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張旭、徐浩、王縉、樑昇卿、蕭諒、湛然、劉秦、宋儋、徐珙、權璩……大概很少有這樣一場展覽,能如此齊全地將唐代書家的書法精品囊括其中。不僅如此,你還時不時能看到隱藏起來的彩蛋——以狂草聞名的“草聖”張旭,同樣寫得一手好楷書;一代名相狄仁傑,撰文悼念的竟然是頻頻出現於《新唐書 奸臣傳》的袁公瑜;還有稱得上唐玄宗“養母”的豆盧貴妃,她的墓誌此次也低調亮相。

  這場讓書法愛好者狂歡的唐代書法大展,便是今天上午在浙江圖書館開幕的“貞石風華——洛陽唐代墓誌拓片巡展”。該展隸屬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傳播交流推廣項目,共展出220餘件洛陽唐代墓誌拓片,其中既包括顏真卿、徐浩、樑升卿、張旭等名家的書法作品,也有不少來自民間書法家的作品,全面展示了唐代書法藝術的高超成就以及墓誌紋飾、雕刻等原始藝術信息。

  衆所周知,唐代是我國書法發展的一個高峯時期,書家衆多,精品迭出。上個世紀以來,洛陽周邊的唐代墓葬出土了大量墓誌。據學者統計,目前刊佈的洛陽唐代墓誌數量已經達到6000方,遠遠超過陝西西安等其他地區出土的數量。這些墓誌填補了唐代書法資料的某些空白,反映了唐代書法藝術的水平和整體發展情況,有助於今天對唐代書法風格的演變進行深入研究和重新認識。

  比如,此次展出的作品中就有一件張萬頃撰、“草聖”張旭書的《嚴仁墓誌》。稀奇的是張旭在書寫這篇墓誌時,用的卻並非成名的“草書”,而是楷書。《嚴仁墓誌》書於天寶元年,正是張旭活動時期,他當時曾到過洛陽,顏真卿還特意從長安趕到洛陽向張旭求教書法筆意。“你看,志銘後部署‘前鄧川內鄉縣令吳郡張萬頃撰 吳郡張旭書’,我們可以理一理這個關係,張旭和張萬頃是吳郡人,而嚴仁是餘杭人,餘杭、吳郡兩地十分鄰近,也就是說,從一定意義上講,嚴仁與張萬頃、張旭本就是同鄉。”河洛文化國際研究中心副主任毛陽光說。

  《嚴仁墓誌》,張萬頃撰,張旭書,楷書

  除了狂草大家張旭“沒走尋常路”以外,大家印象中一向以明察秋毫示人的一代名相狄仁傑,這回也有筆墨展出。“狄仁傑傳世的書法作品非常之少,這件《袁公墓誌銘》可以說是迄今能看到的唯一的狄氏手跡。”而從墓誌拓片上看,狄仁傑的書法造詣也很高,既有“虞書”的圓腴俊朗,又有“歐書”的嚴謹勁峭,觀其結體和氣勢,運筆穩健,轉折輕緩,點畫勁健豐腴,骨力深藏,剛柔結合,超凡脫俗,別具一格。

  《袁公瑜墓誌》,狄仁傑撰並書,楷書

  “有趣的是,‘武周第一名相’狄仁傑撰文悼念的人竟是頻頻出現於《新唐書 奸臣傳》的袁公瑜。”毛陽光直白地評價,袁公瑜,那就是大家公認的“大奸臣”,唐太宗的重要大臣、輔助唐高宗繼位的託孤重臣長孫無忌,就是死在袁公瑜的手裏。“狄仁傑對唐朝當然是非常忠誠的,但就是這樣的人,也不得不爲袁公瑜撰寫墓誌,還要爲他說好話,說來也是讓人感慨。”

  《豆盧貴妃墓誌》,吳鞏撰,徐潾書,楷書

  《豆盧貴妃墓誌》此次也有亮相。爲什麼一個妃子的墓誌卻書寫得如此莊重?故事還是要從豆盧貴妃其人說起。豆盧貴妃,本是唐睿宗的妃嬪。豆盧氏在15歲時,以良家子的身份成爲李旦的孺人,後爲貴妃,740年病逝,年79歲。“這裏面讓人好奇的是,豆盧氏早年就離開宮廷獨自生活了,與李旦雖是夫妻其實兩人早就分居了,但又因爲對幼年的李隆基有撫育之恩,唐玄宗十分感念她,便因此爲她建了豪華陵寢。”

  《姚彝墓誌》,賀知章撰,楷書

  《張悅墓誌》,張九齡撰,樑升卿書,衛靈鶴刻,隸書

  《王琳墓誌》,徐嶠撰,顏真卿書,楷書

  在此次展覽中,觀衆不僅能領略到唐代書法的風采、一觀唐代名人們的錦繡文章,還能現場學習和了解古老的傳拓技藝。

  據悉,接下來5天,浙圖將在現場安排傳拓技藝的體驗互動,讓觀展的市民親身參與這項保存人類文化遺產的傳統技藝。同時,在4月8日杭州場閉幕後,展覽還將前往北京、上海、武漢、西安、蘭州等地巡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