都上門拜訪,駿馬美人,都往荊軻住處送。久而久之,荊軻並沒有想要走的意思,這時候趙國已經滅亡,代王嘉的流亡政府已經建立。於是太子丹開始催荊軻出發。

荊軻於是向太子丹建議,要得到樊於期的人頭和燕國督亢的地圖。太子丹不肯,要荊軻重新考慮。我只是不明白,人家荊軻已經打算不要命去給你刺秦了,樊於期的為什麼還要死死的保住,樊於期的命是命,荊軻的就不是麼?

於是荊軻只得親自動手,得到了樊於期的人頭以後,太子丹又給他買到了一把徐夫人鍛造的匕首。太子丹擔心荊軻反悔,又說話刺激他:「日已盡矣,荊卿豈有意哉?丹請得先遣秦舞陽。」荊軻終於火了,斥責太子說:你這樣是什麼意思呢?只顧著去而不能完成使命回來那是沒出息的小子,況且還是依靠一把匕首入強秦。我不走是因為我在等一個人。現在您認為我拖延了時間,那我就現在就走吧!

於是荊軻刺秦,一去不返。

總結

太子丹這人在刺秦的整個過程中都是一個摸不著頭腦的人,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自己請的刺客身上,但是他對於對方又不是非常的信任,經常做出一些傷人的舉動。田光的死是他。樊於期的死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他,荊軻秦舞陽都是因為這一點。

太子丹薄情而寡恩,想做大事,卻毫無做大事的魄力和格局。多疑的性格使得他在用人的時候,經常不能篤定自己的想法,處處掣肘。

自己沒有戰國四公子的那種禮賢下士的格局,偏偏做出一副非常愛才的樣子來,但是自己想留下的才,偏偏還是強秦最想得到的叛將。這種出力不討好的生意,太子卻堅持在做,這樣的人做事情如果還不敗亡,那真的是老天不睜眼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