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三個人情況完全不一樣。簡而言之,鄭芝龍「沒用了」。

先說范文程吧。嚴格意義上來講,范文程不是「投降」清朝。他投奔後金之前只是一個秀才,沒做過明朝的官,所以談不上「降」。一開始出仕他就是作為滿清(當時還是後金)的臣子,他輔佐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直到康熙,兢兢業業。參與了清朝早期絕大多數的重要決策,包括與明軍、朝鮮的作戰,安撫蒙古,策反明朝官員,制定各項國家政策等。所以清朝也一直視其為開國元勛。雖然地位比不上滿族功臣,但絕對也是享有崇高待遇的,絕不會想到殺他。

再說洪承疇。洪承疇被重用而不會被殺,是因為他對清朝真的很有用。有用是體現在兩個方面的。一是洪承疇個人的能力確實強。他早年在川陝剿匪,頗有建樹,數次打得高迎祥、李自成的部隊狼狽逃竄。調任薊遼總督後,也對後金採取了有力的鉗制手段,只是由於其他將領的投降,才使他兵敗被俘。投降清朝後,又多次與明朝及之後南明軍隊交戰,屢立戰功。而在政治上也為清朝提供了許多重要建議,處理了很多涉及滿漢的棘手問題。

第二個用處更重要,就是洪承疇的象徵意義。洪承疇除了是明朝的薊遼總督外,更是官拜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從一品高官。屬於當時投降清朝官員中官職最高、名聲最大的。因此,清朝要把他樹為榜樣,要讓其他明朝官員和天下百姓看看,什麼叫做「順我者昌」。體現他們對明朝投降官員的優待,因此,滿清不斷給洪承疇加官晉爵,哪怕洪承疇沒有這麼大的本事,也要將他供起來,作為一個招牌,凸顯清朝的招賢納士。

那再看看鄭芝龍。他出身不好,本就是個海盜,發展出一股勢力,割據東南沿海,後被明朝招安,用來攻打其他割據勢力。最後發展成東南沿海最大的一支水師部隊,因此才被清軍看中,意圖招降。

鄭芝龍決定投降,而他沒有搞清楚的就是,清朝究竟圖他的是什麼。他不像洪承疇那樣官高爵顯,而是出身卑賤。也不像吳三桂那樣所向披靡。清朝看中他的只是他在東南沿海的勢力。而他居然在投降後將自己的船隊撤上岸,被清朝收編。而剩餘的力量則被兒子鄭成功帶出海繼續抗清。於是,鄭芝龍成了光桿司令。此時,他對清朝的唯一價值,就是用來招降兒子鄭成功。但是鄭成功偏偏不吃那一套,堅持抗清到底,甚至不顧老父安危,舍孝取忠,堅持保留漢族衣冠,最後,毫無價值的鄭芝龍自然被清朝拋棄了。同時為了發泄對鄭成功的恨,便將其處死。

如果鄭芝龍能像吳三桂一樣,完全掌握並主導部隊的指揮權,不放棄海軍,可能也不至於慘死。而他恰恰不清楚自己的定位。就好比企業花錢挖了對手公司的銷售經理,看中的是他手中的客源。而這個銷售經理跳槽後居然把客源留在原公司了,那新的公司還要你幹什麼?這就充分說明了,當叛徒,你至少要明白自己能有什麼值得別人看中的地方。是手裡的資源,還是自己的能力。丟掉了資源,自己又缺乏能力,那最後被拋棄,也就怨不得別人了。


洪承疇、范文程投降的時候,後金還都在用人之際,再加上這兩個人還有點本事,幹嘛要殺他們?鄭芝龍投降的時候,清朝都大局已定了,本來是想招降鄭成功的,但你兒子頭鐵要接著抵抗,剛好把鄭芝龍殺了,還能出出氣。


鄭芝龍的兒子鄭成功手握重兵,鄭芝龍在降清的時候曾經向皇帝曾諾要說服兒子鄭成功來降,沒想到鄭成功直接扯旗反清,這樣清政府擔心鄭芝龍反叛,鄭芝龍又有欺君之罪,再加上當時順治皇帝剛死,年僅八歲的康熙即位,整個朝廷正是一團亂,而這時候的鄭芝龍正是清政府最大的不穩定因素,為了免除後患,不得不將鄭芝龍處死。


范文程在努爾哈赤統治的後金時就已歸降,當時明在關外的遼東、遼西還沒有淪陷,而洪承疇則是在1641年松錦之戰後降清。范、洪二人後來皆受到重用,那是因為滿清想要入主中原,而到了鄭芝龍歸降時,關內各省已經絕大部分平定,鄭芝龍已經沒有什麼利用價值,只能利用他來招降其子鄭成功,達不到目的,就只有把他殺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