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顏體字在於筆法。

二王顏歐柳褚遂良懷素張旭李白等是筆法的傳承者和繼承發揚者,這些大家每個人都是一座高峰,高不可攀。如果你不懂筆法,就欣賞這些大師就好,因為你沒法臨摹正確他們留下來的字跡。如果堅持喜歡書法又遇不到破解筆法的人,唐之後宋明元清諸多大師都可以學習,而且能模仿的逼真。

以下是筆者練習的字,可以看下。

http://u.wechat.com/EAzpCWmxzYhw7_DwixjLNKo (二維碼自動識別)

http://u.wechat.com/EAzpCWmxzYhw7_DwixjLNKo (二維碼自動識別)

http://u.wechat.com/EAzpCWmxzYhw7_DwixjLNKo (二維碼自動識別)

謝邀,


寫了五個多月,分享一下我的學習心得,班門弄斧了~

本文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講講我覺得存在的問題,第二部分講講我針對這些問題怎麼改善的。

一. 筆畫問題

1.沒有起筆

藍色的是我覺得沒有起筆好的,紅色的是有起筆的。

起筆是寫字開始的方向,和這個筆畫本身的走嚮往往是不同的,通過這種差異來構建一個筆畫的立體感。

2.行筆問題

藍色的是我覺得沒有行筆不夠好的,紅色的是行筆好的。

同樣是「撇」,「如」字下面的那一撇過度就比較自然,比較穩重;「屍」字的撇過度就很急,起不到應有的支撐作用(而且似乎有描了兩次的痕迹,這個小習慣我也會有,盡量改)。

「其」字的豎,「也」字的橫,都有時粗時細的問題,同樣的問題大多數字裡面都有,這些都跟行筆快慢還有握筆姿勢有關係。猜測是不是習慣手臂靠在桌子上或者手腕靠在桌子上,所以運筆會不太自如。

對了,說一下這個「季」字的兩個橫,有細-粗-細的變化觀念,這是行筆裡面經常用到的小技巧,很不錯呢!

3.沒有收筆

藍色的是我覺得沒有收筆不夠好的,紅色的是收筆好的

收筆是通過跟行筆時不同的運筆方向,或者形態的變化來結束一個筆畫。

「其」字和「十」字的收筆都還不錯,但大多數字就是行筆結束了就結束了的感覺。

「解」字的撇有慢慢過渡出來的感覺,「忽」字的撇就結束的優點草率。

二.結構問題

講真,乍一眼看沒有看出來是顏體。

顏體講究方正渾厚,沒有橫斜突出,飽滿緊湊,結構之間有時候有接觸穿插,幾個排列的橫劃或者豎劃之間間隔均勻。適合做牌匾。

這個需要練字時候多體會。

三.集字問題

集字就是文字篇章排版,我還沒有練到,有看過其他問題下的答案,一般要考慮字的大小,前後字之間的呼應,字距間隔等…

我是怎麼練字的

我用的教材是這一本,還挺好用的,每一個範字都有視頻,可以跟著學習。

對筆畫也有比較詳細的講解,會標註走筆的方向,可以跟著學習。(掃一下圖中左上角的二維碼,就可以看到下面的字的學習視頻了)

我筆畫寫的也不是很好,主要還是多嘗試,多練習,看不同下筆角度和不同運筆速度下寫出來的效果,不斷對比總結。

結構的話我一般會對著書塗塗畫畫,看範字的每個筆畫是什麼樣的走勢,筆畫間是什麼樣的關係,整體是怎麼安排的,然後跟著練習。(emmm,我硬筆寫的不太好……)

這是我的學習方法和一些經驗,希望對你有用。

===========

我覺得題主是不是年紀不大呀,如果自己練覺得很吃力的話建議找老師帶一帶,哪怕只有幾節課,讓他給你的寫字姿勢和用筆方法提提建議應該也是能有比較大的進步的。

能堅持兩年很不容易呢,大多數人三天熱度就沒有下文了,題主要加油哦!

===========

這是我第一天寫的字和昨天寫的字。(我自己起筆行筆收筆也會有問題,不太穩定,還是需要有意識的多練習,培養下筆的感覺,結構也是要多讀帖多練~)

題主也可以對比一下自己寫字的變化呢,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就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共勉!


謝邀

建議再多練練筆畫 練練基礎 起筆收筆 要注意字的結構 仔細研究碑帖 把字研究透徹一點 買字帖最好是原碑拓下來的那種 帶有殘碑的 最好不要用那種後期電腦修訂過的

寫字不在多少 主要還是在質量呀

以上都是個人意見 如有說的不對的還望包涵


不知題主學了多久,

麻姑仙壇記,不適合初學,其中的古拙味,裹鋒用筆的技法,字的結構,都需要有一定基礎才能體悟到,一上來就練這個帖,很有可能就只感覺到這個字肥肥大大。

第二,這塊碑,原碑已經沒有了,現存拓片,殘損嚴重,不利於初學。

第三,麻姑仙壇記,字結構,是比較支離的,結構外拓。臨的字,中宮收緊了,所以味道不對。其實筆畫倒是次要,主要是這個帖結構,要把握住。

最後一點,把握住支離和丑拙的風格的前提,基礎是把平正的字寫好。如果學顏真卿的帖,建議先學多寶塔或者郭虛己墓誌,學紮實了,再去看看東方朔畫贊、顏家廟,估計這樣會對仙壇記有一個新的認識。


1.選帖

題主練的是顏真卿的《麻姑仙壇記》,此帖雖是顏真卿的碑文代表作,但其實不適合初學者臨摹練習。

看全帖,明顯給人一種很滄桑的感覺,這是顏真卿62歲時的作品,筆法自然也就更加拙樸蒼茫。

《多寶塔碑》則是顏真卿中年時期的作品,這時候的書法風格還有歐、虞、褚的一些在裡面。

所以,在臨帖時,都會建議先從多寶塔入手。

再來看看題主寫的字

很明顯,麻的捺畫非常的隨意,粗糙。(其他很多地方也是)

找了一下這本帖,乍一看,原帖上也看起來很粗糙,但其實不是這樣的,這是宋代的拓本。刻在石碑上的字,時間一長,就會被磨損,我記得啟功先生就強調要透過刀工看帖。

也就是說原來顏真卿的這個麻字並不是這麼寫的。

相比之下,多寶塔碑的保存就要比《麻姑仙壇記》要好很多。

2.書法工具的選擇

題主應該用的是宣紙,而且還是沒有格子的。

剛開始練字,無非抓的就是筆畫,結構,那麼米字格的作用就是找准筆畫安放的位置,也就是結構。

建議題主買有格子的毛邊紙就可以了,很便宜,幾十塊錢有幾百張。

(ps:市場上一般買不到真正的宣紙,據說真正的宣紙都是一千以上一刀。)

3.臨帖

有經濟條件,還是建議報班。

書法很多東西靠自己摸索出來很難,而且容易繞彎路。

網路上有很多視頻,你可以找找看,花一元試聽一節課也不錯。

書法這個東西,急不得,要慢慢來,如果想要明顯看到進步,至少平均一天要寫三四個小時吧。(聽說文徵明就是一天寫十遍《千字文》,hh~)

剛剛嘗試瞎臨了一下《麻姑仙壇記》

額額額,第一次臨這個帖,筆法還是寫九成宮和多寶塔的("▔□▔)/("▔□▔)/("▔□▔)/

寫了陸陸續續兩年樣子的毛筆字,其實這個這個時候才開始真正意義上的練字,以前三天打魚,兩天晒網╮( ̄▽ ̄")╭

前幾天臨的《靈飛經》

米芾的行書雖好,可我真的臨不好,害。

超愛趙孟頫的行書,但我依舊臨摹成這個死樣子。

(說明一下:本人不是什麼書法專業生,要是說錯了,麻煩各位指正出來。)

題主加油!共同進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