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共享單車而言,絕對是共享經濟打入中國市場之後一個很具有代表性的產業,尤其是在鼎盛時期,出現了很多共享單車,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中國共享單車市場掀起了短途出行的紅利時刻,人們不會擔心押金問題,甚至不用擔心去花錢消費,因爲前期的共享單車都是草莽時期,這些共享單車企業都是靠單車數量和用戶數量來誘捕資本爲其拓展道路,這也是爲什麼早期的OFO 和摩拜可以牢牢站穩共享單車當時的半壁江山。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場還沒有形成成熟概念的時候,早期的玩家一定是花時間和精力去教育市場的,但這種靠硬件支撐的服務模式,想要給維持口碑效應,就要不斷的更新設備來維護用戶體驗,也正是如此,摩拜和OFO之前建立的單車帝國被後來者哈囉出行以極快的速度超越了,可以說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是哈囉出行可以這麼短時間就超越競爭對手,情理之中的是這種技術含量低的產業營收,一旦有資本的玩家進入,超越競爭對手易如反掌。

如今,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磨合之後,用戶對於共享單車的使用都習以爲常,各大共享單車企業雖然格局已不同往日,但成熟的市場機制也讓各大共享單車不在補貼用戶,更多的是以月卡、年卡、以及固定金額在固定時間消費的方式,來維繫品牌和用戶之間的粘性,但這並不是他們的終極目標,因爲以最基本的1元一個小時的算法來看,共享單車的盈利空間是很有限的,這不是他們的初衷更不是資本希望看到的。

因此,漲價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只不過是看哪個單車企業率先打破這種僵局,而小藍單車之前的種種市場不景氣,已經快支撐不下去了,幸虧滴滴接受了,在平息了一段品牌起伏以後,小藍單車開始走上正軌,在贏得用戶尊重之後,終於開始了漲價時刻。

近日,小藍單車計費規則調整。新的計費規則顯示,騎行起步價爲15分鐘1元;時長費調整爲每15分鐘0.5元,而此前費用爲每小時1元。此次提價只針對北京,其他地區不受影響。

就在人們猜測其他單車會不會跟進漲價時,3月29日,摩拜單車也更新了計費規則。宣佈自4月8日起,北京地區單車起步價調整爲1元/15分鐘;時長費調整爲0.5元/15分鐘。該規則僅在北京地區執行,其他城市不受影響。

1個小時的騎行此前用戶需付費2元,新的計費規則執行後需付2.5元,和調價後的小藍單車保持一致。

雖然價格不是很高,但相比之前的價格,還是高出了一倍之多,這對於用戶來說雖然有些不情願,但無奈與對於共享單車在短途出行的需求,漲價也只能無奈的接受,儘管磨邊和小藍現階段不是共享單車領域的絕對領導者,但兩家率先進入漲價時刻也爲其他共享單車打下了基礎,尤其是現階段風頭上升的哈囉出行,在品牌升級之後,哈囉單車企業不僅有共享單車企業,更加多元化的佈局了共享出行的其他市場,希望通過用戶對於出行市場的多元化需求,來彌補共享單車單向需求造成的營收短板的困局,當然了,這也說明共享單車這個單向服務的弱性是很難支撐品牌長期走下去的。

所以,對於小藍和摩拜的漲價,對於市場來說,這是給很多共享單車企業開了好頭,未來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共享單車加入到漲價的團隊中,包括現在還沒有動靜的哈囉出行,漲價只是時間的問題。

只不過,對於用戶來說,就不是那麼美好了,但這也是考驗你是否真正需要共享單車來彌補出行需求的時候了。

當然了,我也希望共享單車企業不是真正的爲了漲價而漲價,而是通過漲價來提升共享單車的質量以及多元化的服務模式,讓用戶可以享受更具性價比的共享單車服務,從而推進我們共享單車更加良好有序的健康發展。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