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香港电影圈女导演里的NO.1。

从1978年,香港新浪潮电影兴起,她进入电影圈,导演的第一部电影《疯劫》就让电影圈惊艳,当时这部电影的票房也很不错!

1982年,电影《投奔怒海》把摄影机对准了越南战区的普通老百姓,这样大胆的体裁,是之前香港电影都没有的,这部电影当时打入年度票房前十。

80年代初期,香港电影新浪潮只维持了短短几年,就因为大部分新浪潮导演的作品都太过于写实,不卖座而失败。大部分新浪潮导演都放弃梦想,向市场妥协,徐克转拍喜剧电影,严浩之后几年的电影产量也很低,只有许鞍华一直坚持自己的道路,虽然她之后很多写实的文艺电影都不卖座,但是她并没有妥协,仍然坚持拍自己喜欢的文艺电影,坚持开拓新的拍摄手法。

其中,我特别喜欢她的一些小人物电影,如《天水围的日和夜》《男人四十》《女人四十》《阿金的故事》等,其中《天水围的日和夜》是我最喜欢的,绝对的治愈系电影!


我认为她是当之无愧的才女。她的电影被称为是半部香港电影史,也是20世纪中国历史。她的电影大部分具有现实主义的因素,我最喜欢她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和?天水围的夜与雾?,这两部电影紧捆绑在一起的。

《天水围的日与夜》和《天水围的夜与雾》拍出了天水围的两面,温情与悲情。温情的一面,许鞍华拍得自然流露,无所修饰;而悲情的一面,许鞍华也拍得冷静克制,紧凑内敛。

许鞍华以平和的态度和冷静的视角,简洁地书写了天水围的日常生活,流水帐般的记录和不动声色的淡定,赋予了《天水围的日与夜》直指人心的力量。不著痕迹的故事,无色无味的剧情,毫无起眼的人物,家常便饭的对白,点点滴滴的影像从我们的眼前走过,来到我们的身边,温暖如斯,感动如斯。

她用最简单的如流水账般的情节描述了天水围人们的生活。整部电影看不到花哨的技术和技巧,加上慢板的节奏。习惯了快镜头的观众要有足够的耐心去适应它。才能感受到最朴素的镜头带来的直击心灵的力量。


《桃姐》,包扣她参演的《岁月神偷》,第一在任何时候都是很有争议的,但不得不说许鞍华是真的厉害,人家拿的那一大堆奖项就是专业对她的认可!在70几岁的年纪还能获得最佳导演,佩服!呐,最近大火的短片《七里地》就是出自这位才女!


这导演不认识。第一次听这个名字。关注我吧!都是最新好莱坞大片片段及娱乐八卦。都是刚出锅新鲜的。关注吧


不认同,但也没办法,因为也就她了。??


应该是,我喜欢桃姐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