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知道範蠡是想成為賢相娶得西施然後才成為被世人稱為陶朱公的商才巨賈的,范蠡的眼光不同於常人,首先,他知道吳國的內部並不是無懈可擊,尤其是伍子胥同吳王的矛盾,其次,他知道越王勾踐擁有反戈一擊的能力,在越王想要自盡之時果斷阻止他。

范蠡不僅在治理內政上有所建樹,他在軍事上也表現出色,重點是在謀略的爭鬥上拿捏得不差分毫。他的治理內政的能力讓他獲得了培養商才的機會。

他獻出的美人計雖然有些令人不恥,卻的確符合到時的形勢,並為越國贏得了喘息的機會,也為後來越國戰勝吳國和他得到西施打下了基礎。

此外,范蠡知人而退,應該說范蠡是獲得了一筆創業資金後辭的職,正是這筆資金得以使他不至於立刻勞作,而是在做出了商業規劃之後做出的行動,是天命鑄造了范蠡的商

纔能有發揮的機會,並不是說要做到和范蠡一樣完全不可能,可以說,范蠡的成功是時代賦予他的恩賜。


范蠡算得上是我國古代的文武全才,像他這種能力的人不在少數,但是能像他那樣做到急流勇退,名利雙收的人卻少之又少。套用現代的說法,范蠡是一個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的人,他明白得失之道,在不同的階段能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是他無論是從政還是經商都能成功的原因所在。

一、范蠡的高智商主要表現在對形勢的判斷。范蠡和文種都是楚國人,但是范蠡看到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毅然決然的帶著文種離開了當時的大國楚國而到了不被諸侯認可的小國越國。因為范蠡知道,只有政治清明,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能力。直到後來的幫助越王勾踐,臥薪嘗膽,集聚財富,又迷惑吳王夫差,進獻美女,消磨夫差的意志,最終幫助越國滅掉吳國,會盟中原諸侯國,成為春秋時期的霸主。在經商方面,范蠡同樣靠著自己超高的智商,對經商形勢的準確判斷,而迅速發家。首先在經商之地的選擇上,范蠡選擇了宋國。因為宋國居於天下之中,交通便利,商業發達。同時,范蠡會根據時節,氣候,民俗等不同環境,經營不同的商品。運用市場規律,貴出賤入,薄利多銷,據時而動,得失均衡。

二、范蠡的高情商主要表現在識人。這個識人不光是識別人,同時還識自己,對自己有準確的定位,對別人有正確的認識。在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要到吳國做奴僕的時候,勾踐原打算帶著文種一起去,范蠡對勾踐說,撫恤百姓,整頓內務我不如文種,隨機應變,謀敵制勝,文種不如我。最終勾踐帶著范蠡去了吳國。在范蠡的幫助下,夫差最終對勾踐動力惻隱之心,放勾踐回國。對於勾踐,范蠡同樣有著清醒的認識。在幫助勾踐成為霸主後,范蠡對文種說,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勾踐這個人長頸鳥喙,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在勾踐滅吳的慶功宴上,帶著西施,飄然而去。文種沒走,最終被賜死。范蠡在後來的經商之中,多次仗義疏財,在被齊王拜為相國後,清醒的認識到,作為一個布衣,官致卿相,家致千金,已經是人生巔峯。再久受尊名,肯定沒好處。於是,很快歸還相印,散盡千金,隱居鬧市。

范蠡能取得如此成就,是對人,對事的正確把握,是高情商高智商的結合。


范蠡的智慧就在於他不貪,歷史上最忌諱的就是功高蓋世,目中無人,最後都沒有好下場,不過有句話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呢范蠡名氣就沒有那些諸葛亮,嶽飛那些大,不過他可以保全活下來就是好事


漢史學家褚少孫說:「夫月滿則虧,物盛則衰, 天地之常也。知進而不知退,久乘富貴,禍積文祟。」

做官,范蠡能做到功成而不居,經商,他又能做到財聚而不守,所以才能全其身,成其名。甚至被後世供奉為神靈。


范蠡的成功,主要是不貪念功名利祿,能夠以史為鑒。他做官時能夠放寬心態能上能下,這樣才沒有後顧之憂;做人時把品德放在第一位,能屈能伸,這樣才使他比別人走得長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