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國創能源創新中心正在江蘇常州舉辦須彌山大會,數百名專家、充電業內人士共探長久發展之道。

  會場中,萬幫新能源(星星充電)董事長邵丹薇最“吸睛”。不光是東道主的身份所致,加持她的不乏衆多榮譽——中國經濟十大傑出女性、2018年度中國長三角青商領袖等等。

  邵丹薇的微信簽名下面寫了8個字:志存高遠 腳踏實地。5年間,在邵丹薇的帶領下,星星充電已成長爲我國主流民營電動汽車充電運營商之一。然而,這只是邵丹薇“樁連世界”宏大夢想的一小步。

  (文丨本報記者 王海霞)

  緣起 夢想

  “在一次從家鄉常州飛往北京的飛機上,我睡着了,夢見了夜空中璀璨的星星,星星代表着能量,它們看起來很小,但每一顆都是龐大的宇宙天體,是巨大的能量世界、能源世界。”被記者問起爲什麼給公司取名星星充電時,邵丹薇講起了星星充電因夢得名的緣起。

  萬幫新能源(星星充電)董事長邵丹薇

  現實中,星星充電的確在同能量、能源打交道。目前,星星充電運營的充電平臺上共有自建充電設備終端有7.3萬餘個,日充電量超過350萬度。

  平時,邵丹薇總是着裝素雅,短髮幹練,講話柔聲細語,這讓人很難把她與交通、能源這兩個龐大的萬億級產業聯繫起來。

  但實際上,邵丹薇的夢想很大,她告訴記者,汽車充電產品一邊連接萬億級的能量世界,一邊連接着萬億級的交通世界,托起了智慧能源和智慧交通這兩朵雲。到目前,邵丹薇治下的星星充電已承接了4個國家級的課題,是工信部的智能製造、綠色製造,國家能源互聯網示範基地。自2014年創始,星星充電就在廣泛佈局,先後在全球設立了7個研發基地,申請了400多項專利。如今已成爲奔馳中國、大衆、奧迪、豐田、捷豹、路虎、北汽、廣汽等55個車企的戰略級供應商。

  2014年始於常州,星星充電迅速在北上廣等城市鋪開的“樁”點中國行動現已在全國200多個城市推廣,覆蓋了全國40%的地級市。據邵丹薇介紹,“樁”點中國行動旨在推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全國性城市智能充電網絡平臺,最終能像星星一樣,能量遍佈神州。

  對於未來,邵丹薇稱,未來時間很貴,星星充電的定位是更快、更智能地給更多電動汽車充電,最終實現充電比加油更便宜、更便利的夢想。

  擔當 前行

  實現上述夢想,一家充電樁民企的奮鬥明顯太單薄,因此星星充電在搭臺,牽手全產業共攀高峯——這便是星星充電舉辦須彌山大會的象形之處。須彌山大會被當成爲電動汽車所有組成單元的“道場”。

  在邵丹薇的視角中,建言國家電動汽車產業和充電產業發展是義不容辭的擔當。國家做產業發展政策,目的是統籌發展,統籌的核心就是抓短板。在邵丹薇的講述中,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的主導技術路線一定是電機驅動,國家投入很多資金、技術,但現在產業已經發展成了“陂子”。

  短板何在?邵丹薇表示,國家已經把智能網聯推到了一定高度,可是能源供給沒跟上,現在遏制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最大壁壘恰恰是智慧能源供給,這個就短板限制了整個產業的統籌發展。

  短板怎麼“長齊”?邵丹薇指出,一旦意識到短板,就應該建立平臺,這個平臺可以是一個創新中心,一個聯盟,可以是一個協會,總之,在這個平臺上,產業上下游可以經常在一起討論標準、進行建設性的合作。星星充電正在搭建這個平臺——正在申報國家級創新中心。

  在聯通幾個萬億級產業的使命面前,一個公司、甚至是一個產業的能力都同蚍蜉一般。邵丹薇清楚,從設備到系統到測試平臺到網絡到智慧調度,這個大系統需要很多家企業參與,要需很多種力量一起解決。如果大系統沒有統籌,充電瓶頸的問題就會越來越限制下一步發展。

  酷愛詩詞的邵丹薇在高中時曾寫下了“但願人間車無塵”的句子,一切好似命運的安排,她的確走上了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道路。如今,她正在聯手從衆以並不寬厚的肩膀挑起智慧能源和智慧交通這兩個產業。須彌山大會上,邵丹薇再度填詞,最後兩句是:“暗礁險灘苦叫喚,縱是英雄獨枉然。風景實在宵天外,且下船,排雲共攀須彌山”。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責編 | 盧奇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