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的退位,是有一些優待條件的,其中有一條是答應每年給溥儀400萬兩白銀,用作紫禁城的運轉,後來幣制改革,變成了400萬銀元。

但400萬不是個小數目,想要從軍閥嘴裡摳出來,怎麼可能?

所以這實際上相當於一張口頭支票,自始至終都未兌現!

溥儀能怎麼辦?

而在他16歲那邊,要結婚了!

溥儀是名義上的皇帝,皇帝大婚,太過寒磣,說出去也不好聽,可內務府年年虧空,典當珍寶這掉臉面的事情都偷摸去做了,哪裡拿得出錢?

一撥人湊在一起出謀劃策,最後鼓搗出一個折中辦法,既要遵循禮制也得講究新潮,通俗點數就是中西結合。

我們都知道,婚禮花費是一筆很大的開銷,普通人家尚且如此,更何況皇室了!

沒錢就去借錢不行也得行。

但溥儀大婚的花費估摸著有點冤,這是因為採購的太監從中抽成,至少會比市場價高五倍以上。

逼得紫禁城為了接生開支,不得不讓溥儀一次娶倆,皇后婉容和妃子文秀,一併嫁給溥儀得了,反正她們又不陪嫁點什麼金銀財寶,簡直是賠錢貨,擱溥儀心裡,可能還不如兩個貼心的小丫頭呢!


溥儀迎娶婉容的禮儀都是按照清朝皇后舊例辦的,派使臣和近千人帶著禮品前往婉容家,向其父親送彩禮。接下來舉行了大徵禮,通知女方家裡成親的確切時間。接著又舉行了冊立禮,這是正式冊封婉容為皇后名分。婉容婚禮唯一遺憾的就是,沒能按清朝慣例迎新隊伍走大清門進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