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眼看天下,洞察天地人,大奇兄講故事!

二戰結束後,準備重建之時。杜魯門邀請邱吉爾到美國進行友好訪問!

邱吉爾犯難了,雖說自己母親是美國人,可真不知道帶何種禮物獻給這個美麗的國家。他細細想來還是做一個演講,算是自己獻出最好禮物。尤其選擇杜魯門母校做個演講,可以說為杜魯門臉面增色不少。

因此,他與幕僚們不停地起草演講稿,可始終拿捏不準份量。當邱吉爾乘上飛機去美國的路上,此演講稿敲定不下來。就在這關鍵時刻,密報傳來:杜魯門以警告斯大林,蘇聯軍隊必須退出日本本土,如不退出,美國將使用原子彈加以驅除蘇聯軍隊。

邱吉爾看到密報後,臉色嚴峻起來,他把手中原先演講稿撕了粉碎,並大聲斥責:斯大林"暴政,鐵幕"!搶佔歐洲地盤,還搶東亞。我們無法容忍,必須亮明我們的態度,唯有同我們共同政治形態的美國進行聯盟,纔是正道!現在,我必須對斯大林進行宣戰!

他義憤填膺地拿起鋼筆,並一氣呵成地寫下這篇著名演講稿"鐵幕演說"!

內容大致為:我們將阻止並全面攻擊蘇聯的鐵蹄以擴張之勢侵略之東歐國家。以感謝美國對英國無私的援助,我們希望美英能夠聯合起來共同對抗同一敵人蘇聯。

當邱吉爾演講結束後,斯大林做出反應。從此正式拉開美蘇冷戰序幕。


二戰時,英美兩國為了取得對法西斯的勝利,增加反法西斯同盟的力量,便聯合社會主義大國蘇聯。這是形勢所迫,因為光靠英美兩國,對德國根本不能取得勝利,而且德國的東部戰線的交戰國就是蘇聯,要是蘇聯沒有抵住德國入侵,就會對反法西斯勢力造成巨大破壞,所以英美要與蘇聯結盟。他們這時只能放下意識形態的不同,攜手並進,打敗法西斯國家。

可當歐洲的法西斯戰敗以後,英美與蘇聯再沒有利益關係,他們共同的敵人已經被打敗了,雙方的矛盾也自然出現了。英美兩國要與蘇聯爭奪在歐洲的利益,劃分各自在歐洲的範圍,加之雙方意識形態的不同,這樣雙方必然會有衝突,這是資本主義強國與社會主義國家的交鋒,資本主義國家當然不想讓社會主義席捲歐洲大地,不想讓各國變成共產主義國家。於是,丘吉爾就發表了「鐵幕演說」,號召西方民主國家「團結一致」,對付擴張的蘇聯。


持續近半個世紀的冷戰作為美國和蘇聯之間的較量和博弈,點燃這根導火索的竟然是一個英國人!但蘇聯並不這麼認為,斯大林覺得丘吉爾只是杜魯門的"發言人"。

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餘煙還未散盡,作為主戰場的歐洲和亞洲多國還要面對百廢待興的戰後重建工作;但無辜的平民還是難耐興奮之情,畢竟致使生靈塗炭的戰爭已經結束!

可西方的政治家們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在他們的眼裡,似乎每時每刻都潛在著危險,與可能的敵人鬥爭是他們畢生的事業!也正是懷揣著這種心情,為二戰勝利貢獻良多的英國首相丘吉爾應邀於同年三月出訪美國!

5號,丘吉爾在美國總統杜魯門的陪同下來到後者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學院。丘吉爾在那裡進行了一場名為"和平砥柱"的演講,但人們更願意稱這場演講為"鐵幕演說"。

在演說中,丘吉爾先是拍了一通美國的馬屁,承認了美國戰後處於世界格局頂端的位置;然後話鋒一轉,開始長篇累牘的批評和指責蘇聯!丘吉爾用"暴政、鐵幕"來控訴對方,但同時又不忘為英國和美國豎起民主、自由以及人權的大旗。

就在丘吉爾的鐵幕演說結束後不久,斯大林也針鋒相對地指責這是英國和美國狼狽為奸的陰謀,意圖就是為了共同對付蘇聯,讓世界再度陷入危機。對於美蘇各執一詞,其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對錯,只是利益出發點不同而已!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了美國一騎絕塵的良機,其在戰後也一躍成為世界最強資本主義國家;與此同時,政治形態與美國完全對立的蘇聯也不遑多讓迅速崛起!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而這也成了美蘇產生矛盾的根本原因。

當然,一個巴掌拍不響!蘇聯在歐洲等地區持續的擴張,也讓戰後奄奄一息的西歐諸國噤若寒蟬,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蘇聯侵佔,不得不選擇站在擁有同一政治形態的美國的身後!

我是軍武最前哨!

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帶來精彩內容!


1991年12月25日的蘇聯解體,已經說明瞭一切。


並不是英國首相邱吉爾要掀起冷戰黑幕,而是蘇聯紅軍在橫掃整個歐洲,打敗強大的對手_德國希特賴法西斯後,已控制了大半個歐洲的國土面積;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控制了另一部份國土面積,美國與蘇聯一方是布爾什維克領導的社會主義體制,必將在所有東歐國家推行社會主義體制;美國控制下的西歐必然推行西方民主體制,兩種體制必水火不相融,針鋒相對是世界新的格局局面。因此,睿智的邱吉爾嘆道:東歐鐵幕即將拉起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