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區企業可享受哪些優惠政策?

企業如何留住人才、向創新“聚力”?

最近總有朋友問G仔:

爲什麼海珠區魅力這麼大,

能吸引到騰訊、阿里巴巴等大企業入駐,

答案就藏在這場宣講會裏!


近日,海珠區投資促進局聯合區委組織部、區科工商信局、區人社局等單位在區政府會議中心共同舉辦海珠區第一場由企業、部門、街道共同參與的大型政策宣講會。相關職能部門、街道以及位於海珠區的總部企業、重點企業、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企業等約250人蔘加了本次活動。



當前,海珠區正以創新島的區域新形象爲人所知;未來,琶洲將力爭成爲廣州市經濟發展新引擎。新的政策將不再“撒胡椒麪”、對什麼產業都支持,海珠區將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服務、高端商務、現代商貿會展、文化旅遊這五大主導產業發力。企業界要學習運用好政策機遇,調整好經營思路,培育創新能力,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時代脈搏,爲實現自身發展和全區經濟目標積蓄力量。




拉住部門“手”
打通“政策最後一公里”


據悉,繼《海珠創新島十八條》重磅發佈以來,這項全新的、更接地氣、更有份量、更懂企業的政策體系引起了企業的高度關注和熱烈討論。海珠區在保利天幕廣場、廣報中心、TIT創意園等重點樓宇園區開展多場“上樓入園”政策宣講活動。


點擊上圖,一圖讀懂《海珠創新島十八條》

  


爲更好地宣傳解讀政策,提高政策精準送達效果,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海珠區舉辦了本次政策宣講會。會議很簡潔,解讀政策、指導申報;而內容卻很不簡單,各個職能局的業務骨幹都在會上對具體政策進行宣講解讀,具有很高的準確性和權威性。

  


會議還同時設置了交流答疑環節,13個部門聯合組建的政策宣講團隊針對與會企業提出的問題一一給予瞭解答。

   



拴住企業“心”
“四個一”提升服務體驗


結束政策解讀環節後,爲了讓企業“所見即所得”,宣講會現場還對企業申報流程進行了手把手演示和指導。


“以前,企業爲了辦理一個政策項目申請,經常要在多個部門之間多次往返,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相關工作負責人介紹道。

現在,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海珠區正式上線政策兌現服務平臺,統籌開展全區政策的諮詢、受理和申報工作,真正實現‘一窗對外、一口受理、一鍵申報、最多跑一次’,提升企業服務體驗。



同時,服務平臺上還設有CSO首席服務官“集成超市”,細分爲首席服務官、首席稅務服務官、首席商事服務官、首席建設官等,企業留言或電話諮詢後,服務官會在24小時內予以迴應。後期,服務平臺還將探索增加重點樓宇與園區、法律諮詢顧問等對接通道。


海珠區推出了專項申報APP和海珠區產業扶持政策申報服務平臺,統一政策宣傳、申報、受理、解答、兌現等全方位渠道,實行“一窗對外、一口受理、一鍵申報、網絡流轉、集成服務”的辦理模式。


留住資本“腳”

營商環境優化在路上


“海珠區新發布的《海珠創新島十八條》可以說刷爆了我們的朋友圈。”海珠區某科技創新企業代表說。

作爲高科技企業我們比較關注的是高新技術企業政策和創新研發政策,通過今天的政策宣講會,我們瞭解到修訂後的資金支持辦法以及政府主導的產業方向,這大大增強了我們核心技術研發和資本投資的信心和力度。

   


懂企業的政策體系和個性化的企業服務,正成爲吸引優質資本集聚的“磁石”。一季度,海珠區實現GDP430.12億元,增長8.6%,經濟發展實現“開門紅”。近年來,我區已成功推動科大訊飛惠康科技、雲蝶科技、聯通等TMT(科技、媒體、通訊)公司,盒馬鮮生、7Fresh等新零售,蔚來汽車、威馬汽車等新造車企業落戶。



環境就是吸引力

服務就是生產力

海珠區對標最高、最好、最優的服務

持續在政策宣講服務

深化首席服務官體系等方面下功夫

增強市場資本用腳投票的信心和決心

持續打造透明化、可預期、有溫度的

營商環境



編輯 | 戚樂怡
責編 | 吳美美、曉東南、田心君、文森藍、土土兔
來源 | 海珠區投資促進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