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杭州市机构改革方案公布

已阅君今天要聊一件事:浙江设区市机构改革

最近这段时间,浙江有不少设区市公布了机构改革方案。比如说今天杭州就称,机构改革后,共设置市级党政机构54个,党委机构15个,政府办公厅和工作部门39个。此前,温州、嘉兴、绍兴、台州、湖州等设区市也陆续公布了相关方案。

认真看这些设区市的机构改革方案,就会发现公布的机构名称中,不少相当有特色,甚至较为“别致”。浙江设区市的机构改革中,为什么会有这些“特色部门”,又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已阅君今天要聊聊这事。

名称“别致”,背后是地方发展战略

这次温州市机构改革,有这么一个机构名,是浙江其它地方所没有的: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局。具体这么操作: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加挂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局牌子。

那么,温州市为什么要设立这么一个机构呢?

总所周知,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温州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形成了举世瞩目的“温州模式”。

再结合这个新闻:今年8月,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批准同意温州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并成为“两个健康”的全国首片改革“试验田”。

如果再了解“两个健康”指的是“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就不难看出这背后暗含的信号:温州将以此为抓手,再创民营经济发展新优势。

▍相关新闻报道

类似的还有湖州市。

湖州这次机构改革中,组建了市委生态文明建设办公室,作为市委工作机关,设在市生态环境局,主要承担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规划、政策制定、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等职责。

这背后的背景是:湖州是“两山”理念诞生地,是全国首个地市级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组建这个机构,传递出这么一个信号:全力推动湖州生态文明建设继续领先领跑、走在前列。

这几个机构名,传递了个大信号

嘉兴市的机构改革方案中,有个机构名称“别致”:嘉兴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办公室

和省内不少设区市相比,嘉兴市设立的这个办公室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这里面有个大背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嘉兴是接轨上海的“桥头堡”,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嘉兴已经确定,要把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作为嘉兴高质量发展的首位战略,作为全局工作的总纲和统领,引领其他各项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