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连结:Urban Class Warfare: Are Cities Built for the Rich?

翻译:Stanley Lee

我们城市是为了富有者而建造的吗?

明镜:为什么做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现在关心的主要是城市,而不是工人阶级?

哈维:传统马克思主义者非常进步、先驱性的看到工人阶级的革命潜能,但是在西方产业逐渐空洞化之后已经消失了,人们开始认识到都市空间的冲突(Urban Conflicts) 将很可能是更具关键性的。

明镜:在欧债危机发生的过程中,希腊的工资下降并且社会福利大幅削减,但是在这同时,总罢工却没有产生足以改变现状的力量。这可是否可以做为支持你认为传统的无产阶级不再具有瘫痪国家的力量的主张的证据呢?

哈维:是的。今天的工人阶级斗争已经是一个更广泛的城市空间斗争的配置的一部分。我将传统的阶级与阶级斗争的观点,置换为重视城市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的观点。工会必须关注实际存在的城市日常生活 –当今社会矛盾的关键。例如,在美国,这已经促使美国劳工联合会-产业工会联合会(译注:AFL-CIO美国最大的全国性工会联盟组织)开始关注家庭内劳动工人(译注:可能是指外籍帮佣)和移民。

明镜:你的新书「反叛城市」的基本主题之一是认为:城市发展(开发新市街和发展相关的信贷 )是为了解决资本过剩的问题,从而试图摆脱经济衰退。

哈维:在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最近的一份报告这样说,美国历来总是不断透过建筑房屋和填塞东西进去来解决经济衰退。城市化可以解决危机 – 这比什么都重要,这是一个走出危机的方法。

明镜:目前有关于使用这一战略的明显例子吗?

哈维:中国和土耳其-----目前经济增长最快速的地区。在伊斯坦堡,我们看到了什么?无处不在的起重机。而在2008年,中国由于美国消费品进口下降,在六个月内瞬间失去了30万个就业岗位,但由于中国政府同时创造了27万个新的就业机会而解决了这个危机。怎么做到的?中国使用巨大的贸易盈余设计了一个巨大的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

明镜: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进行一个危机反应的战略,是否得益于一个像中国这样的专制政权?

哈维:想像一下如果奥巴马要求高盛拿钱给地产开发商会怎么样? - 祝你好运!但是,当中国的银行跟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签订合同,它会尽可能提供够多的金钱以满足其需要。中国政府迫使银行向各种发展计划提供大量的金钱。

明镜:这种城市化未必是一件坏事吗?

哈维:城市化是一个使剩余资金流向建立新的城市上层阶级的管道。它是一个强悍的重新定义城市的过程--城市是什么?谁可以住在这里?谁不能?它决定了城市的生活标准,但是是根据资本的要求,而不是那些居民。

明镜:在同一时间,在伊斯坦堡,国家住房协会已建成多个大型的给穷人居住的公共住宅。这是否质疑了你的论文主张吗?

哈维:没有,因为这个被称为Geçekondus的计划,是一个把居民简单的驱逐到离市中心区约30公里(19英里)的市郊区,或至少是非正规住宅区的计划—(其实是)一个巨大的谎言。

明镜:在美国出现的次贷危机恰恰正是为了把下层阶级拥有自己的住宅,而创造出一堆鲁莽的金融商品,以便让即使是最贫穷的人都可能获得贷款。

哈维:给予信贷! - 这是一个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大声呐喊的口号。但是,这不是什么新东西,在二战结束后的麦卡锡时代,统治阶级已经认识到,自有住宅在防止社会动荡上起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透过「非美委员会」打击左翼。另一方面,透过建设促进金融和抵押贷款改革。在20世纪40年代,自用自住的房屋在美国的比例仍在40%。在20世纪60年代,它已经在65%。而在2000年,在过去的房地产热潮,达到70%。在1930年代末关于抵押制度改革的讨论中,有一个关键口号是:『房奴不会参加罢工。』

明镜:在他们的作品「普遍财」(CoommomWealth)一书中,哲学家迈克尔•哈特和托尼•内格里声称,这个城市是一个用于生产日常产品(Common Goods)的工厂。你同意吗?

哈维:关于什么是「城市公共」("urban commons.")存在著有很多定义。但是一个事实是,位于城市中心的广场是公共的,这一点在任何一个城市都是非常明显的。正如同在纽约和伦敦的占领运动者,在私有化的公园时所宣称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喜欢历史上的巴黎公社建立的模型:那些住在郊区的人们返回到曾经将他们排除的市中心区去。

明镜:所以占领运动(Occupy movements)应该推动城市的权利?房子是房子的,公园是公园的(House by house, park by park?)

哈维:不,你需要是政治权力。但这些日子在我看来,不幸的是,左翼正自愿性的从介入国家政策大型计划中退缩。

明镜:你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理论家。在你最新的书中,你提出『艺术地租』,也就是,资本从地方性的差异中抽取剩余价值。你的意思是什么呢?

哈维:简而言之,垄断者可以获得溢价抢手的商品。最近这段时间,城市试图通过宣传自己的文化特征而收取苛刻的费用。从1997年毕尔包的古根海汉博物馆兴建开始,世界各地的城市纷纷开始跟随的案例,进行开发工程做为指标。我们的目标是,将来能够说:『这个城市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为什么你要在这里花这么多钱的原因。』

明镜:但是,如果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古根汉博物馆或一个像汉堡市目前正在兴建中的爱乐音乐厅,会不会产生一种跟这样的旗舰项目相关的通胀效应,这将导致他们失败?

哈维:西班牙的泡沫已经破灭,许多巨大的计划目前仍然只是半成品。顺便说一句,像奥运会、世界杯足球和音乐节这样的大型活动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城市尝试确保自己在市场上的黄金地位 –就像是一种罕见的好年份的优质葡萄酒。

由克里斯托夫当面访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