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的內容中,筆者認為南充房價上漲與政府的放任和推波助瀾關係緊密。

我們看南充市房管局國慶節後在其官網發表的一片宣傳文。裡面明確提出要打贏四場攻堅戰:「充分挖掘「金九銀十」、農民工返鄉購房等銷售旺季,確保圓滿完成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858萬平方米的目標任務。」

現在全國嚴控房價,中央明確提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棚改又被變相叫停,在這種大環境下,南充還提出保房市的口號,不僅政治不正確,實踐中也不可能。

截至2018年9月底,南充商品房銷售不到400萬平米。同時,今年金九月,南充房市一片哀嚎,全月南充市主城區新建商品房成交2570套,環比下降17.10%,成交面積20.06萬㎡,環比下降20.21%,成交金額14.95億元,環比下降19.10%。同月,南充市主城區新增房源6693套,環比上升135.75%,新增面積52.04萬㎡,環比上升189.43%。供過於求的局面正在形成。

其次四川新的限購出台,規定省內有兩套及以上住房貸款未還清的購房者,不再放商貸。這對投機者是巨大打擊,因為投機者很少用自有資金,都是靠首付加銀行槓桿,銀行不放貸,筆者有百分一萬的把握他們不會拿自有資金全款買房的。

最後剛需一族面對企穩下降的房價,觀望氛圍瀰漫,進一步降低購房需求。以上三個原因累加起來,後面三個月要完成全年一半的任務,非常困難。

既然如此,為何南充還要一意孤行,強勢力推房市呢?

究其根本:還是一個錢字。古語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句話用在人在身上合理,用在政府這個政治實體上也同樣適用。

說到這裡,筆者就要說到南充的財政收入。南充沒有大型工業,稅收不多,經濟來源除了中省轉移支付、新增地方債務外就是房地產。但中省轉移支付往往是定向,地方債務不僅要還,還有利息,真正能夠供地方政府自由使用的主力資金就是房地產類資金了。

而南充宋書記上任以來大手筆不斷,其一響應中央號召,脫貧攻堅搞的如火如荼,投入的資金難以想像。筆者曾到某個鄉鎮,當地副鎮長直言不諱,因為脫貧攻堅,該鎮僅僅是用於水務的撥款就達到400多萬,對比一下。一個鄉鎮除了水務、還有異地搬遷、基礎設施、新建道路,這哪一樣不需要巨額資金。

僅僅拿一個新建通村硬化道路來說。四川省脫貧的標準的通村硬化路必須修到村委會。南充有多少個村在這兩年集中修路,又恰逢環保風暴,2017年初,一公里通村公路造價30萬,到2017年底,一公里造價50萬勉強。另外,異地搬遷人均補助2.2萬元的標準,這些巨額資金靠中省轉移支付夠不夠,絕對不夠!

其二宋書記又志存高遠,從他最近提出的全面融入重慶圈來看,他是竭力想把四川副中心這個稱號拿到手上的。

四川省清華書記給了全省地市州書記一個巨大的蘿蔔,建設副中心城市。獲得這個名號意味著什麼呢?保底副省級幹部有望。宋書記從樂山到南充,雄心壯志想打拚天地,但晉陞副省級幹部哪有那麼容易,爭取四川副中心這條路對於他而言就算是絕路,也只能走上一走。

因此我們就在南充看到一堆奇葩的政策:一是高速路上安路燈,五十米的間距。筆者活了幾十年第一次看見高速全程安路燈。二是光亮工程,現在南充濱江大道兩側,燈光幕牆,仙鶴齊飛,著實美麗。但這有什麼用呢?毫不客氣的說,這是最典型的形式主義,改變城市形象如果用燈光照亮未免也太簡單了。曾幾何時,「光亮工程」是被中央點名批評的形式主義,萬萬沒想到在南充又能堂而皇之的出現。三是全城改造,筆者認為這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就是需要資金多。

這些都不可能憑空變出來,都需要白花花的銀子,所以說,市委市政府市真的需要錢啊!

什麼來錢快呢?房地產!房地產是個百寶箱,賣地可以來錢,賣完地修房子可以拉動就業,帶動消費,可以來錢,房子修好過後賣房子還可以收稅,還可以來錢。不僅數據好看,也切實的改變了城市面貌,城市化水平、居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總之,只要一切順利,這是無本萬利的好買賣。

我們看三個數據,一是《南充市高坪區2017年1—9月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7年財政預算調整方案(草案)的報告》,其中有一段「政府性基金預算:1-9月,全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88574萬元,為預算的210.89%,同比增加81291萬元、增長1116.17%。其中:土地出讓金收入實現86516萬元,同比增加79914萬元、增長1210.45%。

看標黑的這句話:就是賣地的錢,2016年只有不到7000萬,2017年爆增7個億,增幅百分之一千二。沒有這8個億,我們猜高坪的財政有多困難?

我們再看一個數據,這是《關於南充市 2017 年市級財政預算調整方案(草案) 及全市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情況的報告》,裡面也有一段「土地出讓收入計劃由年初 60,000 萬元調整為 160,000 元,剔除應提取並列入到一般公共預算的基金和應上解省級的收 入後,土地出讓凈收入由 58,820 萬元調整為 155,520 萬元,調增 96,700 萬元;

意思就是說原計劃賣地只有6個億,但市場好,我們賣了16個億。

最後是《關於南充市2017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8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裡面明確提出面對營改增稅收爆降之後,政府通過狠抓房地產業,使土地出讓基金相關收入上升50億元,有力的緩解了財政壓力。

從政績層面來說,這無可厚非,但從民生來說,就真的是短視。完全不顧百姓死活,賣地拉房價,對開發商、地方政府都有利,但控制房價,保障居民生活水平不降低,這是政府的職責之一。偏偏政府在這方面選擇性的忽視,只管自己賺錢,不履行職責。

如果我們把南充市房價變化的曲線圖和南充市土地供應的曲線圖對比,會發現二者驚人的契合。2017年上半年,全市沒有土地供應,房價一路企穩,直到6月份都還維持在均價4500左右。但是從7月份開始,大批土地入市,房價飆升,幾乎每個月都達到10%左右的上漲,2018年4月,月上漲額度達到13.5%。這是一個難以想像的數字!

打個比方,現在全民喊打的P2P,當初給的年化利率就是8%-12%。瘋狂一點的就是20%,換算成月利率不到2%,到最後要跑路的時候也不過宣稱月利率10%。

但看看最近一年的南充房價,居然月漲幅達到10%以上,這簡直是對做實體經濟的侮辱,辛辛苦苦、起早貪黑做一年賺8個點,還不如炒房1個月。從這麼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我們也可以看出,南充近一年的房價漲幅是不正常且不可持續的。

所以筆者說政府和開發商合謀在某種程度上是合理的。至此,筆者不僅想起嘉陵區當初區委書記尹光明,此人因賄選案倒霉,現在貌似在南充經開區當副主任,主持工作。但務實的說,此人能力非常強,就是運氣太背。現在嘉陵的發展,特別是天樂谷,南湖-白馬片區的崛起和他當初提出的「四城兩園一山」戰略關係甚大。當初他從順慶區長調任嘉陵區委書記時,帶著手下局長將嘉陵周邊幾乎每一座山都用腳丈量了一遍,最後規划了幾條幹道,然後全區的資金基本都集中到上面。

現今來看,效用巨大,正是這些幹道才促使土地升值,促使房地產企業進駐,進而帶動商圈、居民的形成,對嘉陵這個新建區而言,尹光明的戰略是極有遠見的,可惜後面倒霉。高坪地方債務深陷,嘉陵遠遠好於他,尹光明功勞甚大。雖然他已經倒下,但政績可圈可點。這樣的幹部對城市發展、南充發展才是有利的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