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題主看的是哪一部隋唐演義,無論單田芳的評書還是褚人獲的小說,秦瓊都算不上第一大將,而且差的有點多。

其實所有隋唐類的小說中,秦瓊都算不上頂尖高手,最多隻是二流。我們耳熟能詳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慶和羅成這樣的小說虛構人物,穩穩的排在他之上。不過拋開這些人,歷史上的秦瓊在勇武上到的確可以稱作隋唐年間第一大將,可以與他相提並論的不過尉遲敬德等寥寥數人。

那麼歷史上驍勇善戰的秦叔寶為何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名最末呢?

首先,凌煙閣並不是按照武力來進行排名的。比如房玄齡、杜如晦、魏徵這些明顯就是文官。

第二,也並非按照功勞進行排序。比如說讓李世民晚年都有所忌憚的李績,他的功勞夠大吧,可是也只是倒數第二。

第三,凌煙閣建成的時候,秦瓊已經去世了。他的功勞幾乎都是在建唐之前,建唐之後一直身體不好,幾乎一直在養病。所以多少比侯君集、程咬金這些人容易被人遺忘。

第四,秦瓊並非一開始就是唐將。秦瓊開始是來護兒的手下,後來跟張須陀鎮壓起義,後來又陸續在李密和王世充手下效力過,歸唐時也不是一方大將,可以算是孤家寡人一個。

第五,秦叔寶不算是完全的秦王黨。嚴格的說他應該是唐將,算不上堅定的秦王黨,起碼比起尉遲敬德和長孫無忌他們肯定算不上心腹。

其實任意一條都沒關係,但是這「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貌似只有秦瓊一人。再者凌煙閣的建立本來就是李世明為了緬懷過去的歲月,對這些臣子的一種變向褒獎,順序什麼的並不是那麼重要。而且說一句難聽的,帝王最是無情,李世民能在秦瓊去世五年後還把他列入凌煙閣,已經算是不錯了。

最後附上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具體名單: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司空、揚州都督、河間元王李孝恭、司空、萊國成公杜如晦、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師、鄭國文貞公魏徵、司空、梁國公房玄齡、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僕射、申國公高士廉、開府儀同三司、鄂國公尉遲敬德、特進、衛國公李靖、特進、宋國公蕭瑀、輔國大將軍、揚州都督、褒忠壯公段志玄、輔國大將軍、燮國公劉弘基、尚書左僕射、蔣忠公屈突通、陝東道行臺右僕射、鄖節公殷開山、荊州都督、譙襄公柴紹、荊州都督、邳襄公長孫順德、洛州都督、鄖國公張亮、光祿大夫、吏部尚書、潞國公侯君集、左驍衛大將軍、鄴襄公張公謹、左領軍大將軍、盧國公程知節、禮部尚書、永興文懿公虞世南、戶部尚書、渝襄公劉政會、光祿大夫、戶部尚書、呂國公唐儉、光祿大夫、兵部尚書、英國公李勣和徐州都督、胡國公秦瓊。


秦瓊又叫做秦叔寶,被眾人所孰知是來自於《隋唐演義》當中。在這部書當中,秦叔寶被刻畫成武功超羣之輩,對於李世民也是忠心耿耿。

Δ配圖

李世民登基之後,為了紀念昔日陪伴自己的功臣。李世民令人打造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相,最裡面的是宰相輔臣,越往外地位越低。比如長孫無忌、尉遲恭等人都比較靠裏,然而在《隋唐演義》一書中,被刻畫的神乎其神的秦瓊為什麼排在了末尾?

李世民當初建造凌煙閣的目的是為了:「天子畫凌煙之閣,言念舊臣;出平樂之宮,實思賢傅。」李世民登基之後,異常想念當初陪伴自己起家之人,所以纔打造了凌煙閣。

Δ凌煙閣

凌煙閣的順序不僅是根據在當時的地位,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參考「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登基之前,最大的絆腳石就是李建成、李元吉兩人。而在當初「玄武門之變」最緊要的關頭,秦書寶到底在幹什麼?

長孫無忌、尉遲恭是極其支持李世民政變的人物,尉遲恭甚至拿著李元吉的人頭嚇退眾人。當時秦叔寶雖然沒有站出來反對,但是一直保持中立。李世民坐上皇帝之後,只賞賜給他七百戶封邑,比參加的人都少。

Δ配圖

可見秦叔寶當初沒有站好隊,最後才排在末尾。然而凌煙閣的建立已經是在秦叔寶去世後五年,李世民還能想起來他,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秦瓊能在眾多開國功臣中入選凌煙閣已經是很高的榮譽了!

為什麼我們熟悉的隋唐演義第一大將秦瓊只排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末尾?我們來從多方面解釋一下:第一,秦瓊只是萬人敵的猛將,而不是一個宰輔之才。在秦瓊的傳記中可以得出結論,他是一個絕對的猛將,是當時頂尖的高手,衝鋒陷陣無人能擋,但他也只是一個猛將,而不是一個帥才,沒有單獨統帥大軍徵戰過。第二,秦瓊投靠唐朝的時間比較晚,在大唐建立過程中功勞沒有那麼大。秦瓊投靠唐朝是在唐高祖李淵武德二年(619年),不是最初跟隨李淵起兵的元老,也不是建國前投靠的功勛,在建國過程中功勞不是那麼大。

第三,秦瓊在後期身體不好,錯過了很多立功的機會。秦瓊的很多功勞都是在李淵時期建立,但是他在後期身體不太好,經常臥病在牀,李世民登基後大唐滅東突厥、攻打吐谷渾等大戰他都沒能參加,錯失了再建大功的機會。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秦瓊沒有參與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也沒有表示支持,有些中立保身的意思,因此不太討李世民喜歡。

綜上所述,我認為秦瓊能入選二十四功臣之一就是對他功勞最大的肯定,至於說位列最後一位,那也是出於對他功勞的總評價!

我是公子皇鋣,請多多點贊、關注,也歡迎留言探討交流!

個人覺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並不是排名。凌煙閣這只是太宗對傑出的功臣的表彰以及為了紀念而建造的。並不是按照排名,也不是武力排名,也不是品質優劣排名。

秦瓊何許人也?字叔寶,今濟南人士。唐朝開國元老,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與尉遲恭並為門神。至於秦瓊的功績太多了,這裡不說了,我們分析這個問題!

秦瓊去世後,太宗命人在其墓前立石人石馬像以表彰其功勞。陪葬昭陵。當時墓前對立石人石馬是有嚴格規定的,普通人是不可能的,就是一起陪葬昭陵的其他功臣們立雕塑的也沒有幾個,可見太宗對秦叔寶的重視,秦叔寶的地位。

另外凌煙閣中也有一大部分的文官,除去文官也剩下不多的武將啊!

秦叔寶死後五年,太宗才設立凌煙閣。看出來什麼,太宗還記得叔寶啊,難能可貴。

歷史對秦瓊的的評價,一個「勇」字。仁者無敵,英勇無畏!這也是我們對這個英雄的喜愛原因。

秦瓊的歷史記載並不多,甚至對於玄武門兵變的參與與否都存在爭議。但是我們還是能看出,秦叔寶是一個胸懷大志、有志氣的一個豪傑!分析簡陋,還請諒解!

歡迎關注俺,獲取更多好玩有趣的歷史故事哦!


雖然排在了末位,但是卻封了神~門神秦瓊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秦瓊和李靖一樣,在玄武門事件中保持中立,沒有參與,李世民登基後纔有的凌煙閣,排位靠後實屬正常。仔細看凌煙閣的排序還是有很強的李世民個人好惡的,不完全體現唐帝國建立過程中的功勛次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